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登白马岭黄唐

发表于-2005年12月27日 中午2:37评论-1条

白马山上有座白马寺,白马山下是座白马湖。

上寺的人很多,游湖的却很少。我以为寺很有名,湖也不赖!

六年前的初夏,我和几个朋友相邀去登白马岭。我们先乘车到高坊水库,水库就是白马湖。湖很大很大,也很漂亮。然后我们再由此乘船。船不大,是由以前的木船装上一个发动机改装而成的,既古老又有些现代的意味。

湖面不是太宽阔,但很狭长。湖面的水很平静,更清澈。坐在船上,微微的清风徐来,很惬意!两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山不是很高,但很绿很绿,山与水之间有一条黄黄的带子,那是湖水涨落的结果,一条黄带,把两种绿隔开,让人们不会感到太单调。

船行使的不是很快,可以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湖光山色。有人站在船头,学着庸俗的泰坦尼克号。不过不亲自站在那,你就无法感受那种唯我独尊。可我很怕水,我始终不敢笔直地站在那,害怕自己掉进水里。那时就特别羡慕会游泳的人,若能在如此碧绿的湖中畅游一番,那感觉非言语能表达。

湖水很满,我们一直坐到白马岭山下的桥边。我们走过山路,穿过村庄,越过田野,就到了山脚下。

山脚下有片竹林,竹子上面刻了许多来访者的大名,虽然并没有谁会对别人刻下的名字感兴趣,而且他们以后来也很难再找到自己的名字,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过了竹林,是一木料加工的地方,也不知道它究竟加工了多少根木料,但最明显的变化是登山路上再也没有高大的杉木为我们遮阴了。

踩着由杉木的尸体变成的芥末,我们便正式登山了。刚开始的时候山路不是很陡,大家一路盎然,有说有笑,说着各种传说故事。随着山路越来越陡,加上天气炎热,路边又没有树木遮阴,大家的话语变得越来越少了。我就特别羡慕以前登山的人,如果两边高大的树木还在该多好呀!

看着大家汗流满面,气喘嘘嘘的又一脸严肃的样子,我感到有些好笑。于是就讲些笑话,可是却没人笑得出来。大家越走越累,连抬腿都很困难了,有人开始后悔来爬山,嘴里嘟嚷着。我因为是第一次来,兴致很高,加上经常踢球,并不觉得很困难,只是难为了那些女孩子。大家从一开始几十分钟一歇变成了走几十步就一歇,我也只好陪他们歇。看着大家只是一个劲的喝饮料,谁也不愿意浪费体力去说话,一大堆人上山,却是鸦雀无声,让人觉得很有趣。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地势渐渐地平坦了些。路边有一个简陋小庙,供着一对小神,大家正好名正言顺地停下来休息休息。我怀着虔诚的心上山来,所以逢神就拜,大家看我拜了,就也依个拜了拜。我怕时间耽搁久了,晚上回不去,没休息一会儿就又催促大家前行。

过了平坦地,上个小坡,又是一片开阔地。在这里视野很好,可以将山底的景物尽收眼底。我们远远的望去,可以看到白马湖,看到整个乡镇,看到一条条道路像一条带子,穿梭在山岭与田野之间,那种感觉真的很好,人的心胸似乎也开阔了许多。这也许就是登高望远的好处吧!

随后我们继续前行,但山路突然就开始陡了起来。虽然已经有石阶了,但我们感到还是十分地难走。不真正经历的人,是很难理解那种感受的,两只脚似有千斤重,怎么抬也抬不起来。我们只有多停下来休息,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地往上移。

也不知道歇几回,流了多少汗,大家终于到了寺脚下。白马寺有个特点,它是建在大山上的小山上。在快到寺里的时候,山势突然变得很陡很陡,一不小心,人都好像会垂直掉下来一样。那建寺的小山,就像大山顶上长出的一个大包,整个看去就是大山生出一个小山来。因为山实在太陡了,路便变成z字型。在z字拐弯处,又有个小庙,供奉着土地公、土地婆。在狭窄的路上,我也没忘给他们磕了三个头。

转完几个z字,我们终于登上了白马寺!

