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人在旅途——采石矶与太白楼楼兰故人

发表于-2006年02月04日 中午12:13评论-2条

到南京旅游可顺便到近在咫尺的马鞍山走一走。因为那里有举世闻名的采石矶和太白楼。我在马鞍山生活了三十多年,闲时常到那里转转看看。觉得采石矶和太白楼确有可玩、可赏、可叹之处。

采石矶又称牛渚矶,是翠螺山延伸而濒江突兀的峭壁。据词典释义:山石临江称做矶。在万里长江沿岸,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石矶。太白楼又名谪仙楼,位于翠螺山下,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修建的。在江南,后人为凭吊诗仙而修建的楼台也不在少数。然而,长江上的名矶甚少,江南的名楼也寡。万里江岸上只有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和马鞍山的采石矶并称“长江三矶”,以采石矶为首。若大的江南之地,能称为名楼的也就是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安徽马鞍山的太白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大凡名山大川都以景色独特或气势磅礴著称于世。被列为三矶之首的采石矶也自有奇特之处。采石矶历史悠久,有史记载的可追溯到大禹时期。采石矶古为要塞之地。这里地势险峻,为历代扼守金陵的咽喉。东汉末年孙策在此大破刘鹞的牛渚营,奠定了东吴的立国之基。南宋虞允文在此大败金兵,传为美谈。元末朱元璋、常遇春三打采石矶,为此地蒙上了神奇的色彩。当年李白遭贬来到此地,流连赏玩咏唱,写下了《望天门山》、《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诗篇。那“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袱间,回波自成浪”的诗句虽寥寥数语,却活脱刻画了采石矶的自然风光。

太白楼从建筑上和其他名楼名阁相比并无过人之处,之所以出名,和李白,尤其是名人大家的眷顾不无关系。李白故后葬在离采石不远的当涂县青山,人们把对诗仙的怀念之情寄托在了太白楼上。白居易、刘禹锡、贾岛、陆游、苏轼、文天祥等名人大家先后来到采石矶观之赏之,登太白楼凭之吊之,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过采石有感》、《采石怀古》、《谪仙楼》等诗篇。既抒发了他们对诗仙“斗酒诗百篇”的仰慕之情,也表达了对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气节的赞赏。于是乎,仿效者众,以至诗词歌赋动地来。当代名人大家如郭沫若、老舍、刘海粟、林散之、韩美林等也曾来采石矶和太白楼观赏凭吊,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字画,为名矶名楼增色添彩。被称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素有李白情结,身后硬是在太白楼旁留下了“江上草堂”与诗仙为伴,成为了美谈。这样,人以楼寄情,楼以人闻名便在所难免了。

当年滕子京主持重修岳阳楼,求好友范仲淹写记时说:“天下郡阁,非有山水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登临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果然,范仲淹一篇三百六十字的《岳阳楼记》,使得洞庭湖边的此楼名扬天下。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同样,没有崔颢的《黄鹤楼》诗和王勃的《滕王阁序》广为流传,黄鹤楼和滕王阁也难以声名显赫。采石矶和太白楼各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在先,名人大家题记吟咏在后。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方使这矶、这楼流播其名,成了众多游客登山观景,凭吊诗仙的胜地。只不过悼念李白的的诗词过于哀伤,流传不广,因而太白楼远不如岳阳楼、黄鹤楼和滕王阁的名气大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楼兰故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千叶红
☆ 编辑点评 ☆
千叶红点评:

四大名楼的确值得一赏:)

文章评论共[2]个
齐森-评论

你的文章是真正有功底有内容的,值得一看,比起那些呵呵等垃圾文字强多了。at:2006年02月08日 中午12:56

楼兰故人-评论

感谢阅读。at:2006年02月09日 上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