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算得上是个散淡的人,随着年龄的渐长,这种想法越来越浓厚。其实,并非不想进取,而且,也曾进取过,但总觉得就是与周围的环境不合拍。不是这个瞧不上,那是那个看不惯。怎么,那个专舔官腚为生的白眼狼居然官升三级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还有,那位文抄公不学无术靠拼凑别人的文章也糊弄上了高级职称,薪水整整比自己高出八百?你还别不信,当今社会,你想堂堂正正作个好人也成,不过得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真本事。不然,知道的越多,心里的气性就越大,不仅无助于自己的生活,还有损于身体的健康,让自己深陷在这些无谓的苦恼中不能自拔。所以啊,静下心来,给自己一点小爱好,少掺合那些鸟事为佳。
闲来翻书,看到《晋书·桓温传》载,桓温自江陵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年少时种下的树都已十围,于是手扯树枝,泫然流涕,叹息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至于桓温为人,这里不作评价,只这一句话,让我沉思良久。
人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就注定要走向死亡,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秦始皇、汉武帝这些雄才大略的君王似乎无所不能,唯独不能抵御死亡,即使他们采药、炼丹,最终也不免一死。这是自然界生存法则,每个人只有遵守的义务,而且所能做的也只有不加外在条件地遵守。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某皇帝召集大臣问有没有长生不老的方子。大臣纷纷出谋划策,唯独一个正直的大臣说世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方子,皇帝不悦。这个大臣平静地说:“尊敬的陛下,如果真有这样的方子,恐怕先皇早就用它了,那他也就永远也不会老去。如果他到现在依然活着,这皇位怎么会是你的呢?”幸好这皇帝还算开明,赦免了大臣不敬之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长寿的人,也就活个百儿八十年。据说彭祖活到八百岁,依然面色红润,行走如飞,那也只是传说,早被《太平广记》分到神仙类里,不在人间之列。可见,连宋朝的大儒也知道这不过是无稽之谈。因此,过分致力于延年益寿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活得潇洒,活得健康,活得有滋味,生命才有价值。不过如何才能活得潇洒与健康?说难不难,说易也并非易事。首先得有潇洒的本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俗的那个字:钱。没钱的日子只能说是活着。当然,也并非有了钱就一定能潇洒,那些到夜总会一掷千金的人未必算得上真潇洒,或许,他(她)的心里正空虚得要死呢!那就是还要保持一份好心情。没钱的日子只能为生计发愁,有钱的时候也得有着良好的心态才成。如果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只能做个无事忧的人。这个不择手段地爬上去了,那个七拼八凑地成作家了,那是人家的特长。如果想而又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不妨一试,如果二者缺一,最好还是省省心。省心的方式就是对这类事不闻不问,有句话不是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吗?咱不去扰它,看来也算不得什么庸人。既然吃穿不愁,过自己静心的日子,悠哉游哉,不亦乐乎!
也许有人看到标题就说,这也太消极了吧!其实,我是抱着特别积极的心态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你想想,既然生命是短暂的,就不该有一丝一毫的荒废,充分利用可能的一切,让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怎么才算得上最大的价值,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也难强求一致。自己觉得活得值了,也就没什么了。不客气地说,每一个活着的人,也只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没有必要回避。对于个别人,充其量就像桓温说的,“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那样的人功名心太重,想得更多的是让后人记住他,而且,充其量人们记住的也还只是他的名字。如果他们地下有知,会自豪于自己的选择;如果死去的人再也不知地上的事,那么,这种汲汲于名利的想法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像屈原、文天祥这类人,肯定是已经名垂青史了,但作为个体的人,也太委屈自己了。也可能正是因为更多的人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像这类人也就少之又少。如果于不自觉中垂之后世,倒也无可指责,那是有能力又有运气的人在自娱的同时无意间做成的,自身仍不失为潇洒。而更多的人,连成为历史陈迹的可能也没有,这些人,也就只能普普通通过一生,因此,对多数人而言,没有比这一生本身更有意义的了。我这里所说的,正是这类人,它是整个社会的主体,任何人都不去在乎却又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作为这类人,没有必要太难为自己,别把自己捧得太高,看得太重,自己原本就是上帝赐予的一粒微尘,自由自在地在无限的空间飘洒。几十年之后呢,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没必要计较太多。
没错,有些人是可以改变历史的。如果康熙帝死于小时的天花,就不会有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如果没有贝尔的意外发现,就感受不到通讯的便利,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要说的是,没有康熙爷,社会也还是要往前走;没有贝尔的发明,电话迟早也会出现。至于芸芸众生,只能为社会做着普通的贡献。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普通人,才是社会的主流。作为主流中的生命个体,除去为社会默默奉献外,还要学会享受属于自己的生命。这里的享受也并不是说非要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过得更充实,不必斤斤计较。如果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违备良知,为了获取某个职称而闷出个心率不齐什么的,孰轻孰重,人人自知。但还是有很多人明明心里清楚,就是无法做到,让自己长期生活在落落寡欢的灰色心理中不能自拔。
何必太看重自己呢?不要以为没有自己天会塌下来,老是一副救世主的扮相。只有“天下苍生,舍我其谁”的霸气,而缺乏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思,更没有毛先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应该知道,没有自己指点江山,历史的车轮依然飞速向前。如果飞黄腾达无望,做个平头百姓也挺踏实,不然种下个什么病身子,那可就不独自己受洋罪,连家人也跟着不受用。我们都是普通人嘛,就舒舒服服地过自己的日子好了。至少,全家团圆,其乐融融;有余钱又有爱心,捐一点给非洲广大受苦受难的灾民,也是美事一桩。没必要总得事事比别人强,看着人家比自己好了,眼圈就不自觉地发红,这不仅无助于赶上人家,得个红眼病什么的,还得自己花钱医治,哪头合算呢?
是不是就不拿自己当人了呢?也不是。看轻自己,是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一些,凡事看淡一些,并不是说已经屈居人下还沾沾自喜,甚至自甘堕落。连曹操都慨叹“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历经百战的他总比我们更有见地吧!去日苦多,就该更好地珍惜生命,珍惜现在和将来。既然到这世上来一回,就不要枉走这一遭,没有穷奢极欲的本钱,做个淡泊的终南山人也不赖。
-全文完-
▷ 进入薄云残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