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下旬,在朋友的指导下上网,一边试着发贴,一边阅读他人作品,乱读误闯,不意间来到烟雨红尘原创文学。与其他网站一比,真是后悔。不是后悔因迟来一些作品因不是“原创首发”而未能加“精”,也不是在其他网站“来回的路上”耽误了许多时间,而是这里有意想不到的读者群,有意想不到的交流平台。
回望自身经历,渴望交流的我不觉高喊:感谢烟雨红尘!
本人对文学的酷爱,应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主要是写诗,几乎每天一首。写后也投稿,自我感觉良好的诗歌,结果都是泥牛入海,这时,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但,没有人告诉我。
1984年,在“贵州好”征歌中,我撰写的五六首歌词,首首都被人“修改”,其中一首一路过关冲到省里,获三等奖。但是,隔了许久我才知道获奖的消息。问改词者,答曰:原词作者没有奖金。那获奖证书呢?也没有人“顺便”给我带来。我感觉到,在“传统文学”创作边缘,我是一只无头的苍蝇。
1984年前,我们地县没有文学期刊,也没有报纸,想要达到省级以上公开刊物的发表水平,在我看来应该是“难于上青天”了。于是,我提议,与几位文友创办了一份文学油印刊物。出到第二期,停了。主要原因是,第一期过后,众人兴趣锐减,以种种借口“怠工”,从组稿、找人打字,到版面设计、校对,以至油印和装订,无一不要我牵头并“身体力行”。此时,不但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反而身心疲惫。
我将精力转向公文和新闻写作,不久也就“名利双收”——先进,晋级,升职……十多年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当我重操“旧业”,回首,真是“今朝始觉功名误”。
不误又如何?县内许多比我有成就,也有灵气的作者,不是从政,就是经商——报刊种类虽是增加许多,依然没有我们这个层次作者一席之地。直到2001年,停刊40年的《德江报》复刊,重又点燃我沉积多年的愿望,陆续写了一些介于新闻和文艺间的作品。在多人“不服从”组织安排的情况下,我谢绝组织部长谈话一周后,又答应到了报社。
到报社,看中的是“就是写”的职业,还有学中文、教语文、爱文学的老师们。果然,从此写的文章不但多起来,也有所进步,原因是有他们提意见,改病句,纠错字。遗憾的是,他们的水平也就如此;更遗憾的是,由于政策因素,报社更名。更名后的通讯中心非法,不能评定职称,他们中的几位,陆续寻找了新的“出路”。就文学创作而言,于我,是失去了一个又一个交流的对象。
应该说,网络文学此时已经兴起,但我,包括单位,既无多余的微机上网,也没有当时数千元一年的上网“闲钱”,更重要的是,我总认为:网络文学内容单薄不耐回味,思想空泛不经推敲,另类搞笑哗众取宠,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还有,内容不健康,阅读不方便,读者不可能多等偏见。虽然没有阻止网络文学发展的能力,内心却拒网络文学于千里之外。
我继续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传统文学领域寻找交流对象。
为了交流,我曾将由朋友们资助出版订价10多元的书,拿去书店或报刊亭出售,每本2元,我和出售者各归1元。这1元钱能干什么呢,仅仅只能防止购书者拿去立即卖废纸。
为了交流,写出长篇小说上半部,自费打印后送到书店和报刊亭出租,每本2元,退还本人,本人退还押金。即,每退1本,我倒贴1元。
为了交流,我自费召开长篇小说研讨会,声明只听意见,不听优点。听意见是一方面,将文友们召集起来畅所欲言,激发创作热情,也是我的初衷。
为了交流,我牵头成立诗词楹联学会,创办会刊《傩乡诗联》;为了交流,我主动要求参加全区文学沙龙;为了交流,我邀请全区文学爱好者来到我们县……
为了交流,感冒吃药打针20多天的我,接到邻县仅仅是认识的文友陪省作协一不认识的领导路过的电话,急忙与县委办主任联系,按“副厅级”标准安排生活。在低温的空调雅间里,一陪近四小时,头痛欲裂,当天晚上烧到39度3,第二天住进了县医院,一住近10天……这些并不难过,难过的是那位文友说曾经寄给我一本他写的书,得知我未收到时答应再寄,但至今仍未收到。那位领导询问我们县有几位省作协会员,得知极少时,主动提出回去立即寄几份申请表来填写。我一再感谢说,就水平而言我们达不到,但这样可鼓励我们县目前创作势头较好的几位年轻人,参与省作协的活动,聆听老师们的指导。他们离开半月后,我们电话询问,依然是马上寄出来。然而半年过去了,依然无人收到。我不想将这些理解为邮递员失职。也所幸本人有自知之明:至今连县作协都不敢申请加入!
