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幸福有两大天敌——痛苦和厌倦”,这是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写在他的书的扉页上掷地有声的语辞。初读这句话时,我还在上大学,记得那时自己搬了偌大的藤椅沐浴在天楼的阳光里,陶醉于阳光的轻柔和书页的馨香。叔本华的语言凌厉得像咒语,只是那时我也信服,为这波澜不惊却写满宿命的短句,同时也为他对不幸福的界定。
光阴飞转、流年似水。时光拖曳着沉重的年轮在季节的原野里倾扎而过,留下屐痕重重。转眼之间就告别校园的单纯和欢乐,开始以生活者的姿态孤零地试图在城市里立足,小心而惊悚。
那是一个难得清闲的周末,百无聊赖地在城市的大街上转悠,杂碎的脚步踩在交错纵横的巷道里,显得空茫而无助。
在逼仄的街口处发现书店时,我终于有了片刻的欣喜。但当我走马观花似的从那些分门别类的书丛里穿过时,心中竟然没有丝毫的惬意和安然,勉强自己站到书架前,随意抽取的诗集中精致的长短句却让我目光眩晕,一如当初羞涩的自己拒绝夜晚城市中召唤和诱惑的霓虹。
我怕了,为自己内心深处从未有过的空落无依。我发现自己正在厌倦——那些曾无数次平息我内心深处焦躁和迷惘的书本,
我正夜与继日地丢失好奇,所以我会与日俱增地领略空虚。我最终会变得麻木淡然、坐井观天、与世无争吗?来自心底的诘问使我后怕不已。
突然间怀念稼轩笔下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少年的愁味不知,一方面在于懵懂幼稚,更重要的却是因为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孩提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睁着惊疑的眼睛面对身边大千世界的经历,明白一片树叶的飘落、懂得一个季节的变迁、知道雁群的南迁北徙,甚至是花枯花荣、日升月落都让我们兴奋不已。人的长大老成,究竟是不是件好事?我无从得知。只是伴随年龄的渐长,我们会逐渐懂得人世的大喜大悲,所以也就逐年地淡然,那些生活中变幻的感动再也激不起我们的兴趣。为了拒绝伤害,我们都如同刺猬一般竖起保护的利刺,彼此扎伤。人们互相埋怨、计较、甚至算计和陷害,却从未想过低下自己高昂的头从容面对身边的人和事。
因为我们厌倦,所以加倍地领受痛苦。对知识的迟钝,是心灵空虚的主要原因。现代社会,幸福的外延越来越宽,以致于幸福的“敌人”便更加张狂和跋扈,因为厌倦本身就是痛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幸福的形式有很多种,而痛苦的结局大多相似,每个人都会无可抉择地在痛苦里殊途同归。
“生活的意义在于内心的充实。”我想周国平用心良苦规劝的“充实”,应该有“永葆好奇之心”的意思吧!
“不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我们也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吧!“我寻找过自己”,让我们穿越那些世俗的樊篱,抖落痛苦与厌倦的缠绕,去找寻我们自然的人性吧!
-全文完-
▷ 进入断心铅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