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一代文学巨匠朱自清,在中国文学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朱自清先生在文学创作中贡献,可以说达到登峰造极之境界。特别是他的名作“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赏心悦目,堪称散文恺模,激厉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文学爱好者。
在很早的时候,我就学过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被作者细腻而飘逸的文风所吸引,为作者珍珠般精炼的语言所折服,被作者独特而事无巨细的观察,和恰到好处的描写所震撼。爱屋及乌,从第一次阅读和学习此文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爱上了先生的人和文章。记也记不清几十年来,我到底潜心诵读和研究学习过先生的文章多少次,多少遍。他那才华横溢的学识,和飘逸潇洒的写作风格,常常潜移默化着我,使我从中汲取了无尽的文学营养和养料。
要凭我的水平,凭我的资格,凭我的学识,和我的人,评论文学巨匠朱自清,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但是,有一块郁积在我心头好长时间的问题,始终不得其解,只能提出来,敬请指点迷津。
文学名著;“荷塘月色”开头这样写到:“……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此时此刻,我估摸着,夏日的夜晚,从8点30分左右天黑,到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最早也在晚上10点30分以后了,然而此时的大地,也就进入悄然无声,寂静之时了,朱自清此时出门散步,意境自然是很美的了。
可是;在文章的后半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进入夏日夜晚11点后,池塘里蛙声彼此起伏,实乃正常自然,而此时的蝉声又从何而来呢?我想,稍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蝉的鸣叫都是在一天中最火红,最炽热的下午3点至5点30分左右。从生物学角度讲,此时雄蝉引天长鸣是为了寻求配偶呀!而进入天黑后,气温下降,天气凉爽起来,蝉也就不再叫了。特别是晚上11点左右,那有这热闹的场面可言呢?“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
我不知道,也不理解,此时此刻的先生,是否真的就在荷塘边,呤听着“……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如果说,此时此刻真的如先生所说,那这世界还有没有宁静的夜晚呢?我不知道,此文是先生在房中随意杜撰,还是亲临其境呢?如果说先生写此是为了制造意境而特意而为,那就是先生的不对了,这不成了画蛇添足吗?我真的说不清了。
文学大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出世诞生距今已有80年了,我也不知是否有人产生过疑惑,现在由我来说三道四,枉加评论,实乃冒天下之大不韪,诚惶诚恐。如果说我的猜疑,被生活的现实所证实,那先生的文章就要打折扣了,我真的不敢多说,不敢多言,不敢多想……
行者龙2006·1·25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1-26 23:20:0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行者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