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说过:“一切基于自私自利的爱与恨都属于有限的生命。男女之间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当他们不超越本能的冲动的时候,依然是兽性的一部分。只有当他们克服本能,且不再只是为有限生命服务的时候,才进入无限的生命。”对于罗素这样将生命进行定义和划分,我十分的认同。因为,区别于兽类的人类的生命是爱忠实的载体,而克服狭义的爱则是人类生命的无限和快乐的升腾!
有时候闲暇静坐时,我常常思考这样对于生命的理解是不是正确的,即是说,人的一生,能不能将其归为简单的三个历程:生命的诞生,生命的演绎,和生命的终结。也许,将人的一生这样简单地划分,往往将生命的内涵与意义完全地淡化了。但不争的事实是,无论你是泰山北斗式的人物,还是贱如蝼蚁螟虫的人物,要想演义生命的完整,就得或长或短地将这三个历程走完,并且,没有选择!
在生命的三个历程中,最长的一段自然是中间的部分——生命的演绎。在生命的演绎中,除去幼童的天真,和无法腾移的耄耄之年,真正能够阅览什么是生命的时段平均也就是50年左右,在这50年里,我们除却休息的和种种病魔折磨在床第之间的时间,有效的生命的延伸,恐怕还不到30年!作为普通人,我们即便将自己的50年完全用尽,将自己的50年注入历史的浩荡长河中,有可能荡不起一丝涟漪。但是,我们却可以将这50年在自己的生命中书写一幅内容丰富的长卷!书写的过程,细想起来却是一种快乐——因为,我们有父母赐予的生命,和生命赠与我们的这个机会:只要是认真地书写,即便没有辉煌,且不是胡乱涂抹中勾描的平淡,我们没有理由不将生命的快乐扬起!
黑格尔说过:“人,当作为自己看待时,他是有限的。但是当他在自己本身中,却是上帝的形象和无限性的源泉。他是他自己本身的目的——他在自身中有一种无限的价值,一种永恒的生命。”上帝是人类赋予的真、善、美的精神偶像,如何挖掘这自身中无限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则是一种对于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生活中爱以及快乐如何去创造的问题。如果这样理解并且这样去做,生命的范围就会扩而广之,而扩而广之的生命则会有更大意义上创造快乐的机会,将生命的有限寓于无限的快乐及无限的快乐带来的、生命的无限的价值之中!
人的一生就如从坎坷荆棘中向大海奔去的激流,迅疾而充满着艰难。但是,如果不遇着悬崖峭壁、石出于岸,就不会有飞溅的浪花,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人间壮景。因此——
当我们面对自己曾经走过的童年在孩子们身上活泼的跳跃时,我们对于他们因为幼稚带来的种种不足,应该看作是带露的蓓蕾,在无知的天空下经受着风雨的洗礼,最终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当我们面对曾经走过的青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容忍那一份张扬的草莽,或因为情感的激动而挥斥方遒的尚未成熟的激越,而这份草莽或许会为自己带来创造的机会;
当我们面对中年的时候,我们应该接纳那一份世故的深沉和城府,或因为世故和城府衍生的使人感到十分讨厌的“圆滑”以及念念不忘的失去的青春,而这种圆滑和对于青春逝去的感叹,有可能使自己会在感悟的同时成就自己的事业;
当我们面对老年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的感谢生命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结尾,并不会感到衰老的挑战,获得一种在满足中不为谋生而忧和世事的纷争带来的劳顿,并且高兴与尽阅人间沧桑和生活的美丽。
所以说,生命的快乐是挤出来的,是在生活的夹缝中伸展的一株清香的幽兰,或摇曳的轻松。
将生命的快乐扬起吧,我的朋友!如果真的如此,我们的生命中还会有什么过意不去的深思和萦肠荡怀的遗憾?
-全文完-
▷ 进入秋过留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