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因英语考试而获益匪浅。
不好意思,参加高考那年,我那孪生弟弟英语考得80分,我只得了9分,好在我俩总分相同。后来该科得分只按30%计入总成绩,我刚好上线被录取,他则以50分之差落选。我毕业分配到市报那年,他终于迎来英语考试100%计入总成绩而走进大学,他那物理连续三年考满分的同学,因英语成绩太差,在英语考分比重一路飚升的情况下,总分总是相差一两分而落选,后放弃高考搞发明,终成“开锁王”而进监狱。
闲言少叙,还是说感谢英语考试。我评高级职称那年,上级规定,不管你有无“强烈反响”的文章,著作是否等身,要想高级职称,一律先过外语关。这外语,在我们这些地方就是英语的代称。我一听这规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立即采取行动,向上级上书万言,其核心内容是:我们这种报纸,来稿一律是中文,发稿无一用外语,交流从来都是汉话;由于语言环境差,先前英语学得较好的,现在都已忘到爪洼国去了,云云,并用美日等国未将外语与母语等同对待佐证。最后请求,鼓励有志于从事与外文工作有关的同志深钻细学,让多数对外语无兴趣的同志节约精力学好汉语,少在日常公文中出错别字、病句,只充分享受翻译成果即可。
上级答复:为与国际接轨,加强文化交流,即使从事古汉语研究,都要先过外语关。接到答复,我嘟噜了好久:交流?远远见过几批外国人,人家却都带有专职翻译;出国,多是不懂外语的领导,懂外语的知识分子,出国机会反而渺茫。
我将苦恼告诉负责报名的同志,他开导我,那考试不要紧,有复习资料,最后有复习范围,再后有模拟考试,如果你能将模拟试卷背得滚瓜烂熟,考试百分之百过关,即使没有60分,也要按一定比例定合格。意思就是说,你瞎蒙乱猜20分,也可能在比例之内呢。我说,连字母顺序都搞不清的我,要背试卷不是强人所难吗?你做好让我抄,都得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核对呢。正在冥思苦想之际,分配到中学教英语的弟弟对我说:“你将我的照片拿去,用你的名字报名即可。”我惊呀地问:“那行吗?”“怎么不行?不说你今后不用换照片,就是考试时要身份证,办证时要你的照片,都是‘事在人为’。这种事,我已经帮过几个人了。但话得说清楚,考试往返的车费,考试期间的食宿你得负责,代考之类的费用我就不收你的了。”
不好意思,我们报社,比我论文写得长的,著作出得厚的,获奖得得多的主任、总编们,还站在中级那边,伸长脖子向高级这边遥望呢。如果不是英语考试,凭“硬件”,就那两个指标,怎么也轮不上我呀。
由于本人成了“专家”,不但工资上升,名声也响亮了。担任中级职称评委,出席研讨会什么的,监考英语之类的活动,我都是以本市本行业“专家”的名义,紧跟领导姓名之后,我怎能不感谢英语考试!
好事还在后边。因合理班子结构,组织上将我调到职称办并戴上一顶官帽后,职称英语考试感受更是妙不可言。你想评职称吗?请先过英语关;你想过英语关吗?请先过我这关。如果你英语不过硬,想与他人合作,如果你不意思意思,我会严格审查,认真把关,即使合格了,我也设法迟迟不通知你,等到申报结束时再告知“你合格了”,让你忙得屁滚尿流也“等下一年再评”。至于申报材料的投递,合格证的领取,你都得看我的眼色行事。反之,我会为你出谋划策,牵线搭桥,不管是在关键环节换上“枪手”的照片,还是让“枪手”同进一间考场,以及如何用手机等高科技作弊,等等。趁此良机,我还开了一家书店,专卖与英语有关的东西,什么英语复习资料,英语高考兵法,什么英汉字典,英汉电子词典,等等,每天门庭若市。来者是谁?大中小学生以及幼儿之家长,当然,凡报考英语职称考试的,都踊跃购买我“推荐”的参考书,我知道后者转身就将新书拿去卖废纸了。你问我收入?哈哈……感谢英语考试。
最为美妙的感觉,是经常应邀去一些部门或学校指导,谈谈学习英语的体会,领完课时费然后进酒楼。一次我到母校演讲《如何学好英语》,我说:学习英语特别重要,英语成绩上不去你就甭想考大学;考上了也不过是一般本科或大专,重点大学不收英语不合格的考生;如果你要读研究生,更是不可不学;如果你要当英语老师,那是不能不学;如果你想当翻译家,那得深钻细学;如果你毕业之后从事与英语无关的工作,也得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事倍而达不到功半的学习上啊。另据内部最新消息,为以示公平,即日起,凡晋升领导,以及领导出国考察前,必须先过英语关……。许多事实已经证明,在世界汉语方兴未艾之际,作为联合国法定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的汉语,在生她养她的地方,将沦为二等语言,甚至会退出世界语言行业。如何抓好英语学习呢?首先从娃娃抓起,幼儿园也要“只用英语教学”;其次抓大学生英语,《大学语文》随便学学不要紧,英语无论如何要过四级关;再次抓研究生,论文语句不通无所谓,英语一定要让小学生听起来流利。英国为什么强大?是因为人家3岁的小孩都会说英语啊,比我弟弟说得还标准!赶快行动起来吧,从24个字母认真学起。
演讲结束,校长笑着说:“你真幽默!”弟弟说:“哥啊,你的演讲把人家的大牙都笑掉了,我恨不得在地上找个洞钻进去。”
我数着课时费疑惑地问他们:“你们给我的课时费,是按副高还是按正高?”
2005·7·25 钟应山
-全文完-
▷ 进入张贤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