如果网络文学在20年前诞生,我那些不成熟的作品就不会被人家“打入冷宫”,就会有人鼓励而不放弃,就会有人指点迷津而得到提高。当然,这前提,必须是对网络文学偏见的改变。
文友罗漠,多次提示不爱投稿的我,将文章上网。由于我对网络文学的偏见和技术层面上的无知,直到2005年9月下旬,才请一位文友为我申请了一个文学网站的通行证,不时将自己的文章贴上去。有人说:“网络写作相比之传统写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或是优势就是:自己所写文章之受欢迎程度能在第一时间——通过跟帖及点击率的多少——反馈出来”,但是,我的文章点击率不高,其他多数文章的点击率也让我“失望”。
我对网络文学好象失去了信心。在网上闲逛,无意间输入“红尘”两字,于是点“原创文学……”,看到版面导航中,将散文、 现代诗、 小说、 杂文、 古诗词等分列,点击“杂文”,居然发现刚刚发上去的作品,就有数千的点击率,再点击“最新杂文精华”,最高的居然达到数万甚至超过10万,连一些只是“发表”的作品,上千点击率也是常见。
惊喜之余,也试着注册,点击“发表新文章”,将杂文《<诊疗日记>招领>》发贴……第二天再次进入,居然有短信提示音,轻轻一点,看到了自己的文章被紫色菊编辑点评、发表、加精,并读到了文章后面的跟贴。更为惊喜的是,十天半月回来一点,迅速知道了是谁给了我回信,或者留言……。还有更大的惊喜是,读贴人数迅速上千,最高的篇章超过了7000。我在想,剔除回贴、查看回贴的重复数之后,即使只有点击率一半的人读完我的文章,这传播数字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比之送书“请人”读,其喜悦难以比拟。我兴奋地告诉远近的文友:将作品贴上烟雨红尘原创文学网吧,网上不但分列了种种文体,发表文章还分了退稿、发表、推荐、精华四个档次,还有编辑诚恳的评语,一些文章已超过十万点击率……。于是,阿果、黄方能、魂系天山等文友,随后来到这里。
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居然有“陌生人”跟贴。最先跟贴的是名叫清风亭、帘外落花、沧浪涤缨、等待牛粪的鲜花、感伤女人、拈花独笑、太阳红、流氓公子、亦梦亦歌、一声叹息、马超云雀、木石轩主人、千叶红等等。他们简洁的评语,适度的赞美,中肯的建议,让人喜出望外。为了交流、了解、学习,我开始读他们的作品,并提出只言片语的看法。由于不存在功利关系,也就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这时,表达是否恰当,观点是否准确,倒不是十分重要的了。
来到烟雨红尘己近两月,我此前对网络文学的偏见纯属多余,顾虑也打消了,而是惊喜找到了又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激发了更大的创作乐趣。
摘下“近视眼镜”,再说一声:感谢网络文学!感谢烟雨红尘!感谢你给了我们这个展示才华、相互交流、培养才华、促进提高的平台!
2006·1·9
-全文完-
▷ 进入张贤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