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夜晚,/在我的梦里,/我看见你,我感觉到你,/我懂得你的心……/跨越我们心灵的空间,/你向我显现你的来临。/论你如何远离我,/我相信我心已相随;/你再次敲开我的心扉,/你融入我的心灵。/我心与你同往,/与你相随。……”
泰坦尼克号沉没距离现在已经将近100年了,历史上曾有许多国家的多个电影公司争先拍摄了关于这个题材的影片,当一幕幕厚重的历史惨剧展现在银幕上的时候,有谁还能想象那曾是一个怎样的惊心动魄的恐怖的场景。很遗憾,因为种种原因,从1943年德国拍摄的第一部《泰坦尼克号》到1986年美国拍摄的《泰坦尼克号夜与梦》,我都未能有缘观看。至于1997年美国拍摄制作的这部《泰坦尼克号》,我认为,用任何誉美之词形容它,都不为过。
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在一则新闻中看到,中国的几位名导都对此片颇有微词,有的说其获得奥斯卡金奖是靠两亿五千万美元的制作费打造出来的,并非是其有什么过人之处。有的说其中的男女主人公演技拙劣,娇柔做作。还有的说影片的实际效果和它的受宠程度不成正比,有点名不符实。
我很困惑,我不知是因为这些导演有一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呢?还是我作为一个门外汉不懂得看门道,只知道看热闹的缘故,但这部电影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电影票房记录却是铁定的事实。这说明,其可观性得到了数以亿万计的观众的认可,其故事性能够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其制作场面的恢弘自不必说,露丝和杰克感人肺腑的生死恋情,更为无数人讴歌过。今天,当我重温这部影片时,铭刻在我心中的只是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当那些镜头被定格成一幅幅剧照时,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已成为久远的历史,当那些发黄的旧照片重见天日时,一幕幕人生悲喜剧又浮出水面。当我回忆起自己年幼时曾经经历过的那场生死浩劫时,(1983年7月31日,陕西安康发生水灾,安康城陷入一片汪洋,整个城市遭遇了灭顶之灾)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死亡面前,那一副副惊恐的面孔是那么真实,强烈的求生的欲望,使得人性沉沦至此,不过,一个生命所具有的特质,也在此刻大放华彩。这也是可以触摸的到的,人的心灵中最真诚、最善良的一面。
在上帝看来,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可是,只要有人类存在,社会就必然存在阶级性,就必然有穷人和富人的区别。无论是什么社会制度,其阶级性无时无刻不凌驾于穷人的头上,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自私,令露丝窒息,她宁愿去死,也无法忍受去屈从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她是幸运的,她遇到了杰克,记得有朋友对他们的爱情表示质疑,两个认识仅仅四天的人,能产生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情吗?
其实,不用怀疑这一点,爱情火花的迸发,只是一刹那间的事情。有的人虽然面对的是自己厮守了一生的人,可两个人的心却未必真正走近过,这种心灵上无法靠近的距离,才是最可悲的。我相信,这种爱情真实的,这段故事曾经发生过,就如同102岁的露丝所做的那个梦一样,那艘豪华的客轮,空前的盛宴中,美妙的音乐穿透了世纪沧桑,岁月的痕迹又一次抚摩着人们的脸颊,侍应生端来红红的葡萄酒,女招待捧上甜美的点心,设计师安德鲁先生温和的微笑着,……杰克,杰克就站在楼梯上,年轻、英俊的面孔,英气逼人。这最后的幻梦,无法不令人泪流满面,与人世间这么多的无言的大爱比起来,那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又算得了什么呢?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那颗宝石,伴随露丝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之路,又被她抛入海底,她丢掉的是什么?留下的又是什么呢?我想,她丢掉的是金钱,留下的是真情,不知,这个答案是否太过流俗了,但我词汇贫乏,实在不知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上帝面前,人的生命的平等的。在死神面前,谁也无法逃脱那狰狞的魔爪。可是,同样的生命,面临同样的危难,遇到的却是不同的待遇,一个孩子问他的母亲,自己为什么不能坐上救生艇,孩子的母亲回答说:“要等头等舱的人都上完了,才能抡到我们。”这种令人辛酸又无奈的回答,浸透了对社会阶级性的无力的控诉。
我想,杰克这个人物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没有象其他人一样无助的等待别人的开恩,而是和他的伙伴们,愤怒的砸开了那道铁门,那道将同样的生命划分为三五九等的,冷酷的门!
“……会生……好多的孩子……子孙满堂,……你会长寿,……是死在暖和的床上……不是这儿,……不是今晚,不是……这么死,你懂吗?”从杰克颤抖的嘴唇里吐出这些话时,他已经被冰冷的海水冻的麻木了,可是,他的坚定给了露丝活下去的勇气,在这里,导演用极其细腻的表现手法,刻画出杰克这个人物思想、灵魂的精髓。
面对死亡,人应该有本能的恐慌和强烈的求生欲,可是影片的最后,那几个乐队的演奏者,那两个并排躺着的老人,那两个天真的孩子,那两个孩子,在母亲的柔声细语中,在童话的世界里,静静的离去。
此时的动与静,形成了这么强烈的对比,这种巨大的反差,将人世百态,尽收眼底。从容的面对死亡,死亡也不是那么恐怖。就象牧师在祷告词中讲到的:““……仁慈的上帝会擦去你们的眼泪……那儿没有死亡,不再有悲伤和哭泣,……不再有任何痛苦,你们就要离开这个世界……”
静下来了,漆黑的,茫茫的北大西洋的海面上,布满浮尸。僵硬的身体如同一座座冰雕。人间惨剧就这样落下了帷幕,1500人中只活下来6个人。露丝便是其中的一个。自由女神像前,刚刚经历一场劫难的露丝,没有丝毫的获救后的喜悦,她满眼都是疲惫,沉重以及对杰克的哀思。
“露丝把目光移向自由女神。纷纷的雨丝将这纽约的象征烘托得更加雄伟、高大。但是它那高举的火炬并没有将泰坦尼克指引到安全的港口,从船上那森严的等级、贫富悬殊的差距以及为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都看不到它所标榜的自由。”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究竟什么是正确的法则,我很迷茫。
一面是冷森森的阶级制度,一面又是女士,儿童优先享有的生存的权利,奇怪的是,这两者并不矛盾。对于弱者的特殊照顾,使得男士们很绅士很自觉的遵守这一法则。当然,这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的,难道男士的生命力真的就比女士强吗?我认为不是,是那种天生的悲天悯人的强者的情怀,使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是人性的闪光点,在危难面前,是男人强壮的臂膀,托起了生的希望!
生死只在一瞬之间,善恶也只在一念之间。作为上世纪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灾难之一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它将永远镌刻在史册中,而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的凄美的爱情,是永恒的!
-全文完-
▷ 进入洗却铅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