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村上有年老的死了,极爱凑一下热闹,那种场面既恐惧又神秘又有某种热闹,对于死亡的好奇也便油然而生,有时近乎于热衷,甚至有尝试的愿望。而几乎从外婆的老故事里就知道,死亡不仅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也是唯一的去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生活的必经路线,而且大多是要因果报应的。这算不算一种对于幼小心灵的某种“毒害”呢?我说不清,但我懂得人活着要干“好事的”,否则地狱之门最终要向你打开的,十八层的苦刑不是一个孩子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但是那个时候,总因外婆的多识而含有深深的敬意。而对于死亡的好奇也深深种植于大脑,不肯离去。成长中所有的痛苦也常常盼望着因死亡而得到结束,便认为死亡其实是一件很完美的事,一了百了的事。正如三毛曾说的:“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而且“总有那么一天,在超越我们时空的地方,会有六张手臂将我迎入永恒,那时我将会又哭又笑地喊着爸爸、妈妈、荷西,然后没有回顾地狂奔过去”。想想那是多大的幸事,而活着的她却不能和相爱的人牵手,死却可以满足她所有的一切。当然最后她却说“我愿意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如果我先去了,而将这份我已尝过的苦杯留给世上的父母,那么我是死不瞑目的,因我已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中,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所以,我是没有选择的做了不死鸟,虽然我的翅膀断了,我的羽毛脱了,我已没有另一半可以比翼,可是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要他们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这是《不死鸟》中的语言,那么凄美,同时也是我想死而至今仍然活着的全部理由。是的,活着不是为自己一人,同时死也不是如此简单。然而生命中,有些事是不期而遇的,死亡也是如此。我们常常面对生命的突然消失而无能为力,连回味的余地没有,像是一场梦——一场噩梦。生命就是这样的脆弱而不堪一击,对于死亡本身来说,这也许最仁义、最慈祥的方式了。而慢慢体味死亡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最痛苦的最悲残的死亡。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而死亡作为一个人的最终程序,是充满各种各样滋味的。据说死亡是轻飘飘暖洋洋的羽毛一般,那个瞬间是飞翔的感觉,一切痛苦都不复存在了,极为舒服。当然是从一些例如心脏骤停而得到极时救治的患者口中得知的。这种感觉美妙到极限也不会有人为此而去尝试。任何事情也许都可以去亲自体味一下,死亡例外。这种说法倒是让人能在最终的时候有一些安慰,没有更多的恐惧。人们可以拒绝一切,但不可以拒绝死亡。你可以把世俗的一切圈在外面,但死亡会大踏步地越过藩篱,镇定地挡住你的去路,使生和死成为阴阳两界。陆幼青一本《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让我也实实在在感受了一次灵魂接受死亡的全过程。他是一个年轻癌症患者,未到不惑之年,而长达6年余的死亡体会,在他那种细腻、大度、充满对生活的热望的文笔中,以及对于死亡的种种质问、对生命的种种感悟里,能让每一个看了他的作品的人都会深深地被感动,从而会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一个年轻的生命,在面对非常规的灾难时,他也有更多的不接受,他甚至怀疑是不是也做过什么亏心事,感叹命运的不公,这是每个当遭此厄运的人常有的想法,百思而不得其解。结果是:他没有找到任何一条可以得到如此报应的理由。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和所有正常的人一样做着自己应该必须要做的事,为社会为家人创造着财富,爱生活,爱一切值得爱的生活中的一切。然而当他走入癌症患者这一行列之后,才知,癌症连孩子们也没有放过,更鲜活的生命同样也在承受着折磨,而且其数目与日俱增。那么多的医学博士,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诺贝尔医学奖的宝座空着,他为此只能是深深的叹息和遗憾。长期的求医过程,艰难的治疗途径,他看到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癌症患者,他看到听到了多少家庭为了治疗癌症而捉襟见肘,最后是鸡飞蛋打。他在艰难的生命垂危之际,用那一双枯瘦如材的手敲打着键盘,吸着救命的氧,旁边放着最爱的中华烟和药物,支撑他的其实不完全是这些,最重要是对生命的热爱,爱心充值着他的字里行间,小到一个家,一个孩子的教育,大到一个国以及对世间一切的留恋,还有想留点什么的愿望。他说死亡就象是一个大房子的灯,慢慢地总会有一间屋子的灯熄灭,每一盏灯的熄灭,就是有人死去了。他亲眼在梦中多次见到这一场景,就象复制的一样,后来才知这就是死亡——可以看见过程的死亡。最后,他欣然为自己选择了人生的后花园,在弥留之际,他躺在那里,睡着了,而且是微笑着。因为他知,死亡也是人生的重要过程,快乐的度过这一过程,也是做为人最好的结局。按照物质不灭定律,死亡只是物质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谁能认为这一种形式就一定比另一种形式更优越呢?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他得到的是最痛苦的死亡方式,可他却用正确的态度写完了人生短暂而光华的篇章,用最完美的方式向人生的舞台谢幕。死与生从来就不是用时间的长短来定义的。
人们向来忌讳甚至拒绝谈论死亡,但任何人都无法逃避,仍然要面对这如同生一样的最终结局。人类作为地球上具有理性的生物,可以选择更为文明进步的死亡方式。而正确地认识死亡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肌体在死亡之前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思维近乎停止,感觉迟钝,阈值提高到极限。而缓解或者消除死亡时精神上的恐惧与肉体上的痛苦,让人平静地迈向死亡,是作为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的工作,所以临终关怀也在悄然兴起。当我们不能拒绝冥冥之中操纵的这双手时,正确在对待物质的另一种形式,而将爱储存在生命的任何形式之中,死亡不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吗?!
-全文完-
▷ 进入水彩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