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禅之后,是否就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
——题记
一、禅语
“禅语”,指禅师们讲禅时说的话。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菩提树”,又名“七叶树”,也叫“觉悟之树”。禅师讲禅,只在一念之间。你若得慧根,才悟得“一波才动,万波相随的场面”。生活的智慧与终极的关怀、幸福与天堂,由此豁然开朗。就看你觉悟到了什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说:心上有尘,用力地擦拭。
然,尘,是擦不掉的。于是将心剥下来?
佛又说:错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席。这世间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勤拭它,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时常剖析自己,便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又何必畏惧心中尘?又说:“无尘亦无心?”
所以,禅语云:“山川草木,皆有佛性。菩提不菩提,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你有没有一颗菩提之心。”
若菩提之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反过来说,若无菩提之心,无论坐于何种树下,即使佛听说禅,也是无用的。
尘来佛去,禅来缠去。梦想心灵能歇一方净土,听禅,参佛,颂经。若,重新想念尘世,只等轻风拂过,菩提花开,便拈花而笑,转身,扑进滚滚红尘。
又何需说:“参禅何需山水?隐居何需桃源?”
二、禅意
喜欢禅意的诗画。
最初接触“禅意”一词,是在席慕容的诗歌里读阅的。
禅意/席慕容
当一切都已过去
我知道我会
慢慢地将你忘记
心上的重担卸落
请你请你原谅我
生命原是要
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
世界仍然是一个
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
天这样蓝树这样绿
生活原来可以
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诗中酝酿的轻柔和新醅,不染一丝尘埃,不食人间喧嚣,远离战争烟火。那是都梦呵——那美丽的向外。向往爱情,梦想沁人心脾的果园,梦想安宁和谐的生活。
然,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在平淡复始的生活里会慢慢适应平凡,会将心上的重担卸落。但仍然请一些美好抚平伤害,仍然渴望有一座丰绕的花园幸福地接纳我们。
诗中的禅意,其实是一种花的芬芳,是微风拂过轻尘,是清晨里一粒七彩的露。
其实,我以上说的都是自定“禅”的表象。然,我是确实从“禅”中开始爱上诗歌的。回首我近千首诗歌,轻盈、空灵、飘逸、冷寂,成了我诗歌的主体。可能是一种习惯,也可能是一种下意识的感染。
古人里更有大家的诗词,寓于禅意。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
那檀香,那寺庙,那云峰,那古木,那幽径,那钟声,都源于深山。
那泉水,那溪石,那夕阳,那冷松,那薄暮,那清潭,那琴曲,无不是禅。
古人安禅于山水,结庐在仙境。“毒”龙之外,应该是万倾碧波。尘世混浊,又与清雅何干?故,只管所衬托的清幽淡远的景物,远离人间烟火,听禅拂尘。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树木。茂。无人,空。“空山”有如世外桃源。
山雨初霁,空气清新,万物清新,景色美妙。
天色已暝,皓月当空;群芳已谢,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自然清静生活情趣,衬托出诗人自身超尘脱俗的心理状态。那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诗人所追求的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理想境界。
细读,王维诗中最爱用“静”、“远”、“闲”、“禅”、“寂”、“空”等佛家用语。他用静定从容的闲适心情,去观察大自然,抒写于笔端,作成绝佳的诗句。他的诗,静美、澄旷、寂悦,荡涤读者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其实,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说的就是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禅。他用水墨渲染,以表现平远疏旷、清净与静谧,诗韵盎然的境界,寓于禅意。
这里所谓的“禅意”,大概是指所画景物,有远离世间烟火的意味。诗画表现的意境相通。故王维诗中既然有禅意,画中自然也会有禅意。
原来,人在大自然中是可以那样的诗画相亲,物我相亲,任运自在的。
安禅,又何止不是一种向往?
三、禅心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祗树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僧人幽居山中,一山一水,一瓦一石,一草一木,一花一菩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花开花落,四季更替,不染尘埃的禅心美丽得象花朵一样。
红尘中的镜中花水中月在禅者的眼中,只不过是清风拂尘,闭眼,四大皆空。哪里还有俗事会染污自己的本心!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而诗又云:“柳绿花红,夜夜明月照清池,心不留亦影不留。”
世间万事万物皆为因缘所生,都有姻缘际会,都有因果关系,并非天生拥有。因此,一切是“空“。这又与禅,又作何关联?岂不应了那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在我的心里,“禅心”应该像明月一样清纯,像清水一样明净,心中已不留任何着相的东西,一切虚空。
四、安禅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
可不?红尘滚滚,世间的权势尊贵,又有几人是自洁身自好的人?又有几人真正在接近他们的同时又“出淤泥而不染”?心清净,红尘即净土。只有心灵远离红尘才是常乐我净。怕,终究是一场梦。
红尘来去,梦想是水底月,树头风。人生的悲和喜,忧和愁,生命的痛苦和欢乐,都显得短暂而无常,如同清灵空山流泉。
梦里,暮色已笼罩青山。路径两旁,松涛声声,凉风习习。古寺钟声,菩提花开,幽香阵阵。
熟寐醒来,顷刻顿脱尘劳。刹时无忧,无喜,无悲。一时乐清闲,自在,乐悠游。
月隐。蓦然回首,远眺车水马龙下的灯光显得暗淡不清。
原来,佛在山水之间。安禅还得山水。再曰:“安禅,果真是一种向往,一种憧憬?”
我本红尘中人,我说:“平淡是真。”佛说:“唯真亦禅”。
-全文完-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