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乡镇干部的独白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现在我要为社会对我们的同仁的误解而进行辩解。首先是我们大部分乡镇干部都不怕被分流、下岗、待岗,但是政策应该是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合理、公开合情、公正合法,那样我们会毫无怨言,支持改革。
因为我们每一名乡镇干部都是有素养的;我们每一个乡镇干部都是在农村生活中得到教育,所以我们应该是最讲纪律的干部队伍,这一噗请组织放心。因为没有严格纪律是不可能有国家"普九"的成功、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人心、民主法制的功不可抹,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应该是我们乡镇干部,我们和农民统一的服装、统一的领导、统一的语言、统一的行动、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认识,所以我们乡镇干部也是一个团队,虽然都是由不同次层的人组成,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支农对象;都有自己的驻村任务;都有为农民服务的业务工作,这就说明我们都想成功。
但在领导机关,我们都知道社会对乡镇干部有这样一种误解“乡镇干部素质差、乡镇干部没事做了、乡镇机构臃肿等"我们要去理解,乡镇干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了解乡镇的体制,怎么可以乱讲话?乡镇干部的素质高与不高,完全可以从我们每一个领导身上看出来,事实证明了乡镇干部是素质非常高的队伍。大家也应该看到,正是这些备受指责的农村基层干部,在维护着农村的社会稳定,为我们的改革“保驾护航。”例如;农民选村官的民主意识得到加强,从民主与法制角度看,农民具有显著的保守性,农民是民主政治意识淡漠的群体,他们不能充分意识到自己对政治体系和政府决策所拖加的影响和应该担负的义务。但是经过乡镇干部长期以来不懈努力,农民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意识在世界人人权史上都是有目共睹的;农民们对计划生育政策由过去的抵抗到现在的理解,每一个了解农村基层情况的人都应该知道,这其中凝结着农村基层干部的多少心血。
自2002年以来,乡镇改革的呼声空前高涨,核心的问题就是乡镇机构精简和乡镇干部的分流,那是他对现实中的乡镇干部不了解?因为这份职业的本身就是一个弹性较大的职业,所以乡镇干部工作多、难度大、待遇低、责任大,这就是对乡镇干部原汁原味的最真实总结。这些苦衷谁来关注?农民关注增收关注减负,工人关注岗位关注物价,商人关注钱袋关注娱乐,文人关注创作关注出书,父母关注孩子关注孝敬,下级关注上级关注享受,中央关注三农。陕南一位"信访专业户"说:"我们党中央就是有恩人,省市有亲人,地市有好人,县市有坏人,乡镇干部不是人!"乡镇干部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受到上下挤压,左右臭骂,中间加械,就像“母鸡命”,头挨叮,背挨踩,屁股挨踢。“如果乡镇干部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身体,等到退休时有的得到却是‘病残的躯体’”,这一位在乡镇工作四十多年的老同志,现在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
陕南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我当书记处16年来,从没有过像现在这样大的压力,从两山的穷乡僻镇到经济基础较好的川道大镇,从大乡大镇到城区的办事处都没感到像现在这样干着不该的事、担着不该担的风险、承担着不该承担的责任、受着不该受的气、吃着不该吃的饭,可共[chan*]党的干部那个不是这样的呢?" 我们乡镇干部认为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怕的就是成为历史的罪人,这让我们没办法理解?如果没有乡镇干部农民就能致富增收,我们心甘情愿为农民牺牲!
谁在喊乡镇干部没事做了?那肯定是领导在检查工作中经常说模能两可的含糊话、人云亦云的重复话、缺乏新意的陈旧话、不解决问题的原则话、不懂装懂的外行话、脱离实际的吹牛话、张冠李戴的老套话、大错而特错的空动话、颠倒黑白的大笑话、这可是各级领导的看家本事,你不让检查不让说大话,不是让领导失业吗?于是领导逢会必讲机构的精简,干部的分流,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人人皆知的事· 乡镇干部成了体制和制度的牺牲品,但乡镇干部自己也不要抱怨,你不干就得了,反正用不了那么多乡镇干部,就这样四十多岁的乡镇干部静观改革等政策,三十多岁的乡镇干部围观领导跑官要官;二十多岁的乡镇干部围绕同事打转转,造成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跑的,跑的不如送的,送的不如有关系的,结果不干事的还给干事的提意见,这样一种恶性膨胀和恶性循环的工作环境,领导的意图也达到了,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机构还是原封不变的机构·乡镇工作是一个容易被人误解的“雾区”,也是一个法律监督的“茫区”。
一位农民说:“其实乡村干部需要理解、需要关爱、需要公正。因为只有人性化的管理和合法化的政策才能让乡镇干部同农民群一众道治政安民。”
乡镇牵涉面广,工作面宽,要完成乡镇改革绝非一蹴而就。由于政策客体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政策主体的结构和功能,所以乡镇改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三令五申,领导人言之凿凿把它视为重中之重,为政之首。 乡镇政权将长期存在,至于乡镇干部只需变个称呼。中国的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乡村社会,科学的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乡村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事需要干部去做,需要更多的周国知一样的公仆。所以,乡镇干部(怎么称呼可以讨论)不仅不会消失,而且需要一支庞大而稳定的队伍长期存在。
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是说:“乡镇改革不是削弱乡镇而是加强乡镇的权力。”因为乡镇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扶贫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组织实施者,是技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社会秩序、社会公正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者,是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维护者。
乡镇干部是宝贵人才,出路不在做官而在为民。首先是封建社会的文化人总是拿县官开涮,现在当然是拿乡镇干部开涮了。说到干部素质低,往往就是特指乡镇干部。本人在党校学习时,在报社、电台兼职时都接触过省级以下的很多领导,总的感觉是比乡镇干部的水平高不到那里去,过去的很多同事都有当领导的水平,当笔者离开了一段乡镇干部的岗位,接触得人更多了,觉得还是乡镇干部全面,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蹲下来能帮;能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能承受各种压力;能临危不惧等等!凭良心说,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干部队伍之一,应该是乡镇干部队伍。如果这个国家面对危机的时候,能够组织人民、动员人民、与人民同生共死、与国家共存亡的绝大多数干部一定是乡镇干部。
乡镇干部天天同农民打交道,这是在为国家分忧解愁,我们拿着每一个月不到600元的工资,却干着超过万倍受欢迎的工作,是工作范围内也在干,不是工作范围内也在干,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情,乡镇干部当仁不让,不仅白天干、晚上干,还在节假日干。如果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的腐败比例、吃苦精神、付出的劳动成果鉴定和收获等定量分析看,乡镇干部是最好的官,你不信,就到西部不通路、电、水的地方驻上两个星期,就知道了。
改革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乡镇也必须为适应环境和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不断调整,我们要面对的几乎是整个社会结构重建的整体系统工程,既紧迫又艰巨,但并不是解不开的“死结”。这个问题虽牵涉面广、可能会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会违背一些人的传统观念,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推迟农村改革的借口。作为农村乡镇干部,笔者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多的兴趣,破解改革之痛。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真情关爱农业,真诚对待农村,真心帮助农民,从操作者的深度研究乡镇改革滞后的根源,从执政者的高度审视乡镇体制的障碍,从经营着的广度探索乡镇机构发展的瓶颈;从决策者的大度研究乡镇干部的分流症结。
-全文完-
▷ 进入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