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的文学,他们都基本上是在战争、烈火、斗争、学习运用和总结交谈得到,终于把文学上的诗歌推进另一个崭新的阶段,而现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我们,我们正处在从唐盛至衰相仿阶段,我相信,一个朝代必有自己朝代的文学,而到现在的我们呢?也是必然的,在不忘“老本”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自己时代的文学。在上世纪的前辈探索的路上,我们应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大道。
今日的网络诗歌,有的也突破成为新时代新诗歌的代表,新诗能踏上完美的进步过程,就必须拥有坚固的基础,这一点非得从上世纪的文学道路上接轨不可,要发展出新时代新世纪的诗歌,必得谋其日后的发展。怎样发展?当然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下,使新诗新文学有新的艺术亮点。
要使新诗歌有新的艺术亮点,那就必具备丰富多彩的生活,符合社会进步,符合时代文学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文学需求的基础下探索与发展。上世纪的诗界争论最为强烈在与律与韵的问题上争论。诗论家刘半农曾在律的问题上指出:“诗律愈严,诗体愈少,则诗的精神所受的束缚愈甚,诗学绝无发达之望”。他曾提倡“增多诗体”,并指引了增多诗体的三条路径;一,自造。二,输入他种诗体。三,于有韵之诗外,别增无韵之诗。在他时期,他主张“破旧韵,重造新韵”。从而可见诗歌一定是随时代进步而发展的。在刘半农的三条路径上,在新社会发展的今天,新文学新人类进步的今天,在自造之前必须是自创自意,在输入他种诗体的同时要改革他种诗体诗风,而在有韵之前,别增无韵之诗,在这一条路径上虽然能创出另一诗体,但在日下的发展趋向。对韵的运用,在对没有认真学习的年青人(包括我)是不完全掌握的,这一点也常见于网络诗歌上。在重造新韵上,我们可以运用口语上的韵,只要能符合场景符合众诗人口韵就可以了,在此可说,在上世纪的韵,通常普通话为口韵。
诗是自由的,所以诗的成体在于个性解放与真挚感情的交流凝聚而成,现时代的人类在宪法的框架下获得自由,而文学里的新诗里的新诗也应该无拘无束,达到来去自如的放松,但决不是想做就做的,无病呻吟,也决不是为了应付常人的眼福而夸夸其唱,却把马头唱成凤尾,把李白做成顾城之类的诗文。毕竟,文学的文字不是用来做的,而是用来写的,所以我们作文的同时,是写诗而不是做诗。写诗是通过个人色彩感情,个人见识与个人知识构成的,而做诗则是动手就可以了,它可以移花接木,也可以偷李换桃,反之亦然。
提到写诗,怎样写好诗。简单而言,必须做到诗中有我,我要生活在诗中,这样就有了写好诗歌的成功的一半,但另一半的成功必须在日常生活、阅书、对事物的思考和积累下得到的。要写好诗歌,那也得必须会做人,做好人是写好诗歌的基础,因为人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品德好的人会让真实的思想感情投象在诗中,或用人性的语言情感全露出来,它会使人读之而感动。而品德有些恶劣的人,他欲性高涨,与征服读者之心而采购一些华丽之辞藻来覆盖读者的思想的展放,让读者沉迷在与华丽的辞藻,像这样华丽辞藻的诗歌只存在与语言美,实际上却缺少了广义上的诗美。
所以,在我们不是诗人而写诗的网络诗歌爱好者,人它包括手,而手又是人的一部分,它停不了手的劳动。在网络里,我们要大展个性,必须在不复古不仿古的前提下大显身手。要写新的眼光、角度、姿态等方面的自由诗体,要写内容有实,精神有实等方面的当下自由诗体。
本文已被编辑[redyfeng]于2006-1-26 9:08:1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轩雨抚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