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毅戏称我是师傅,喊久了,自己有些过意不去,所以写此文答谢她。本是要写阅读感受的,不知怎么写成这样了。惭愧。)
文字的快乐,主要来源于阅读。
虽然,写也可给我们快乐,但毕竟没有阅读带来的快乐直接和明媚。再说,写的快乐,最终也要归于阅读――别人的阅读。
热爱文字的人犹如春蚕,不停地吃着文字的绿叶,将营养一点一点地积存,最后变成晶莹闪亮的纤丝,绵软婉转地吐出来,带给人更多的舒适和快乐。吃着文字绿叶的春蚕,我们称之为文人。
相对于写,我更喜欢读,我读的年月最少有三十三年,而写的时间则只有一年多一点。具体说,是从去年才开始写写东西的。这之间心情的转换,可说是十分微妙十分奇特的。
读时,我自由自在,无所畏惧;写时,却有些战战兢兢。这才知道,我三十三岁的阅读快乐,是多少才智之士千辛万苦的结果,竟让我不知感恩地白白享受了三十三年,想想不免有许多的惭愧。
在我的家乡,农民们骂一个人没知识没教养,便斥之为放牛的。可我的喜欢阅读,恰恰是起源于放牛。
我专职放牛的历史足有十年;业余放牛也有七八年之久。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半牧半读中完成的,以至于到初中一年级时,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我竟得出了五分之二的结果,气得老师大骂我是一个标准的放牛佬。
虽是标准的放牛佬,我却偏偏喜欢读书,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但也不无道理。我整天在山上放牛,满目的是翠绿的丛林,满耳的是阵阵松涛和泉水的鸣咽,真够寂寞的。也不知什么时候得了一本《毛选》,乱翻乱看中,居然也看出里面的精彩迷人了。于是便着迷般四处寻找书籍,无论好坏,只要是书,都揣在怀中,坐在丛林里看得天昏地黑。
那时能弄到的书,大多是无头无尾的。我自小就不喜说话,心里却自有一股爱幻想的痴劲。这些没首没尾的书,留下没头没尾的悬念,让我的痴劲更大发了。每看完一本无头无尾的书,我便很长一段时间如痴似傻地幻想着前面的起因和后面的结局,整个人就要更傻一次,以至于在周围人眼中,我渐渐成了真正的白痴。
儿时这段特殊的读书经历,让我养成了一种奇怪的读书习惯,读书不加选择,碰啥读啥,多了就按顺序读。并且,先读完书,然后再看作者是谁。现在,看网上文章,我仍是这一习惯。
那些没头没尾的书,虽然常常打断了我阅读快乐的流畅,却无意中给了我思想,甚至是幻想的快乐。这种快乐里,虽有缺憾,甚至是痛苦,却常常能给我更深刻的幸福。这种幸福感,后来一直引导着我将自己理性的触角向人类社会的更深层伸展。
我一向喜欢放牛式的随心所欲的阅读,那是真正的快乐,后来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将我这一快乐严重地破坏了。
我总觉得,教科书与老师教导出来的阅读习惯,总有些老母鸡在草丛中吹毛求疵的恶劣。
有这种阅读习惯的人,每每拿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还没开始阅读,便似遇到危险的刺猬或豪猪,将浑身的尖刺根根竖起,准备和书中每一个观点博斗。这种阅读不象是享受,倒似是受罪,但人们振振有词,说这是批判性阅读。
中国式批评阅读,有时到了鸡蛋里挑骨头般的苛刻。你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么。他马上会反驳,在俄罗斯千真万确曾发现过一只白乌鸦。所以,你得说,除了俄罗斯那只怪种白乌鸦外,天下乌鸦一般黑。但挑刺者并不甘心,他不是愉快地接受这一论断,而是苦苦思索着,除了俄罗期那只怪种白乌鸦以外,天下肯定还有其它怪种黄乌鸦、绿乌鸦或红乌鸦存在。
批评阅读阻碍了人们对美的自由吸收。同时也破坏了自由写作的发展。一切作者在写作时,要不时兼顾一些毫不相干的特殊情况,新的思想也总被一些毫不重要的特类所阻塞。于是,中国的许多思想性文章趋于一个模式,那便是只有冗长的论述,只有准确的相互引述,而很少有论断的。
论而不断,实在是不如不论。
针对好斗的阅读群,有些聪明的学者或文人便玩深沉,故意将文章写得莫测高深,让你读不懂。这种吓唬式的写作,对付好斗的读者十分奏效。他们在阅读时,一边云里雾里地吓得噤若寒蝉,一边五体投地地佩服作者的高深。而对于将文章写得浅显易懂的作者,他们则视其为浅薄。这种态度,便将文章赶向渺漂和朦胧。读不懂的是最好的,因为高深;读懂的是坏的,因为浅薄。
