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些国人出于什么心理,或是脑子里什么东西在作怪:已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却偏爱称自己是什么什么“孩子”。这种场景在电视里和所谓演艺界最不鲜见:不少饱经风伦的男女上镜人物,总要如此这般地喋喋不休:我们男孩子……你们女孩子——仿佛自己或别人仍是一群蒙昧不开,还在撒娇发嗲的”黄毛小儿”。因偷税而坐了牢的刘晓庆,此君现至少有28公岁了吧?有次上电视接受狗仔队的采访,就歪着头撒娇道:做我们女孩子是好辛苦好辛苦的噢……替她难堪之余又实在忍俊不禁。有这样的"孩子"做榜样,何愁后继无人?笔者有几分疑惑:瞅瞅那些人物们,或英俊,或丑陋;或獐头鼠目罗圈腿,歪鼻子斜眼睛不堪入目,林林总总皆而有之。却没看到一个有资格当孩子的,那么是”孩子”有什么特别妙处,或有什么超凡引力,值得众多少男少女们奋勇争冠之?翻开词典查一下,孩子只是儿童的囗语化,同义词有:婴,娃,孺等,没一个能和这些靠上边·这可真有些”中国特色”,因为除此以外,我还没有发现哪国人这样热衷于当”孩子”的,看来真要有心人好好研究一番了。
我们是否应该自省一下呢?
君不见,多少十多公岁的“:男女孩子们”,为人处事如智力残缺的“智障人士”,可为什么那些“成功人士”也要硬入此列呢?是甘于承认自己也“智力低下”?这种奇特之处真如斯芬克斯之谜,俗,却耐人寻味。不少国人虽早已成人,但在思维和行动上却处处仰人鼻息,甘于听从别人的指使和控制,如同一具具精神婴儿,精神木乃伊,还有更多的人甚至可以做到向父母伸手时毫不脸红,虽有不少人打工挣钱,但这种“自立”往往是被迫的色彩多于自愿,近于“强劳”,完全迥异于那种“我高兴干”,这种“强劳”带来的后果是:性格扭曲,心理变态。很多人活着不是靠个性的张扬,人性的尽兴挥洒,而是从权,从人,以至于迷失了自我,成了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一个个卖身的奴隶。对权力的向往和畏惧,使不少人心理发育缺陷,阴暗·。我常常听人议论某某人靠得是上边何许人,抱是的何人之“大腿”,而被议论之人竟以此为自豪!这也许是那些人格迷失的盲点,是永也长不大的一种映射。以这种人格,怎可遑论什么:“自立”,“自强”呢?这几个字还老是被人贴在墙上,好象要时刻铭记,实际上,正如一些执法机关大门上的“严格执法”,有些官员墙上的“不行贿受贿”一样,只是给别人看的,至于自己怎样做,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国人同欧美人相比,少独断,少创造,唯多是盲从。曾有一则幽默故事,说在一条快沉的船上,船长要乘客弃船逃命,却没一个听从。船长便对法国人说,你跳水的姿势很美,对美国人说海里有财宝呀,对德国人说:我命令你跳!有朋友问,假如有我中国人在,船长该怎样说?我说那也好办,只消轻轻一句:你看别人都跳了,你还不跳?不是我危言耸听,你看就连报纸上多少人讲起话来,竟众囗一词,腔调惊人地一致,在此氛围下,八哥即可,何要人的思维与创造!人云亦云,跟在别人的后面寸步不离,事事处处都要仰仗别人的扶助,都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当然,这样做,最省力也最保险。国人对于那些敢于鹤立鸡群,有着独立个性的人,横竖看不顺眼,必欲置于死地而多加辱之。而对那些时刻张嘴望天,时刻企求别人会给些什么好处的“孩子们”,却情有独钟,—稍施恩宠,就感激涕零还嫌不足,于是双膝一软“扑通”跪下,方觉过瘾。你看看那些救灾场面,电视上最不鲜见的就是这些镜头,真不知这些记者们摄下这些是何居心。不知是想愚民还是民在自愚。我还没有发现什么宣传说,救民于水火,无须感谢更无须下跪。我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政府把老百姓一个个又扔回到水火之中,更没有看到谁跪在地上感谢政府的救命之恩,相反,那些被救的人骂政府的倒不少,嫌政府没及时救援者有之,骂政府事先没有防备的有之,这时的政府只有向人民道歉的份,哪还敢有其他越外之想?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应该客观承认欧美人那种奋发自立的民族精神,思想活跃,个性发展受到鼓励。儿童一入学,就被尊为“先生”,心理发育坚定成熟。我曾看过梁晓声先生引述的美国一位中学校长的一段训词:先生们,我希望你们成熟,美利坚希望你们成熟!美利坚民族的伟大成熟,奠定了他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基础。而我们的“孩子”何时才能在这极有弊病的心理阴影下走出呢?时代已前行到21世纪,但仍有太多的人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中世纪。至今不是还有不少人自称或被不知什么用心的人尊为“父母官”吗?(每听到此,我便以“嘘”声代掩耳),这极具封建色彩的名称从这些官员嘴里吐出,是那样自然,甚至是洋洋自得,视自己为别人的父母,很自然地,那众多百姓就成了一群“男女孩子”成其掌上玩偶。这种奴化心理一日不除,中国的现代化就谈何容易!当然,更深地探究我就不好再说了。
人生如歌就笔于2005年10月
本文已被编辑[吟媚]于2006-3-16 16:25:11修改过
本文已被编辑[吟媚]于2006-3-16 16:26:0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人生如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