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就经常听大人们说“舍得”两字。在我的理解和记忆中,所谓“舍得”,就是舍去、放弃的意思,是一个人单方面的语言和行为。但那日与朋友闲聊,在谈到“舍得”一词时,才豁然感到对这个词语理解的狭隘和偏颇。
“舍得”一词属于偏意复合型结构,实际上,它应该是两个独立的行为方式。尽管表面上它是一个词组,但在仔细品味这个词语时,你就会发现其蕴涵着一个既深奥又简单的哲理。“舍得”,有舍有得,“舍”在前,“得”在后,先舍后得。当我重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含义时,也开始领悟到了做人的一点道理。
当今的社会中,有多少人在为着功名利禄而奔波,正所谓:“辰鸡叫,昏鸦噪,谁人不向红尘闹?山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一样。就在着滚滚红尘与世周旋的过程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而更多的人却仍然在那里拼搏。若询问那些成功人士对“舍得”二字的理解,他们一定感触颇多。
在学生时代,舍去了玩耍,得到的是学习成绩的进步;在步入社会之初,舍去了自负,得到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舍去了自卑,得到的是做人的自信;舍去了懒惰,得到的是勤奋好学的素质;舍去了享受,得到的是立足社会的本领;掌握了一定权力之和拥有一定的财富之后,舍去了贪婪,得到的是自身的尊严;舍去了不思进取,得到的是事业上的不断腾飞;到了中年,舍去了功名利禄的浮躁,得到的是心灵上的一片安宁;舍去了青葱少年的盲动,得到的是洞察世事的沉稳;即就是到了老年,当回首往事,那些该舍去的已经舍去,得到的是历经一生一世而积累的思想睿智。
古今往来,哪一位成功人杰不是在大舍大弃后才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呢?孔子舍去了安逸享受,得到的是名垂千古的儒教宗师;孙膑被人谋害,舍去了膑骨,得到的是流传百代的《孙膑兵法》;司马迁更是为了史官的责任,舍去了一个男人不应该失去的根本,得到了流芳千古的《史记》;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舍去了很多,但却登上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有所舍就有所得,这虽是普通的两个字,但却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注意的是,要舍的其所,得的其所。舍是一种手段,而得才是要达到的目标。不要只看到成功者在人前荣耀的光环,更要感知成功者背后的艰辛。不要希望自己一两次的舍弃,就想得到自己所梦寐以求的设想。“舍得”两个字的本身,就是一种净化,就是一种修炼,就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更能很好的理解“舍得”这一哲学命题的根本含义。
-全文完-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