(一)风筝
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走回到童年
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
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
人人笑开眼
抓把泥土试试风
放开长长的线
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
和白云去做伴
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如今每逢春风暖
常念三月三
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
和那小伙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
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永把我陪伴
风筝懂得我的心
朝我把头点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永把我陪伴
再度听到这首苏红的《又是一年三月三》时,窗外已春意盎然,草长莺飞。随着风筝的方向,我又回到了童年的故乡。回到了教我们唱这首歌的人,和我们一同放风筝的他,如今,他又在哪儿?他的风筝们都飞到哪儿去了呢?
说来有意思,学会唱这首歌的年龄是在上中学的时候。一个刚从师范分来的小伙成了我们的数学教师。和我们不相上下的年龄,起初我们对他是一种极度的不信任。那些调皮的男生常在课上给他难堪,可是到我们毕业的时候,却是含着泪水与他分别的。同现在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学校学习是很单调的,连课本也不例外。我们没有音乐、美术的教科书,代课的教师也没有固定的,上课的内容就是教师教我们唱会一首歌,画一副画,而且这些课大都会被某些主科给掠夺了。可是自他来后,每个星期的音乐课必上无疑,我们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亲近他。他教给我们的第一首歌就是这首《又是一年三月三》。这是在他来后的第一个春天,也是他在与校长无数次的交涉后。当我们大声地在教室唱着这首歌的时候,他突然像个孩子一样地说到:“我们扎风筝吧!”于是我们的那节音乐课换成了“手工课”。我们从做花圈的老板那买了竹篾条,按他教我们的方法,截留需要的长度,用细线捆绑先搭好骨架,然后糊上不要的作业纸,形状好简单三角形,五边形,最复杂的也算是五角星,贴上尾巴,然后靠着墙等糊在骨架上的面糊完全干透。这个过程却得要一个晚上的时间,还要担心自己的风筝第二天能不能飞起来,所以歌中“一夜难合眼,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可真是我们的写照啊!好不容易盼来放飞的时刻,全班的同学在他的带领下,到学校郊外的油菜花地里,先试试风向,然后一个同学端着风筝,一个同学拉着线:1、2、3!拉线的同学就开始跑,端风筝的同学顺势松开了风筝,有的很顺利地飞了上去,有的还没上去就重重地落了下来,有的刚开始颤颤危危后来却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子呢?怎样的起飞,怎样的飞行,飞得再高,飞得再远,你的心永远只属于一个地方——那个手中拽线的人。那天他对我们说:你们现在都是我手里的风筝,总有一天会飞向你们向往的天空!
是啊,如今这些风筝已飞散天涯,可线还在他手中吗?
-全文完-
▷ 进入夕阳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