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诸葛亮和司马懿
三国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也许还是诸葛亮,还有他和司马懿之间的纠缠。
诸葛亮从隆中出来,在动乱的年代里经历了很多事情,经验应该是比较丰富的了。最近有一股评说诸葛亮的热潮,仁智互见,很多人大有事后诸葛亮的派头,包括我也如此。不过,应该说,从直觉,而不是从让人脑子一塌糊涂的理论争辩上来说,我觉得诸葛亮是三国里最有魅力的一个人。曹操和刘备虽然是天纵的帝王,可是好象形象还是没有诸葛亮这么平易近人。里面的深刻原因,我也弄不清楚。而诸葛亮和曹操、刘备相比,无疑不属于帝王之才,只是一个臣属而已。
有人指责诸葛亮为什么不取代昏君而一统天下,这应该是最无聊的一种说法了,笨!
古人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士和女都一样待字闺阁。明智的知识分子并不急着出嫁,他要选择一个值得依靠和信赖的人,然后全力以赴的维护这个家。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士在择主而事”,要是随便选了一个反复无偿的老公,在外面乱来,回来乱打老婆出气,你说,这样的老公值得嫁吗?除非是才貌一点不出色的女子,嫁人还是个问题,也就不深谋远虑了,嫁出去就不退货,这也是有的。可是诸葛亮属于天资国色的那一种,自然矜持,你说让他随便嫁个人,他会那么容易就嫁了?所以,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就是面临这种情况的,毛组动说知识分子是附着在统治者上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古士子贱如妾,不要把古代知识分子看的神通广大,为什么很多人那么敬佩诸葛亮,有一个原因也许就是他是知识分子的典范吧。如果你非要一个知识分子手眼通天,几天之内就可以营造出一个共产主义社会,那简直就是把人当神了,遗憾的是,中国人喜欢把杰出一点的人当神来造,仿佛一人可以低千万人几千年的努力。
还有,我最讨厌的女人大约就是那种朝三暮四的人了,随时在寻找目标,抛弃自己贫困的老公,投身到有钱人的怀抱,等到自己的老公变好起来,又想杀回马枪。你说这样的女子希奇吗?所以我们看待诸葛亮也要如此看——他是刘备的好老婆!嘻嘻!!
诸葛亮的战略,主要是三分天下,这一点他看的很准,事态的发展也如他所预料,这是其他谋士(除了鲁肃见解和他大致相同外,没有人能看出来)所不及的。此外就是联合孙权抗击曹操,两家弱手结成统一战线。这一步棋是重中之重,关键的关键,只可惜,刘备没有领悟此招的重要性,关羽也没有,孙权派人向关羽求女为儿子之妻,关羽居然说:“虎女岂可嫁犬子”,刘、关素来看不起东吴,结果是导致孙权大怒,和曹操连手,一下子就袭取了荆州。刘备气晕,犯了孙子病法中“将不可因怒而兴师”的大忌,结果在与东吴战争中输干了赌本,兴复汉室的资本跆尽,诸葛亮仰天长叹:“大汉气数尽矣”。
问题就在这里,诸葛亮明明知道蜀国已经抵挡不住魏国,而且大势已去,却还是鞠躬尽瘁,去攻打魏国。孙子兵法里有不打无把握之战,在情况不利情况下不出击,“十则攻之”,必须有绝对优势或者很大优势才出击的原则,诸葛两2是不会不知道的,连东吴陆逊、魏国的很多大臣、蜀国的焦周等人都看的明明白白,他却坚持要出征。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个网友曾经说:北伐不是诸葛亮,文革不是周恩来。我想,他们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用鞠躬尽瘁来摆脱烦恼吧。
司马懿同志则是大占战略优势。打战是打后勤的,魏国地大物博,人力物力丰富,诸葛亮只能打速决战,否则国力受不了消耗,“手中无粮,心中就慌”,此千古之理。
诸葛亮讨伐魏国,战略上就是不充分和没有有利条件的,而司马懿也正是看到了这点,在总战略上就始终采取守势。孙子曰:“攻则不足,守则有余”。驷马2和刘备不同处在于,看准的战略他一直坚持,不会动摇。结果把诸葛亮拖死在五长原。
很多人争论诸葛亮厉害还是司马懿厉害,这种争论是很偏颇的,如果把他们对掉一下,以他们的才干,司马懿处在诸葛亮的角度,也会被诸葛拖死或者擒杀。诸葛在策略上的高度机灵和厉害,已经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够不错的了,只是根本性的战略优势就不具备。
司马懿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不动怒,不为怒而乱分寸为修养要旨,他常说的话是:小不忍则乱大谋。面对超级对手诸葛亮,他以忍为上策,可以说也是最正确的战略选择。还有,他的运气也很好,如果曹操晚四几年,可能他的处境会更加危险,甚至不测。他在曹操的压制和采集下,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动心忍性,终于在这样的境地中韬光养晦,学得正果。可以说,他在政治中比诸葛亮要受气和痛苦的多,也是因祸得福,使他比诸葛更沉得住气,更忍耐和抓得住战机。“凡事三思不后悔,人能百忍定成金”,前句是他和诸葛共有的特征,后句则是他的写照。
司马和其他谋士比,他和诸葛亮一样是个全才,别的很难以单独行军打战,他却可以,后来天下归司马,应该说是天意的结果,否则,乱世中的天才,还是曹刘一类更活泼。
-全文完-
▷ 进入樱花渡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