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
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得到一个世界
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
苦乐得失都会过去
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安瓦尔《苏哈里》
近日在重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这个悲观主义哲学家确实给芸芸众生上了很深刻的一课。他将人生的智慧阐释为:我们不要把目光盯在享受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面;而是应该尽可能地注意避免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无独有偶,法国大学者伏尔泰也说过:“快乐只不过是一场梦幻,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因此,谁要从幸福角度衡量自己一生是否过得幸福,他需要一一列出自己得以躲避的祸害,而不是曾经享受过的欢娱、快感。
以我前半生的遭遇,我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论者,留在记忆中的多是幼时和弟弟争执而被父母揍骂的委屈,少年时美丽的梦想和鲜明的个性遭践踏的痛苦及长大后学习、生活、婚姻中的种种不顺。经历了重重坎坷,再读叔本华的这篇哲学论文,对生命,对生活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的确,生活并不是让我们享受的,我们必须忍受它和克服它。人生是由苦痛、疾病、烦恼、忧患、损失、贫困、耻辱等令人窒息的悲观因素加上少许快乐的调味剂翻炒而成的一盘大杂烩,你在品尝它的时候,总是百味俱全,甚或觉得苦涩难咽。然而,我们都诞生在阿卡迪高原(比喻有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地方),桃花源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我们满怀对幸福和快乐的希冀来到这世上,我们奋斗,我们追求。而很快地,命运就降临了,它粗暴地抓住我们:幸福和快乐只不过是一层晨雾,我们只能从远处看到它,一旦走近,它就消失不见了。而痛苦和磨难则既具体又真实,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它们,用不着幻想和期待。
这时,聪明的人就能从此得到些生活的教训,就会停止追逐幸福和享乐,更多地关注如何尽可能地堵住痛苦、磨难的来路。我们就会认识到这个世界所能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不外乎是一种没有痛苦的宁静和让我们忍受下去的生存;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才能更有把握实现它们。
乍看,这样的人生观实在是太悲观,太消极,以至让人产生一种活之无奈的感觉。而当人们走过一长段坎坷的路途,回过头审视自己的足迹,就会发现,为了某种不切实际的追求,我们实在是走了太多的弯路,耗费了太多的心血,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即使有时愿望实现,那种快感也只是昙花一现,继而人们又会陷于另一个不满足带来的折磨中。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举不胜举。我们有谁见过真正一帆风顺的人生?有谁没有品尝过痛苦和磨难的滋味?即使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又有谁到最后不会悟出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
怎样才能远离痛苦,获得一种活着的快乐呢?“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古人早就总结出了人生最永恒的真理。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淡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一份淡泊。淡泊人生,并非消极逃避,也非看破红尘,甘于沉沦。其实,淡泊是一种境界,要做到真正的淡泊,没有极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擎。钱钟书学富五车,闭门谢客,静心于书斋,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旷世名篇。
在芸芸众生孜孜追逐名利和所谓幸福的时候,哲人站在高高的云端俯视、长叹,他锐利的目光里流淌着怜悯,而悠长的叹息声里又潜藏着讥诮。他高瞻远瞩地为我们指出一条康庄大道,悲天悯人、不厌其烦地给世人以谆谆告诫,而可怜的人们啊,却只有在理想变为幻想、汗水化作苦水的时候才可能忆起他们的理论,体会他们的苦心。
人生倏忽,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禄皆为短暂的一瞬。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历程的潮涨潮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悟透了其中的禅机,便会豁然开朗。淡泊是一种智慧,真正智者会懂得避开灾祸,减少痛苦,放弃一些虚妄的追求,在平淡中创造一种辉煌的人生。
-全文完-
▷ 进入荠花如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