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值王(公元前680年)五月,齐桓公率军征宋,大军行进途中,遇到村野牧牛人宁戚的拦路直谏,直指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下“长夜漫漫”,而受一心想称霸的齐桓公赏识,从下贱之位平步登天,做了可以享受食邑的上大夫,一谏而闻名天下。
然而从一庶人成为齐国五杰的重臣宁戚一生也就这一谏,身居高位的他面对主上的种种不轨行为却选择了沉默,宁愿做一名富贵闲人。这就是敢以平民身份死谏却又以重臣身份沉默的“宁戚现象”。
古人有教“文死谏、武死战”,这才是一个国家能健康发展强大的基础,而宁戚身居高位却不敢死谏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怕失去所得的一切。身为平民的他本就一无所有,毫无惧意,才敢死谏,而做到高官后,权、利、名、色应有尽有,一旦谏死,那么这以得的荣华富贵就会烟消云散,因此宁戚深感惧之,十年寒窗之苦读所谓何求,令他不能不谨慎。
从"宁戚现象"来看当今,虽然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文明民主程度的不断提高,“死于谏”这个问题是不复存在了,但恐于谏却有过之而不及。以目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以发展到了毋须谏言的地步,相反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官场腐败、民生成本过高、国有资产流失等等,正是需要谏言的时代,可恰恰相反我们再也看不到如魏征这样敢于死谏的名臣,“文死谏”以从中国文化中消失,别说以死相谏的勇气,就连以位置相谏的勇气都没有,怕丢官,怕失去自已的特权,怕失去自已所得之利益,切切实实地沦落到“宁戚现象”中去,甚至连宁戚还不如,宁戚至少还做到了不随波逐流,而我们的官员只剩下一味的附和来保证自已的乌沙帽,来保障自已的权益,为民而谏几乎可与文物古董为伍了。
诸葛亮在《与群下教》中,要求他的下属“勤攻吾之缺”,不应看成是一种姿态,这足以证明他清楚这一事实:虽智者千虑,亦有一失。古人很看重个“谏”字,“文死谏”永远都是一个国家有信心有能力有志气发展成为一个强国的标准,除非永远甘心只做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自满、自德.难道说我们连古人都不如吗?
-全文完-
▷ 进入何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