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揭秘《博士自杀之谜》和静远

发表于-2006年02月06日 中午12:20评论-0条

我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的《人与社会》看到一个痛惜的故事:一个26岁叫孟懿的风华正茂的博士突然从7层楼上跳下去自杀身亡。在采访中得知他在自杀前没有表露什么征兆,在人们看来他是成绩优秀、幸福阳光的,他怎么会选择这条道路呢?记者作了一些采访但仍没有揭晓博士自杀的谜底,心理专家也只是说出了精神抑郁的一方面,我想从节目中记者的采访所得与博士留下的遗书中探寻出博士的自杀之谜,从而让世人引以为鉴。

在学校教育方面只是要求成绩分数,其实学校教育不仅要满足学生适应自身发展的知识需要,还要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需求。但反观我们当下的学校教育———仍然是着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轻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发展,重智轻德、忽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等弊端。

什么是成功?在一所著名学府里,考上了大学还要考硕士,考博士,只有这种上进的人才算是人才;在社会上,能挣大钱、香车豪宅的才算是成功。当社会意识对所谓“成功”片面认定与过度强化之后,社会的期待、家长的期盼就成了几乎所有研究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心理负担。

这些都是我们容易发现的原因,但这仅仅是博士自杀原因的冰山一角,其实几乎每个自杀的高知识人群中都有这些原因,这位博士的自杀很显然还有他的特异性,也正是这一点是他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所在。

一个即将自杀的博士却对许多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了细致地安排,这是我从博士的遗书中显明看到的,而其间写到的“桌上的书分别是陈老师(一本)、董老师(其余)的”、“抽屉中有柜子钥匙及住宿合同,请帮我交还”、“桌上的cd留给我小妹妹”这几条处事方法更是让我看到了他有一颗细腻的爱心。不要说一个即将死亡的人,即使是一个还在生活着的人也对他人的物件是一种丢三拉四不负责任的心态。他在遗书中还说到“如果我身体部件还有用,同意捐赠”的话,因此有些评论者轻率地说博士的自杀是对社会、对父母不负责是没有根据的。并且他有很聪慧理智清醒的思维,他在死亡前两天的遗言中写道自己“可以预见有人会悲痛欲绝,有人会遗憾,之后就是忘却,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无疑他的父母会悲痛欲绝,他的导师、同学、社会人事会遗憾,但也许除了父母外他们也只是忘却。真的是这样,很多人也不过把博士的自杀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少有人能真正从中吸取一些教训,每个人都以为这种惨痛的事离自己是遥远的,自己的思想永远是我行我素的。

博士的父亲写了这些话:“孩子啊!如今你不负责任地走了,你给家人带来极度伤心和痛苦。今后你的老爸老妈将在痛苦和悲伤中惨度余生了!孩子啊!你愧对含辛茹苦养育了你26年的老爸老妈和培养你的老师。孩子,你不该啊!你死得实在太不值得啊!———爱你的父亲、母亲。”他还说:“虽然我一直以为自己没给孩子压力,也喜欢跟孩子交流,但事实上,可能孩子还是压力很大,我们的交流也很不够。孩子对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的,我的孩子走这条路,他一定有他的压力和痛苦,只是没有跟我们说起过。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啊,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当然现在看来博士的父亲今天是有了一点省悟,但明显也是充满着疑惑不解,这是我意料之中的……

记得一个报道,一位在干预网瘾少年方面很成功的陶教授说过,大凡网瘾少年都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这话听起来有些武断但其实是有深刻的道理的。我现在就推测博士自杀除了社会、学校的因素外最主要是父母教育不当。博士在自杀前的遗书中说:“写在最后的话:首先,我想解释一下,我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与任何人无关,也不是感情上出了问题……我由于对自己的极端失望而作出了选择。在精神层面上,我早已崩溃许久了,已经对自己不抱有信心。走到今天是我的宿命,我的性格使得我很难逃脱。不再相信自己,精神支柱的倒塌只有伴随肉体的毁灭……”这便排除了个人爱情的原因而是自己的性格使然。而这种性格主要是父母教育不力铸成的,证据之一是博士的遗书根本没提到多年养育着他的父母,证据之二是从他的遗书的字里行间与记者采访内容中获取的。

