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邱县姚李镇长岗小学年仅29岁的乡村教师郑青,一年前被诊断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年来,他身体消瘦了30多公斤,10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虽然他时刻面临着死神的威胁,巨额的医疗费也让他及家人伤透脑筋,以至病中的他每天午饭只能花1·5元,其73岁的岳母还要到处捡破烂帮他筹集看病资金,但这位与绝症抗争的青年教师始终放不下班里的44名学生,坚持站在讲台上,要把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留给学生。他为每个学生留下一封饱含真情的信,在其中一封中有这样的话:“我站在讲台上,可以听到死亡临近的脚步声。但看到你们求知的眼神,我觉得我是个老师,不是病人。”(12月21日新华网)
透过这篇报道,我们看到了这位乡村教师“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和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了心酸和悲怆。他这样的“坚守”,是不是也该让人觉得汗颜?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一直对这样用生命去坚守什么的报道“情有独钟”,似乎一个人的高尚和伟大,可亲和可敬,必须要用“不要命”来映衬,方可显示出来。其实细想起来,这样的思想和潮流,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某种意义上的人道的欠缺。这不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所应该大加颂扬的东西。相反,我们还应该对着这些“不要命”的故事去深思,看看整个社会应该对这些故事的屡屡发生承担点什么。
以郑青为例。他既然已于一年前被诊断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他就是一个病人,他需要的是治疗、休息和调养。更何况,一年来,他身体消瘦了30多公斤,10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说明他的病情已很严重。虽然他舍不得孩子离不开讲台的爱和执着可敬可钦,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因此而默许了他的“不要命”,而继续给他分课,让他工作。这样的“成全”“看起来很美”,本质上却是对当事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包裹在肯定、赞美里的冷漠和残忍。同时,因为生病而使得经济陷入困窘之中,重病之人每天坚持工作的午餐只能花费1·5元,73岁的岳母还要到处捡破烂帮他筹集治疗费用,也直击我们社会保障体系的软肋。如此辛酸而悲凉的故事除了感人,难道带给我们更多的不应是深思和反省吗?
面对这样的故事,请调低我们歌唱的调门,且为它们的发生而沉思,而汗颜!
本文已被编辑[曾是刀客]于2005-12-22 0:35:2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风中黄叶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