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书看到一篇拇指文小说,讲得是一位母亲不准孩子们管“梨”念“li”,而是说其他的,于是孩子们就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诸如:黄果子、金蛋子、小灯笼、小黄果……。多年以后,孩子们长大了,离开了母亲但这些习惯还保存着,虽然那时并不理解母亲为什么不准说“梨”。后来,有一次回家过完年后准备回工作的地方,坐上车的那一刻看到母亲用干枯的手揩脸上的泪时才明白,原来母亲是想让他们永远不分离的。
看完后我的眼睛有些温润,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不再年轻的她,脸上也有些许或深或浅的皱纹,那是记载她这过去的一生中的所有的历史。母亲很少买梨也甚少吃梨,只有在我们感冒咳嗽时才会买来一些雪梨炖冰糖给我们止咳。那时很不理解母亲为什么宁愿买贵一点的苹果来吃也不买便宜的梨来吃。现在想来,才明白。因为苹果是平安之果,母亲是希望我们平平安安的,却不想和我们分离。虽然现在和母亲远隔千里,却心相连。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忌讳把梨分开来吃,因为分离是不好的。可是在台湾,“梨”在台语中是读“lai”的,分梨也就是分来了,他们理解是分开了又回来的意思,所以他们朋友亲人之间会将梨分来吃。虽然这只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说法,但大家却不约而同的遵守了,也就形成了一些风俗了。每次和朋友在一起,吃梨时都是一个人吃一整个的,有时我想拿来和他们分吃,他们却不肯,我也只好做罢。
以前也曾听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吃的,有什么好东西总是一人分一点来吃,遇到一个苹果或是一个梨的时候总是一人一口的分来吃,那种情形很让人怀念。怀念的不是那个仅有的苹果或梨而是那份情那份意。父母亲都是五十年代的人都经历过六几年的闹饥荒时代,在那时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不论谁有了吃的总不忘留一点给对方,母亲回忆说:“当时,哥哥在外面的树上偷来一个很大的金灿灿的梨回来,自己却没舍得吃,而是切成小块给每个人一份。”说着的时候眼眶里闪着泪花,我知道那不是一小块梨的事情,而是那份手足之情。现在条件好了,母亲却甚少买梨了,也许是怕再忆起那些逝去的情形吧。
缘于母亲的原因,我也甚少买梨,不是不喜欢吃,只是一种习惯,一种怕分离的习惯。虽然我们一直在重复着分离和相聚的日子,但却总以为那只是暂时的。
-全文完-
▷ 进入夕阳残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