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性,是爱,还是性爱?性和爱是否可以完美的分开?人类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迷茫,一直在挣扎。男人们闲聊之余,谈资是女人,是性,仿佛这样的话题在这个文明的国度已经没有了界线。他们说没有了性,再浓厚的爱也会淡化,以至消亡。
我在想,是不是没有了性的爱真得就会像是一尊没有生命只有艺术象征的蜡像?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当你发现你的女朋友在和你之前已经不是[ch*]女了,你是否还会继续爱她?我发了短信过去说如果是我真正爱的女人,她也决定真心爱我,那我会原谅她。可是因为网络信号的问题她没有收到。她没有收到所以说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答案。这个问题是她们的老师问他们班的男生的问题,有的男生和我说的一样。她说他们很虚伪。我本来是想再发一次的,但见此,我想还是算了。如果我说心里话,她也许会说我虚伪,如果说假话又觉得有点歪曲了自己的人生观。但我的想法并不是说明我就不是一个传统的人,我只是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爱更重要。
女人是敏感的动物,在这个高级的动物群里面,雄性不得不喜欢,那是从人类起源的时候就已经定格下来的东西。
有性有爱是完美的结合。可是纯度有多大,浪漫度有多高,调查的数据都会让人觉得虚假。隐私的东西说出来都没有半成实,古人云“话说三分”大概有此意。
男人于女人之爱,在文人中大有见识。我们是否应该像郁达夫一样在女人中沉沦,窒息,死亡,或和徐志摩一起多情,悠转于数个风情女人的情怀,亦或像国学大师辜鸿铭一样倡导一妻多妾,可是也许李敖会舞弄文笔不想要一妻多妾,可是他的种子也许会允许这样的状况存在,他择女人数个,标准于美,归宿于小屯。
他们的性爱选择有阶段,遇到就爱。也许没有终点,可是不是勉强的接受。但有些没有办法,于传统,像李大钊,他娶了一个裹脚的女人,因为婚配,因为历史。李敖对爱对性之需求让很多女性无法接受可是又溃败在他的才华之下,宁愿服侍于他。
可是爱,是否能坚定,是纯粹性上的爱还是真正的爱,真正的完美真正的爱又怎样?没有人可以诠释。
年轻的人在跨越了爱的时候也常常跨越了性,然后是结局,是幸福,是痛苦,也是一种生活。生活就是生活,我们只是在绘制。中国人信于儒学,讲究传统,始于千年。可是现代文明的侵袭,让中国的青少年更早地懂了性,懂爱,也许懂爱少于性。他们说这是美国文化,那是种入流,有知识没文化的人不懂。
可是在[ch*]女观念下的某个地方,存在某种神秘,那是来自沈从文的《月下小景》。湘西边境某族有一个古老的传统风俗:女人可以和第一个男人恋爱,但只能和第二个男子结婚,即他们认为[ch*]女带有邪气,一般情况下女子的chu夜为巫师所占有,要是族人触犯了这一古老风俗,与[ch*]女成婚,就要被处以死刑,沉潭或抛入天坑。文中男女主人公相爱而不能长相厮守,在一个皎洁的月夜,初尝禁果后,在族人邪恶风俗的桎梏下,他们最终双双服毒,自杀殉职。这样的爱情悲剧,是伤,是性,是封建,还是是美感,是爱?
人类开始倡导自由,法律也逼于流泪。大学生可以结婚,既是结婚,自是有性。性被放逐后荣归故里,有人欣喜,可是有人在暗自流泪。
是压力,是生活,是情感?过早接触性,是文明和传统的较量,还是男人和女人更好的相容?答案出于新奇也出于冲破固守。
我们喜欢漂亮的女人,因为她让男人把持不住。有人说女人对房子把持不住。于是,一部分男人制造房子,另一部分男人为此买单。但对于爱,有多少分量?我们也不知道。
中国婚育和性心理学家李银河说:爱情是一种纯美的感情,真正的爱情是与性别,年龄,国界,种族,地位无关,所以每一种感情,都是值得我们珍视和尊重的。我们对此渴望,甚至饥渴。有人说这个社会不存在这样的情感原始森林,于是,有人停顿。我一直坚持,那是我的信念。
美国麦道卫有本书,叫《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里面有28个原因导致青少年有婚前性行为,却有37个真爱值得等待的理由。勇于说“no”,是宽恕自己还是一次重生,为真正的爱情?
每个人在思考,是性是爱,是等待真爱,还是为取悦青春?
本文已被编辑[古草]于2006-2-17 17:41:3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钟雨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