在大学时,曾有一位朦胧诗人颇受欢迎。他的诗我无论怎么读,都是不懂。一次偶然机会,我得以向他讨教。面对我的疑问,其实他自己也不懂。这时,我才发现并不是我的水平低,而是他在扯虎皮当大旗,在唬人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不禁大乐,并从此不再看朦胧派的任何东西。
恶意的阅读,不禁促进了恶意的含混朦胧的写作,而且还促进了全体社会善恶和是非价值观的含混朦胧,使社会呈群体堕落的趋势。
在这种心态的支持下,人们普遍持一种怀疑和嘲笑态度看待所有事物。当你说到美好时,他们立马想到了邪恶,并用邪恶来嘲笑否定你所说的美好;而当你说到邪恶时,他立即掉过头来用你刚刚说的美好来否定你现在所说的邪恶。
我曾亲眼目睹了两位学者的如此争论。争到最后,两人糊里糊涂地站到开始论争时,自己曾坚决反对过的对方所站的立场上去了。
中国人的智慧很多时候便消耗在这种怀疑和嘲笑当中。真实的智慧永远也不能在现实中发挥作用,造福社会。
所以,我们在阅读时,须得先放下心腹中的剑,愉快地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你在阅读旅途中遇到的每一枝花朵。不要高举你心中的剑,堂吉呵德似的,去同旅途上的每一根刺作势不两立的殊死博斗。
只有这样,智慧之花才会在民族的大地上处处盛开;也只有这样,新思想,新观念才能如雨后春笋,自由地破土而出,而不会让人误以为是将会刺破青天的长矛利剑而加以摧折。
恶意阅读另一个危害是怀着求全之心而否定一切。这和用反面否定正面,用特殊否定普遍相比,看起来要高尚得多,但骨子里却要恶毒得多。这是用部分否定整体,用缺陷否定完美的恶行。
最常见的恶意阅读有如下几种:一种是,说你只看到事物的某一点,而不见全部,犯了一叶障目的大忌。如,人们抨击腐败时,反对者会说,那只是极少数人,你不能否认社会上有很多正直廉洁的好官的存在。一种是,你说了有用吗,能改变什么吗?既然不能立马见效,那你最好是免开尊口。还有一种是说,你这是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在作怪了。于是,看着别人吃葡萄,你嘴里是不能冒酸水的,因为你吃不上,即使葡萄真酸,你也不要说了。更有甚者的是,对一切都冠之以愤世嫉俗的称号。
好斗性的恶意阅读还带来另一个现象,即是对权威者或名人著作的盲目崇拜,只要见是权威者或名人写的书,先不看其内容好坏,浑身的尖刺首先就柔顺了起来。这一态度又反过来使权威者或名人可以不负责任地乱写一气。
总之,好斗性的恶意阅读,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快乐,相反还会毒害人的心灵。因为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寻找和发现美,而是为了寻找恶。
这种阅读最终引导人一味地贪求低级庸俗情调的感观刺激。现在在网上,这一趋势十分明显,很多阅读者的眼球总是追着“ru*房”、“一y*情”、“chu夜”、“房事”等恶俗标题打转。一篇文章的题目只要安上这类字眼,大家就会蜂涌而上。至于一些真正的好书、好文章,在一个有几十万人登陆的网站上浏览数一般在一两百左右。
恶意阅读与恶意写作互相促进,互相发展,逼迫高尚阅读与高尚写作走向衰微。现在一些媒体和出版界为了利润,迎合社会青少年追求享乐刺激的潮流,打着青春时尚的旗帜,积极引导青少年们走上精神堕落的道路。这些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做法,最终将导致整体社会精神家园的彻底荒芜。
电视上的无聊剧目和对青少年不知羞耻的享乐勾引,对本已衰微的高尚阅读雪上加霜;网络游戏的血腥刺激等再来给高尚阅读最后的一击。
也许,高尚阅读要不了几年将从人类历史上彻底绝迹。一切的书籍文明也将成为历史。高尚的思想和情感再也休提。
任何恶俗的长期发展,到了积重难返的时期,这一事物就将灭亡。高尚阅读被恶意阅读推向绝境后,写作紧接着步其后尘。
现在,写作仍在进行着媚俗的最后挣扎。写作者追在社会大众精神失落甚至是堕落的屁股后面大声喧哗喝采,唯恐这种失落和堕落的速度慢下来。他们详尽地记录下这种群体堕落的快感,让人们去回味,并在回味里认同这种快感。在这种追逐流俗的努力里,写作也渐渐地走上了绝路。
于是,文字的快乐,在延绵了数千年后,终于落下了帷幕。
-全文完-
▷ 进入文若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