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名山都有庙,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古语。然而,在天地之间无仙无庙的山毕竟比之有仙有庙的山更多;可是“名”者寥寥。何也?余似知而不明也!
近日翻检亲朋好友昔日来函,其中一封半闲斋兄从渝来函令我关注。已经发黄的信纸上说他偕夫人爬了一次缙云山。他写道:“……山上树多,比宜宾翠屏山高。山峰也多,比自贡的天池山奇。山上似乎有庙,但庙里没有和尚。很美很美……我们没有坐车,也没有骑马,是走小路爬山的,踽踽爬了近两个小时,看来身体还能适应……”
当时,年近花甲的半壁斋兄如此钟情于大自然。真是难得!难得!
这封似陈酿佳醪一样的书信使我想起了好多年以前的事。那年我赴渝参加全国民间文学研讨会,会议完了,秘书组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学家登缙云山。
我们数十人未乘车也未骑马,沿屈曲的山路鱼贯而行,停停走走,摘野花,拾松果,插茱萸,涉溪涧,攀峭壁,憩者倚于树,行者劳于途,歌者声琅,叹者语长,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无穷。
快上山顶时,走上了盘山公路。正行间两棵巨树挡住去路,恍如守关把隘的大将军一样。问之,领队的东道主“老重庆”说:武将贺龙在重庆主事时,力导修筑缙云山盘山公路;可是,至一处适逢两棵巨树好象两朵参天的绿云一样正好挡在路中央。照理应伐树取道,可贺龙得知后,即令路分两支绕树而筑。虽则给施工增加了堡坎填土等诸多麻烦乃至提高了不少的造价,可这两朵参天的“绿云”给保留下来了。后来,人们为怀念贺龙将军,就把这两棵树命名为“贺龙树”了。人们听了,赞叹不已。
我想:这就是伟人总有比常人看得更远些的“伟处”吧。即便于生态环境。
固然,峨眉山的报国寺、青城山的天师洞、真人陈博睡隐的华山、启田化为石而生启的中岳嵩山乃至“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等都有着山的宗教之人文美,而闻名于世;然而,“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则更是山的一种充盈生命活力和造化鬼斧神工之自然美。若是把这两者比较比较一定要我个中选一的话,我是更倾倒于后者的。
记得,当年我走遍了缙云山,却未曾发现一座庙宇。当然也就不见香火蒸腾、不闻钟磬缭绕了。半壁斋兄说的缙云山“有庙无和尚”,不知是不是因建筑似庙之误,还是的的确确有庙无和尚?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不知久违了的缙云山上那两棵高大的“贺龙树”依旧否?不知当今的缙云山有没有建起庙宇来,抑或那时的“有庙无和尚”的庙宇似的建筑里,而今成了庙宇有了主持否?然而,我以为,山虽然因庙宇而美丽,但没有庙宇的山依然美丽。当年,我亲历的缙云山是没有庙宇的。所以,我要讴歌——
美哉,无庙的缙云山!
美哉,大自然的遗产!
本文已被编辑[千叶红]于2006-1-17 20:31:2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