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位子”上退下来的干部,经寒过暑后大都性情回归本色。问起他们退休后的感受时,都有一番发自肺腑的感慨:现在和朋友交谈,无话不说,畅快!过去当官,说话要处处设防,痛苦!
是的,他们在位时,对上说话要看领导的脸色,生怕不对“头”的心思。和同事说话且说三分,生怕言多有失。对下说话,当好“传声筒”,要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整日里紧张兮兮,那有畅快可言?现在官场上就是如此,有些真话不能说,有些正话要反着说,有些假话要拧着说。不然,你就会犯了领导的忌讳,你就得承担说话不注意“场合”与“分寸”的后果。在生活中,因长了一张“歪嘴”由实职改虚职或者坐“冷板凳”的,时有所见。到那时领导把你放在任何位置上都是“工作需要”。要想坐稳位子只有委曲求全。
鲁迅有篇关于《立论》的文章,说是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众人看,想讨点好兆头。这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于是他得到了一番感谢。那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于是他收到了几句恭维。有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于是他得到一顿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到好报,说必然的遭打。如果既不谎人,也不遭打。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啊,您瞧!多么……啊唷!哈哈……”鲁迅先生对时弊的针贬真是入木三分。
记得文革时那位权倾一时的大人物有句名言:“不说假话办不了大事”。现在这句话仍然大有市场。有些人无论在官场上迎来送往,无论在会议上口若悬河,无论在宴席上高谈阔论,无论和同学朋友聚会畅饮,都能做到假话张口就来,而且“脸不变色心不跳”。央视曾经曝光过一件事。某地方很穷,山上光秃秃地裸露着青石,而当地干部为了应付上级的绿化检查,从商店里买来绿漆,硬是将光秃秃的一座山刷得绿油油的,远远望去真的是郁郁葱葱。他们为何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摸透了某些领导喜欢“坐马观花”,搞形式主义的秉性。还有一些贪官,讲假话成了他们愚弄百姓,包装自己的看家本领。如受贿4000多万元的大贪官成克杰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中对亿万善良的观众说:“想到广西还有700多万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xi]的觉也睡不好呀!”极尽当b*子立牌坊之能事!
讲假话的人多了,自然就形成了假话效应。这时一些人听真话反而不习惯了。如果你讲了真话办了好事,虽然不会得到一顿痛打,但背后有人会骂你“半吊子、二百五”。据《华商晨报》报道:2006年1月19日凌晨一时许,吴女士在自家的烟亭门口拾到了一个男式皮包,内有一万多元现金。二十多分钟后,吴女士完整的将皮包交还了失主,并谢绝了报酬。“可是……没想到,我做了好事,别人都骂我傻。”吴女士的眼睛红了。“还有几个人打电话来骂。”她不理解的说:“做好事不是积德吗,没做好事以前没这么多闹心事啊。”吴女士的遭遇虽然只是个案,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讲假话一旦形成风气,必然会导致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
讲真话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倡导的实事求是作风的体现。我们需要讲真话的良知,更要求有说真话的环境。那就是让权力服从于真话,让真话来丰富执政者的智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友爱。为此,群众呼唤诚信,社会呼唤诚信。我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国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有利于集思广益,才有利于形成合力,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诚信真正成为了社会的行动,说真话成为了一种幸福,一个人人期盼的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建成。
本文已被编辑[帘外落花]于2006-1-24 22:20:2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楼兰故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