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仲夏时节,玉龙先生花甲千禧,众位文友同往恭贺,共同送了一块匾,士河亲书,割字贴金,正文就是——河清人寿。
这日,上午还下着小雨。连日的中到大雨,我们的母亲河——淯江不再是往日的清瘦样,而变得丰满却浑浊粗野了。河,明明不清澈,我们送的匾意是否有点文不对题或者有点不合时宜?这想法只是在我心里有短暂的闪现,接下来在与文友谈论时,我嘴里却实实在在地称赞匾意含蓄,匾按古横写从右到左,而按现代认法就成了“寿人清河”了,不正隐含了今天的寿星就是清河园主吗?
我心里还有一点感悟未说出口,河清人寿,那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好境界与向往啊!面对着奔腾浑浊的淯江,我心里有点淡淡的惆怅,但是我并不悲观。正如母亲有她清纯的少女时代,母亲河有它清澈的源头。因而,在一位远客——陕西秦岭书画院副院长吴晓帆先生问起这条河时,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条河,名叫淯江,又叫长宁河。她是长江的一级支流。西部大开发,中央不是要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吗,对这淯江,已制定了“零点方案”凡有污染的沿河的企业厂矿,环保限期达标,否则全部关闭,现已关闭了淯江上游的不少企业厂矿。而且这一年仅长宁县就已退耕还林二万亩。我们还有天然的绿色植被蜀南竹海,未来必定会“河清人寿”呀!在身居缺水的西安的吴晓帆先生眼里,就是这夏日涨水浑浊的淯江水也比黄河水清澈不知多少倍,再加上翠竹环绕,山林碧透,园里盆景花木雅致,禁不住口里直称赞:你们这里真是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呀!眼里闪现出欣羡的光芒。
美,谁不喜爱?人是离不了对美好的追求的。这日的寿星玉龙先生就是一个不懈追求美好的人。他擅长园林设计,爱好盆景、根雕艺术,参与了开发蜀南竹海。他还爱社会科学,他的一套修身、齐家的理论与实践,就创造了长宁的家庭文化榜样。他还关心治国、平天下,这日,我们就目睹了他的理想之作《中国治,天下平》与《花甲抒怀》,展现了他人到花甲不服老,还要为自己的美好理想——竹金字塔、桃花源作不懈的追求,为中国治,天下平作无私的奉献的雄心和美德。
玉龙先生待人热情诚恳,特别与文化人很谈得来。他的清河园已成了文化人常聚、常乐、常出成果的灵地了。一九九七年谷雨夜,在清河园临河简陋的亭台里,几个文化人聚会饮酒谈论,应节气的喜雨降临,他们当场共作了一篇《谷雨听雨》散文。以后,作家刘火、陈明云先生又分别写出同题散文《谷雨听雨》各自发表。其情趣真象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同题写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其名气虽然不及,但我相信,这件事在长宁、在宜宾、甚至在四川一定会成为文学佳话的。这日,吴晓帆先生听到这件事后,也为此有感而发,当场运笔为玉龙先生这亭台书写了“听雨轩”三字。他运笔深沉娴熟,字意古朴形象,仿佛滴滴雨珠沿轩檐滴落弹琴,又让我们从书法中感受到“听雨”的妙境。玉龙先生也当场表态,一定要把“听雨轩”布置好,为文人雅士们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
其实,清河园早已为文人雅士提供了这样的环境。在这里,文人雅士们可以不拘形态,放浪形骸,返朴归真,还原人童稚的本性;在这里,文人间相互自由谈论切磋,灵感相互碰撞,怎不撞击出闪亮的火花来?明云先生就很羡慕长宁有这样一个文化环境,特别是有文人间相亲而不相轻,相竞而又相促的文化氛围。因此,长宁年年文人相聚都邀请明云先生,明云也总是应邀前来。前述《谷雨听雨》就是这样文人相聚灵感碰撞的火花。就是本人的《淯江春水》等小文也就是在这里文人聚会后的灵感闪现。这日,宜宾的吴有梧先生带来了琵琶,秦束一先生带来了二胡,苏三哥带来了竹笛。在晚宴后,文人们欢聚清河堂。在寿星玉龙先生唱起《我为祖国献石油》老歌后欢乐气氛骤起,李平先生与苏三哥跳起了新疆舞,那无拘无束的欢快和真情感染了大家,大家都依节奏拍起了巴掌。也感染了我,我也不由自主地接过苏三哥的竹笛来,通过变调与之相和……久违了,这样和谐尽兴欢乐的气氛!久违了人间难得的真情!在这里,五十多岁的我也归来了难得的童稚。此情此景,吴晓帆先生也禁不住朗诵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特别是在他朗诵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看到了他眼里闪现出激动的泪光。从中,更感到了人间真情的美好。由此,我突然感悟:我们不是追求母亲河源头的清澈吗?这不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力追求童年珍贵的纯真?原来河清人寿不应仅仅是人与自然的美好境界与向往,还少不了人对返璞归真的不懈追求呀!
-全文完-
▷ 进入渔歌唱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