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烟雨里熊发骏先生的几篇杂文,又看到文若书的《人才和奴才》,还有暖玉的《做得狗中狗,方为人上人》,不由得拍案三惊奇。我觉得真正的杂文,是揭露性的、是呐喊式的,不平则鸣,为不好的社会现象而发正义之声,这才是杂文的本质。鲁迅先生的杂文,一直就在揭露我们国民性的丑陋,现在看他的文字,那些深刻的洞察,那些悲痛的呼喊,依然闪烁着光芒。
还记得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片子,是在一家私人茶馆里看的,片子的导演是一个法国人,有对文化的兴趣。故事讲的是美国对越南战争的一段插曲,用意在于谴责战争,给人民和头脑发热、好战的青年带了了实质性的灾难。可是里面的一个片段让我至今难忘:一个美丽的越南女兵,由于曾经到法国留过学,回来后,在革命的战士中保留了一些穿着打扮和个人的品位爱好,结果几乎因为“资产阶级”情调而被处死,由于军长爱这女子,这女子才一直在受嫉恨中安然无恙。好几个不明白军长暗恋心思的男战士,由于莽撞的追求她,都被巧妙的安排在一些找死的任务当中,然后在这个地球上,消失!
有一次这女子假扮成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执行侦察任务。却被一个美国大兵看见,美国大兵马上被她的风度倾倒,一路追去,这女子最终终止了同伴要杀美国大兵的企图,和美国大兵私奔。在她苦恼的倾诉下,美国大兵顿悟战争的阴毒内幕,放弃了追求英雄主义的幻想,不愿意再当炮灰。越南女子要求美国大兵带她离开这里,逃亡美国,美国大兵问她为什么那么爱美国,难道忘记了爱国主义,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她激动的低声说:“因为那里(美国)可以自由的思想和生活。爱国主义只是我们维护官僚压迫我们的精神工具,追求爱国主义,就是等于帮助官僚欺压自己,我们的人民同样自私、忘恩负义”。
后来,这女子和美国大兵到美国一起生活,由于价值观、生活背景环境的差异,越南女子对美国很疏离,倍感孤独,可是她一直感谢上帝使她离开了魔鬼一般暗无天日的环境。她在日记中说:“革命是不得已的,或者说是别无选择的,不这样我们就不能抵抗外敌。可是革命的生活并不美,也不是我想要的。最主要的,革命同志间彼此的虐待和残忍,远远胜过对待敌人”。很多年过去了,这个风度优雅的越南女子,清醒和理性的目光一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们中国是官本位的国家,所以自由的空气淡薄,自由的思想有危险。象那个越南女兵一样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美好的人并不多。很多年前,我以为中国的人群中坏的是官僚,后来才知道,是整个民族都是官僚的土壤。任何一个中国人,当了官以后,都无一例外的就是那德性。按照道理,养官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啊,理应为人民,可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有恃无恐的还是官,小民只有当羔羊的份,古人有牧民的说法,那么人民就是牛羊,而官就是放牧的人,养牛羊干什么呢?吃!是谁给了官那么大的权力,还不是人民,人民为什么要给官那么大的权力呢?因为人民也盼望可以当官,也想当官,羡慕当官。中国人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当官。如果你当了官,好象就事实胜于雄辩,结果大于过程,无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可以忽略不记。那些受官僚欺压的人,一方面恨得咬牙切齿,一方面却羡慕有加。这说明什么呢?
整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如此,那么产生的场化效应就不是个人的血肉之躯可以抵御的。桀骜如鲁迅先生,有强大的自身免疫能力,晚年也陷入危机。还有早年一直以反对皇权为己任的毛泽东,却反出了一个集官僚百态于一身的大皇帝。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整体威力,不能怪个人的力量。
中国的权力和国家象征是一条龙,说实在的,龙奇形怪状,凶恶恐怖。其形不美,其状阴森,其性残暴,其情无常,根本就是丑陋的形象。一个人拥有权力后,似乎就成了上天而去的龙,所谓成龙上天啊,电目血舌,不象个人。把龙当美女欣赏的人,审美上不出问题才怪!龙性和人性岂是同一回事呢?
以前在写过的文字中曾经提到过小学时《一件珍贵的衬衫》,讲周总理的车拉坏了一个工人的衬衫,总理赔了他一件新衬衫,以此来说明总理高尚的人格。我也曾经激动过,后来看了对美国总统里根、布什等的报道,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上德不德,大象无形”,在美国,要是总统弄坏了别人的衬衫,并不需要大肆宣传,弄坏了照赔,天经地义。总统觉得理所当然,国民也不大惊小怪。看看美国人民戏弄总统的很多报道就明白,在中国则可能会导致人头落地。民主象水一样浸透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就好象生活在水里的鱼感觉不到水一样了。
当然,美国同样有妓女、有黑社会,那里同样有美女和丑女,生活的不容易在哪里都一样的,美国也没有免费午餐。我如此的说,仿佛美国就成了极乐世界和净土似的。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的,但是,美国的民主和生活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则是无疑的,对此还不同意的,我只能斥之为睁眼瞎。
官本位中的人,如果前途和官无关,那么仿佛就干什么都没有价值,而且无论何事都以官大官小来衡量。在野和在朝的人一律如此。看看历史,在看看文革,中国人的很多行为其实已经令人发指。很多人以为事不关己,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别管闲事,实际上几乎没有能够在不两环境中幸免的人,也许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翻开史书,古老的《道德经》阴气十足,全是些明哲保身的劝告,或者如何保官当官的秘密,孔子的一言一行里充满了大人和小人的分别,而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则清晰明朗,充满阳刚进取之气,《圣经》博大开放、充满了博爱的说教。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反映,也不不同民族心态的反映啊。
那么,走笔至此,会有人大骂我崇洋媚外。可是,我只是按照事实,说了真实的话而已。
曾经有网站把见义勇为当做十大白痴行为之一,因为官僚不会为什么人伸张正义,法律上的很多问题要到已经很暴露的地步,才会为了面子应付一下,这怎么是民主国家的作风哦·
官本位的文化模式下,无论达官贵人,还是乞丐小民,都一样的流着一种要当官的血,弄的人不象人,鬼不象鬼,那是健康吗?有人说官本位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亚健康,搞笑!
你见过有些神经失常的乞丐没有,那些人的失去理智的话语里,无不表达着想要当官的欲望,表达着龙位上的皇帝君临天下的狂想。哎~~~
-全文完-
▷ 进入樱花渡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