我们顾不得热情老婆婆的招呼,也顾不上在山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一屁股做在长凳上直喘粗气。足足歇了二十多分钟,才晃过神来,走出寺院,来好好欣赏一番。

白马山真的是很美,从东面看是美丽山川与田野,黄通乡有名的关王村就坐落在青山绿竹之间;往北看,可以尽收整个黄通乡,偌大的乡镇,在眼里只不过是一小块;望西看,可以看到我们上山的整个径程;往南看,是白马山的精华之所在,那有美丽的出云峰。据说,有时可以看到佛光。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竹林,那翠竹漫山遍野,我想绝不会亚于井冈 翠竹。

环绕看了四周后,得以回望近景。整个白马寺不是很大,也谈不上宏伟。整个建筑也不特别,就像一般老式明代的房子。从北面上山的人,第一眼就会看到一个大门。门楣上镶有一块石刻着“白马寺”三个大字的石板,字写得很好。

走进门,是一个过廊厅。摆放着一个老式的八仙桌,可供游人打打牌、吃斋饭用。紧连廊厅的东面是尼姑和香客住的厢房,也是会客办事的地方,里面有电视机和影碟机,在古朴的韵味中透露出一丝丝现代的意味。廊厅的西边是厨房,里面总有些人在忙碌着。

和厢房并排的是三间主房,里面供奉着各路神仙、菩萨。最南面正在修建一座新庙,也连着旧房子,里面有许多菩萨像的胚身,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完工。中间的房间供奉着观音菩萨,是这里香火最旺的庙堂。功德箱也放在这里,一般来此许愿和还愿的人都在这里做法事。据说这里的菩萨只保佑外地人,对本地人不灵。所以来在烧香拜佛的多是外地人,像抚州那边来的人也特别多,于是功德箱也总是满满的。可钱多就容易惹事,连这佛堂净地也不例外。所以那功德箱总是用几把大锁牢牢的缠住,想来真有意思。

穿过廊厅,也就是正房的前面,有一口天井,大约几米深,是个蓄水池。由于山上没有水,就依靠蓄积天然的雨水做为日常生活用水,所以山上的水特别珍贵。

再往前走就是寺庙的南大门,从南面上山的人,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大门。从下往上看,这门显得很气派,上面用红石镶刻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白马峰吞群山其东南诸峰岭坚尤美”,下联是:“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阳花木争芳”,横批是:“云峰耸翠”。对联写的不怎么样,字也刻的不怎么样,一看就知道是刚修建不久的。不过,那大门下的风光就不同了。脚下的山峰在我们眼里只不过是几个小矮包,点缀在群峰之间的稻田就像碎块的豆腐,东一块,西一块的,真的很美。

我们沿着寺边小路,绕到寺院后面,有一条小径直通后山。下一个小坡,越过几个险要,就可以看到一片石山。这里的石头裸露在外面,形状不是很特别,但是大块块的,在这片葱翠的山上,特别显眼,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我们小心翼翼地在石头上沿爬着,石山的南面就是笔直的崖壁,就像一座山突然被切掉一半,很是险峭。我们心惊胆颤地往下看,崖底很深很深,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天然竹林。整个山窝都是,竹子一直长到半山腰,那景象真的很壮观。再看那东边通向关王村的山路,就像一条黄玉带子缠绕在青山绿水之间,我不由惊叹大自然神奇的造化。

中午,我们在寺庙里用过斋饭后,休息了一会儿,便开始下山返回。上山花去了二、三个小时,下山倒很快,只用去了一个多小时。不过快是快,但同样很难受。因为山路太陡,下山时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脚尖上,所以到山下时,两只脚的前端疼痛万分。但已顾不上这些了,为了赶上最后一班渡船,我们马不停蹄地往渡口走,终于坐到了船。顺利地穿过了白马湖,可到了高坊水库大坝时,回城的车子已经没有了。无奈之下,我们只有租 用一辆面包车。

车到城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了。

2005年12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黄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梦天使
☆ 编辑点评 ☆
梦天使点评:

收尾有些过急,否则文章会更美,一家之言。节日快乐:)

文章评论共[1]个
黄唐-评论

详略应得当呀!at:2005年12月29日 上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