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放假闲得慌,一天无意走到书摊旁,看看有没有可心的杂志,看了老半天还是老样子,封面不是新潮的美女半裸像就是颜色鲜艳的抽象图,没有什么新颖悦目的,于是定向思维让我买了本2006年4期《读者》,好几年没看它了,以前它可是我床头书堆里不可少的一员。
回到家,姑且放下一切家务,舒坦的躺在床上好好的蚕食这本精神食品。
我看杂志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从后向前翻看!
今天也不例外,可是看着看着,等我狠狠看完这本我原来心仪的杂志时,心情很不好,就好象是吃了一顿用精美的包装纸包裹的快餐食品,肚子添饱了可食欲没满足!
据说该杂志是目前国内销量比较看好的一种,但此刻想让我说爱它很难开口。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它不伦不类,感觉就好象是一个洋人穿了件长袍马褂,虽眩目新颖可很滑稽可笑。
说它是国内杂志,但内容却是洋内容居多(没有排外情绪,只是就是论事),就2006年第四期来说,有文章共51篇,但就彻底的中国化文章仅仅只有19篇,只占整个杂志的37·2%,而有关国外消息之内文章就有32篇,占这个杂志的62·5%·
例如最后三个版块>>>这些栏目,当然>无可厚非,写世界上的故事没什么说的,因为它毕竟是”他山之石”嘛,可其他两个栏目我就不敢认同了,是不是给人有一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嫌疑·
在>栏目中”知识窗”中编辑选了林晓文的>,文章切实不错,但内容是关于外国科学城堡里的故事。“军事天地”中选编的是卢保亮的《数学家设计的作战方案》也是关于二战期间美军英军的有关作战的案例。
在《点滴》栏目中,一共有四个版块:漫画与幽默、言论、幽默小品、补白共9篇小文章,但幽默是外国的、言论是外国的、补白也是外国的……
怎么感觉国人的幽默细胞和言论功能等等方面的远远没有外人优越?
其次在开篇的《文苑》栏目,它可是这本杂志的重要内容,共有文章7篇,可有关洋内容的文章就有4篇。
在《人物》栏目中,共有四篇关于人物介绍的文章,仅仅只有二分之一的页面上介绍了大作家冯骥才以卖画来拯救民族文化遗产的事,很滑稽的,本来拯救民族文化遗产这事是杂志之类文化宣传工具的主要任务,可冯大作家却要那样的费劲心思去努力,现在看来原因很明确了!
诚然,在目前国外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为了一味的学习而要落得东施效颦的结果那也是很不乐观的。
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我们有酒圣杜康,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画圣吴道之谋圣张良等等,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人格魅力难道非要学校教给学生吗?难道非得是教育教学的范畴吗?而作为“文化承传”的报刊杂志,书本宣传等等你们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举目看看,蜡笔小新、超女等是我们孩子乃至大部分年轻人的偶像,可我前面提到的“圣人”他们又有几人知晓呢?
哀哉!悲哉!
当然你也可以说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他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产,他们在此宣传人类文化是无可厚非的,但我还是很推崇现在有人说过的一句很精辟的话“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永远!”那些办文化刊物的文人们,要想使你们的刊物能永远成为几代人的精神回忆,我想也应该好好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全文完-
▷ 进入寒江听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