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城西街文家塘建有一座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宗祠名叫“文信国公祠”。据史料记载: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率兵大举渡江南下掠夺南宋疆土,其金戈铁马所向无敌,势如劈竹,矛头直指宋都临安。南宋满朝文武百官吓得心惊胆颤,面面相觑。他们为求自保,一个个都像泄气的皮球,软绵绵的毫无战斗力。因此,主和声连成一片,有的甚至还暗中策划起自己的退路来。眼看大宋的锦绣河山、皇家的百年基业,就要毁在宋室这伙昏庸无能的乱臣贼子手中。
俗话说:“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初,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的南宋一品大员文天祥,力排众议,挺身而出。他舍小家,顾大局,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于是,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捐作军饷起兵勤王抗元。同年5月,文天祥率兵进击史称闽、粤、赣三省咽喉要冲之地会昌,并首战告捷,军威大振。于是,他首先查点军兵,严申军纪,布置城防,操练乡勇,以抵抗元军进犯;然后就打开牢狱释放无辜百姓,开仓赈救长期饱尝战乱饥荒的父老乡亲。此举,使会昌的官绅士民激发起至深的爱国热情,也更加崇敬文天祥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明朝永乐年间,文天祥的裔孙,会昌名士文伯达(拔贡,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在会昌县城内捐地兴建具有客家风格的“文文山公祠堂”,以褒扬先祖恩泽会邑的千秋功德。没想到此义举却受到会昌父老乡亲的拥戴,大家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工程不到一年就已竣工。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为了弘扬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县官王伦详请当道捐俸置田,拟定每年举行春秋二祭,他还亲率万民前往“文文山公祠堂”祭祀,并一直沿袭下去。时至明末,天下大乱,“文文山公祠堂”遂遭兵祸焚毁,章制亦废。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文天祥的后裔宗选、上峻、启经等族人凑钱集银三百余两,买下本族举人文峙的旺宅,重修并扩建“文文山公祠堂”。此举再次受到会邑百姓的拥护,并报请官衙捐俸银两。“文文山公祠堂”落成后,府、县分别制送“浩然正气”、“取义成仁”横匾及“文文山祠”直匾,以表仰怀之情。同时,并将“文文山公祠堂”正式命名为“文文山祠”。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二月初七,县官率众至“文文山祠”祭祀,并当众宣布恢复“文文山祠”春秋二祭祀典。县太爷还亲自为文天祥的后裔发给胙礼,以昭存恤。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文天祥的后裔文宗选,将“文文山祠”的坐落、面积、祠堂三栋的结构、祠内的物器及祀典礼赞、诗画题咏等等,一一造册登记,并报送官衙备案管理。自后,历有官府对“文文山祠”修缮的详细记载。
民国年间,“文文山祠”又更名为“文信国公祠”。现保存下来的“文信国公祠”,就是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修缮的“文文山祠”。据1985年会昌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文信国公祠”总长55·5米,宽19·6米,占地面积约1098平方米。该祠的地面、瓦面、石坊、梁柱、楼房、井架等基本保留原貌,但因年久失修,已陈旧不堪,亟待修复。
“文信国公祠”由民间宗族私建到官府捐俸银两兴建;祀典从文天祥的后裔祀奉演化到县官率万民特祀春秋二祭,充分说明了文天祥“取义成仁”的民族气节,其忠贞不渝,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光昭日月,令人敬仰,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全文完-
▷ 进入文会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