博士在遗书中说,其自杀原因是“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遗书最后说:“虽然上天想挽留我,但我已经是箭在弦上了”。他还在两天前的遗书中写道:“我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啊,这就是我的性格———怯懦、随风倒。”还有:“走到今天是我的宿命,我的性格使得我很难逃脱。过于内向且偏执,再加上常常的怯懦与随波逐流,都使得我太依靠自己的内心。不再相信自己,精神支柱的倒塌只有伴随肉体的毁灭……可以想见,我的选择会有一大堆麻烦事情出现,我只能说对不起,不管你们说什么或做什么,我都选择了逃避……只是希望你们明白,这是我自己最好的选择。”在记者对父母的采访中得知,他们之间有过一些冲突,博士本身不喜欢化学专业与父亲有过冲突,在他读博士时,他很爱计算机便又跟父亲提过想读学计算机,但父亲不同意,博士的女友在美国要求他去美国与自己一起搞计算机,父亲仍不同意而是强烈建议他读完博士后再去美国否则太可惜了。他的父亲说尽管有一些不同的思想,但也是孩子自己接纳了自己的建议啊!他为什么没有与父亲太争执了,因为他不愿意父亲因为自己的选择而痛苦,博士宁愿自己独自承受。于是他把这归结于自己的性格,而没有去责怪父亲,这说明他对自己父母是失望的同时他又是多么爱他的父母,这个事实与他在遗书中提到的“厌世”、“精神抑郁”、“怯懦、随风倒”、“过于内向且偏执,再加上常常的怯懦与随波逐流”就得到了印证。

我想他们两代的隔阂绝不仅仅是这一点记者采访所得,我断定在博士从小到大一定有很多这种我们不可知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事。那么有的人问了他为何不冲破这种精神枷锁?有时痛苦也是一种习惯,他把痛苦深深埋藏起来,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快乐的,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很听话的好孩子,其实在平静的外表之下蕴藏着火山的爆发。正象他的父亲手握遗书不禁哭喊道:“想不通,现在还想不通啊!以前也经常看到大学生自杀的事情,没有想到……会……发生在我家!真的不想让那些优秀的大学生重复我儿子的路了!

我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推测而别人没有,这是因为我与这位博士有相类似的情感体验,我的父亲也是一种权威与僵化的教育模式,我为了不让他独自痛苦,我宁愿放弃我的很多自由与快乐,因此在外人还有父亲看来我也许是幸福快乐的,但在我心中其实蕴含着仇恨的火焰。正因我这独有的心路历程,也许只有我能理解这位博士说道的“怯懦与随波逐流“这一性格,我更不会轻易说什么博士不负责的这种话。

我们揭晓了谜底,但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呢?这就要求当局者要有一个让痛苦流淌的出口,就象一棵每天挨一刀还要愈合伤口的橡胶树。还是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是从书中找到很多知心的对话,让自己的痛苦在书中得到印证,这就让困顿的心灵有了归宿感。这还不是主要的,孤掌难鸣,更重要的是长辈们要把孩子的自由快乐放在第一位,而不要在孩子追求目标的途中又忘掉了这个宗旨,当然自由快乐的前提是不能超越法律与道德的尺度。父母与子女很需要理性交流,作为父母应主动出击尽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以平等、尊重的心态与之对话沟通,让孩子把最心里的话跟自己讲出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给孩子最真的爱就是最大限度给心灵松绑。这样你的孩子就真正放心了而不再顾忌自己的选择是否让父母痛心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和静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孩子们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难题。
还有孩子们的承重心理,是一个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