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王伯当反唐何音

发表于-2006年03月27日 下午4:13评论-2条

王伯当十分苦恼,他感到他的一生从没象现在这样苦恼、郁闷过,这种苦恼远比当年在二贤庄落草为寇做个二当家还要强烈千倍。心中好象压着一块千斤重石一样,不仅让他喘不过气,也令他的血液浙浙凝固。王伯当感到自已快要死了,这种预感有些日子了,使 他越来越相信他的生命就快要告别这个世界了。

想起年少的他勤奋功读刻苦练功,踌躇满志地希望将来能为国家能为天下苍生贡献自已的力量,给天下百姓一个安宁幸福地生活,从此百姓将告别战争远离痛苦,而只沉醉在和平、公正地乐土中。每当想起这些儿时的梦想,王伯当总感到非常可笑,可笑自已的痴,可笑为实现这些理想而辛苦地执著。

天下人总以为我王伯当是一个武艺高强箭法神奇的侠者,但却不知真正令我感到欣慰的却不是那百发百中的神箭,而是自已地济世之志、王佐之才。但人生却又那么难以把握,文武双全地他竟会报国无门,还逼得自已走上了另一面,成为社会上人人为之恐惧地绿林大盗,总算单老大给我面子,让我做了个二当家,不致于一事无成。

原以为人生就这样定性了,却没想到风去突变,迎来乱世,又遇上一个叫李密的人。一个最了解他的人,一个最知他的人,一个最懂他的人,古人有教“士愿为知已者死”,自已埋没半生终逢知音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自当以死相报知遇之恩。不过想来那段日子正是自已人生中最光辉的一段时间,凭生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制策订政、谋规治邦,而不再是一个只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武夫了。

本以为自已时来运转,人到中年后终拥有了实现自已理想的平台,可却又好景不长。李密有才却为人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强大的瓦岗一夜间让他搞的四分五裂,终走上了覆没之路,无奈之下,只好投靠大唐,群众都说李世民是个能识人更能用人的明主嘛。

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缝,此话可真一点都不假。一世民主李世民只知追捧秦琼、程咬金等,而唯独对他不闻不问。想不到自已历经艰辛、千挣万扎最终只不过换来一个无职无权地左武卫将军,难道说我的后半生只能做一个不愁吃穿的闲人吗?真是心有不甘呀。

李密劝我反唐,听到此话我突敢眼前一片黑暗,谋反意味着什么?自已一个活了大半生的人还会不清楚,这可是一条不归路呀。李世民呀李世民,你只要有李密对我的一半,我就为你鞠躬尽卒, 死而后已了,可为什么非要逼我走上一条死路呢?可这一切能怪李世民吗?李世民只要勇将、猛将来为他打天下,而至于长治久安、文治天下的大计他怎么会启用外人呢?只有如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一直跟随他的人才能获此信任,而自已一个跟他无关无系地降人怎有此殊荣呢?怪只怪自已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吧。面对李密的蠢蠢劝诱、步步进逼,王伯当这样想着。

人的命运可真是难以捉弄,王伯当临死前这样想着。想不到自已对李密说过的“士愿为知已者死”终成实现,自已终为李密付出了生命,只可惜李密同样和自已死在一起。我一生立下过许多心愿,可就为什么只兑现了这一句呢?苍天呀,为何要如此对我?王伯当面对满天的星斗始终无法闭上自已的双眼。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何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若书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在那么多的英雄里面,王伯当更平偏重于谋士方面--所以,他骨子里充满着文人习气,这也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文人总将自己的命运拴在某一人身上,怀着愚忠,想通过一位主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一旦所托非人,便一生抱负尽成流水。这就是 中国数千年的儒教对文人的毒害结果。
    题材不错,写法新颖,若能更深入一些,文章会更有重量。另,发文前最好仔细检查一遍,将错别字和标点核对一下。

文章评论共[2]个
何音-评论

多谢文兄的指正,我写东西总无耐心,总想快点结束:)
除了愚忠外,还因看到学了知识而又无从发挥,这对王伯当来说是致命的,就如有人车开的比舒马赫还要快,但他却没有驾驶证,你说这要不要命:)
  【文若书 回复】:是啊。可王伯当有没有想过自己单独打天下啊??? [2006-3-28 14:23:05]at:2006年03月28日 中午1:17

何音-评论

成王称霸并非只依靠才能就行的通。历史上想称王的能人多的是,可成功者少之甚少。要打天下,除了才能外还要有个特性,那就是自已是个非君子,而王伯当和诸葛亮类似,能力很高,但为人却又都是个君子,因此根本不可能了。但这样的人如继承王业,却很可能是个好君主,但品德高尚的人吃这碗饭可真不好吃呀:)at:2006年03月30日 凌晨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