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年末,到乐安出差,有幸到流坑一游。
因乃初次到此,不甚熟悉。车子从县城出发,不知走了多少路,到了一个路口,有一个大门牌,上书“天下第一村”。口气有点狂,不知里面之物是否与名相当。
驶过一段狭窄的水泥小道,来到村口。周围尽是些大樟树,显示村子的确有些古老,有些与众不同。
村子还处在开发期,不是很繁华,倒也有些热闹。陪同人员为我们请了一个导游,说是导游,其实也就是到外面旅游学校培训了几个月的村里一些少男少女们。她约摸十八、九岁,形象不错,只是皮肤有些黝黑,但看起来更健康、质朴。当地的一位卫生官员戏称她为“黑炭”,我实在想像不出来“黑炭”与黝黑健康的女孩有多少美学联系。但他仍然乐此不疲,在游览的过程中,从前至后,他“黑炭”,“黑炭”地叫个不停,姑娘也只好腼腆地笑了笑。
村子有些闭塞,所以老房子保存较为完整,大多是明清时的建筑。全村人都姓“董”,村风很好,读书氛围很浓,几百年来出了不少文人墨客。董姓先人很有傲气,明朝读书做官的多,到清时大多外出经商赚钱,以显示自己非凡的才学。先人们也很有远见,规定本村董姓之间不得通婚,以保证种族的繁衍力。
村子的建筑其实也没什么很特别之处,吾之幼时亦能经常看到,只是此处稍微集中些。加之导游对古人风俗讲究的阐释,听起来倒也绘声绘色。
一路走马观灯,门匾、门楣、石画、牌坊看了不少,印象已不深了。倒记得有一个宗祠里,每天会上演“傩舞”,有些特色。湘赣乃傩文化发源地,在如今人们对傩阐释得越来越复杂时,看看原始的“傩舞”,别有一番滋味。其实广义的“傩”是泛指世界各地民间的祭祀文化,狭义的“傩”特指荆楚地区古代人们的祭祀过程和一些风俗习惯。
游览毕,在村口小店吃午饭,尽是些当地特色小吃。有感旅游开发还是好,至少使一个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全国有名。末了写了一首打油诗送之,又不能学古人题在村壁上,只好写在文尾。
乐安里,
流坑流出美。
董氏真懂事,
明时从仕清从商,
留有瓦房和残砾,
亦今始名扬。
2006年1月25日
-全文完-
▷ 进入黄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