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七律—组 榕山有怀(未完待续)冶心

发表于-2006年03月16日 上午11:20评论-6条

其一 步某大学张榕教授望榕山诗韵

坠地飞来天外山,谁教挺拔立其间?

烟生百壑迷青黛,浪拍三江拥翠鬟。

榕树先于蓬草没,冰花不共朔风还。

斑斑雪影无消息,心事奔来任剪删。

其二

心事奔来任剪删,当年风物耀尘寰。

春生榕叶无穷碧,雪映寒光别样妍。

倚石为城空壁垒,登高作赋啸苍天。

独舒亭主今何在,望极沧波落照间。

其三

望极沧波落照间,青山碧水两缠绵。

水因峰挽还三绕,山约涡留遂九旋。

漠漠平沙归鹭晚,依依灯火入林闲。

符阳夜久人初静,荒草残垣一梦湮!

其四

荒草残垣一梦湮,迷蒙谁复话当年?

烽烟不共岚光起,壁垒都随竹影闲。

乐舞荧屏几家动,珍馐水陆四时鲜。

不知醉里心安在,但说霞飞正好天。

其五

但说霞飞正好天,寒泉飞瀑出前川。

登高但愕苍山小,仰首还看白鹤旋。

行遍田园贫且瘠,搜寻生计懒而闲。

潮来且共征船发,日落江干何处眠?

附:张榕原玉

开门又喜见榕山,幽壑闲云指顾间。

万顷岚光笼树海,一溪流水拥烟鬟。

新篁解箨穿林去,旧燕将雏掠地还。

莫忆童年怀往事,人间宠辱已全删。

本文已被编辑[冶心]于2006-3-17 10:36:48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冶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芙蓉晶点评:

冶心兄的诗越来越好,沉稳中见才情!:))

孔雀东南飞103点评:

步韵损意,斗藻无益。望老冶三思!人之将老,尚无己之眼藻,无己之胸臆,悲夫~~~

文章评论共[6]个
龙山阿采-评论

欣赏!
  【冶心 回复】:谢谢相赏。还请砍砸! [2006-3-16 14:46:21]at:2006年03月16日 中午1:47

子秀-评论

    榕山有怀,全诗皆好,欣赏。  只在其一首,’谁教挺拔立其间’。其中’柭’字犯了孤平。大概是在走神之间,有点挑剔了,末怪。
  【冶心 回复】:这个不犯孤平哈。孤平主要是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用仄和五言“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用仄,那样,全句除了韵脚之外,就只剩下第四字是平声,才叫犯孤平。何况我的此句中,“谁教”二字平声,“其间”二字平声,标准律句呢。
谢谢赏读! [2006-3-16 17:57:53]at:2006年03月16日 下午5:05

子秀-评论

致冶心。 ’谁教挺拔立其间’按标准音读,应读’平仄仄平仄平平’七言诗的第四字是一个孤独的平声字,正是在第三字上用了仄音,在第五字上又未救,第四字平声字,两边被仄音字包围着,如何不是孤平,不知道你的孤平概念是什么。’教’字,今音读,是仄而不是平。全句读起来也是病句。还要相互探讨,多交流。


  【冶心 回复】:
    看来你是真诚交流!那就再说两句:
    说明一点,可能你对孤平的概念有误解,要不就是采用的是另外诗论家的说法。
    我采用的是王力先生的观点,这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的。孤平,只限于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一种句式,即前者的第一字用了仄,而第三字又未救,则全句诗除韵脚外,就只剩第二字是平声字;后者如第三字用了仄声字,而第五字未救,则全句诗除了韵脚之外,就只剩下第四字是平声字了,所以叫做孤平。其余没有犯孤平的句式了。
    当然,另外的论诗家所说的孤平,凡两仄夹一平,都谓之曰孤平。这种说法我是赞同的,许多人都不赞同。因为这种现象在古人的作品中太多了,比如“野火烧不尽”即是。不知老兄是不是也主张这种说法? [2006-3-18 14:11:06]
  【冶心 回复】:
    现在再说“谁教挺拔立其间”这一句的平仄规律。谁,平声,“教”,多音字,可平可仄,作“让”、“使”等意用时,平读,平读入诗的例子颇多,如“不教胡马度阴山”、“更教明月照流黄”等;作“教育”、“教导”意时,仄读,入诗的例子有“玉人何处教吹箫”即是。本句“谁教”平平;“挺拔立”三字仄读,“其间”二字平读,故本句平仄规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为标准律句,也无孤平之说。
    如此解释,不知老兄尚有疑问否?如有,再问! [2006-3-18 14:31:01]at:2006年03月17日 中午1:14

凤岭神童-评论

欣赏!细读了。其一,首句似意重。其二,颌联“夺胎换骨”,老手或当避之。其三,颌联似有“合牚”之嫌,不知是否?如失言,多包涵。
  【冶心 回复】:言之有理,此处已无可再避,以后注意就是。谢谢了! [2006-3-18 13:59:55]at:2006年03月17日 晚上9:43

子秀-评论

     致冶心。果然冶心君将’挺’字读了旧音,按入声读,就避了孤平之嫌。’教’为多音字,可平可仄。均可用。也就避了四连仄。用心精道,这里是我的疏忽。不过今人作诗词,在同一诗里,今古音混用的问题,如何把握,还请指教。

  【冶心 回复】:
    我几乎都用古音,不喜用新音即普通话音,也用不好。我四川人,对于今音反倒不熟悉,而于古音,尤其是入声字音,没有问题。
    不知兄系何处人,方音中可有入声字音?如有,则好掌握了,如无,则我也不知道如何掌握了。 [2006-3-19 13:01:55]at:2006年03月19日 中午12:31

子秀-评论

        山东人,却久在外地。满口标准的谱通话。对旧音确实不熟,还得学习。我的见解可兼互通用,写古诗词长遇到这样的难题,能兼通互用道是个办法,不知是否可有法定的说法。可在探讨。
  【冶心 回复】:兼用不得,兼用就乱了套了。用新就全新,用旧就全旧。不然新旧混杂,则什么也不是了。兄说不是吗! [2006-3-19 22:47:23]at:2006年03月19日 晚上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