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今天,对于中国是个黯淡的日子,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了。关于那情那景,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十里长街送总理》,可是由于年幼无知,还不能真切的体会,但依然印象深刻。我还记得一句‘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便在这样的日子里,周总理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连骨灰也不能保留。他的一生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做事,死后还考虑到用仅剩的一点骨灰可以用来做肥料,还能为人民最后作一点微薄的贡献,每每看到他的事迹便忍不住潸然泪下。
从来没有人教育或是刻意的要我去崇拜周恩来,可是看他的事迹便渐渐产生一种心里的叹服,一种肃然的敬仰之情由然而生。我不想用太多的优美的词来赞美总理,就算用世界上一切最伟大高尚的字眼来形容,也许还不够的。他像个完美的人,他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全世界。他的博爱与无私像阳光普照着大地,令每个被他恩泽的人都会永生难忘。
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便渐渐产生对周恩来的敬仰,那种是从心底发起最真实的情感。每次看到周恩来的事迹都会感动到热泪盈眶,虽然明知道他已经走了许多年,可是打心里依然难舍,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关于偶像,我不知道如何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把许多三脚猫的明星奉为偶像,我觉得太浅薄了,觉得他(她)们除了一点唱跳表演以外,几乎别无精彩之处,我是不屑的。自小到大最坚定也是惟一的偶像便是周恩来。无论他的相貌风度、智慧魅力与为人处世的本领,还有他的胸怀坦荡、博爱与无私的奉献精神等都是无与伦比的。他是人类的偕模,在他身上永远有无穷无尽的东西可以学习。若从他身上领会到并做到他一半的好,多少也算是个伟人了。
周恩来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少年时的周恩来便胸怀祖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现在读来也令人回肠荡气;青年时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而远赴法国求学,并从此立下终生的奋斗目标;壮年的时候为中国的革命戎马倥偬,用其无与伦比的智慧一次次拯救中国共[chan*]党;在许多危难关头力挽狂澜,最终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又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熬费苦心,,并亲自参与奠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也由此蠃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晚年的时候呕心沥血,像蚕一样为人民吐尽了最后一根丝。
他一生的工作量可以抵得上别人的几世,每天都工作十七八小时。他心里全装着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他的临终嘱托是:“把我的骨灰撒在江河里,可以做鱼的饲料,撒在耕田上,可以做庄稼的肥料,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也许还可以起一点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嘱托,我想每个看了的人都惟有流泪,恨不得用己身换彼身,让他能够好一点,再活久一点,人们是多么不愿意他的离去。然而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人民吐尽了最后一根丝,他走了,就在三十年前那个异常寒冷的今天。
巨星陨落,天地为之动容,日月也无光辉,联合国为其下半旗至哀,这是史无前例的。十里长街上站满了自发相送的人民群众,在那个滴水成冰的寒冬早晨,不计其数的人恸倒在大街上,泪水滴满了长安街,哭声震撼了北京城,那都是从最心底发起的凄厉的哭声,有时连自己的亲人也没有如此的悲痛欲绝。
周恩来终其一生,心里全装着祖国和人民,为人民鞠躬尽瘁,没有半点的私利,连后代也没有,他是最伟大也是最令人尊敬的国家领导人。他的人格魅力无与伦比,对祖国与人民的赤诚空前绝后。
三十年过去了,可是人民从未把它忘却。若我们的亲人逝世了二三十年,情感都会很淡薄了。一九九八年拍摄《百年恩来》的时候,离总理逝世已二十二年了,可是拍摄组的人采访到每一位曾接触过周恩来的人,无一不回忆起他来都泪水涟涟,几度哽咽,有的甚至哭昏过去。一个人逝去了二十多年,还能让所有回忆起他的人都泪水涟涟,有时甚至看到许多关于周恩来的事迹便抑制不住泪水往下流淌。对于这样一个人,我想用世界上最伟大与高尚的词来形容也是不够的。我只能说,这样的事,这样的人,除了周恩来,天下绝无仅有。
时光飞逝,转眼间周恩来也离开我们三十年了。虽然他离开的时候我还未出世,但他的事迹依然感动着我。对于他的赞美,也许前人把世上一切的赞美之词都用尽了,不论我如何说也蹈于熟套,所以我不想对于他的功绩过于评说。只是寥寥数语,写出我心中的敬仰,崇拜之情,仅此而已,这便心安了。这是我的心,也是我能做到的。
2006年1月8日
-全文完-
▷ 进入天心浪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