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座城市的一处小巷,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疾驰而过,一只毛茸茸的小狗,面对急速行驶的自行车,惊惶失措,东藏西躲。结果,还是被车子撞了一下,疼得嗷嗷直叫。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如果小狗站在某处不动,或许根本不会被撞到。这时,一个上幼儿园的小男孩路过这里,却产生了与我迥异的念头。
这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背着小书包,由爷爷领着去上幼儿园。小孩看到这一幕,咬着口齿不清的普通话说:“爷爷,小狗哭了!”爷爷说:“没哭。”他有些不耐烦,急着拉孙子继续往前走,孙子却依依不舍地回过头来,他几乎是被牵着退步走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小狗身上:“它哭了,小狗它哭了。”
孙子终于被拉走了。也许,他一路上都在叨念着那只小狗,因为在他眼里,小狗是因为疼才哭的,是需要安慰的。如果爷爷让他停下来,他会跑上前去,抚摸小狗的疼痛部位,安慰小狗:“小狗乖,小狗不哭。。。。。。”
事后我想,我的想法是理性的,却过于冷漠;小男孩的认识却完全是感性的,却充满了童真的可爱可敬。后来我见到另两条狗的遭遇,更是让我想了许多。
我所处的这座城市,犹如一盆覆地的水,迅速地向四周蔓延,渐渐地淹没周围的村庄。城边的村庄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却依旧保留着养狗的习惯。在某个城乡结合部位,我看见两条在垃圾堆里觅食的残疾狗。一条中等个头,左前腿仅留下半截,坐下来靠一条右腿支撑,走起路来右前腿好像在跳跃;另一条个头稍微高大些,看起来四肢健全,但右前脚落地时,仅仅只是在地上点了一下,而脚掌显得格外肥大。原来,它的胫骨与掌骨连接处骨折了。
显然,这两条狗都是因为车祸致残的。当初它们遭受车祸时,那些养狗家庭的小孩一定会抱着小狗,陪着它感受疼痛的滋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长大了,渐渐习惯了漠视,变得理性起来,也就忘了狗的疼痛、残疾,甚至对这些残疾狗生厌,最后终于遗弃了它们,让他们变成垃圾堆里找食的野狗。我由此想到,那个听到小狗哭声的小孩,多年以后他会不会像他的爷爷那样,对小狗的惨叫声充耳不闻,对许多东西熟视无睹?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得到许多东西,比如知识、经验、智慧,比如名誉、地位、财富等等,却也不可避免地失去许多宝贵的东西,而其中最为宝贵的,也许就是童心,因为人的许多美好的情怀,许多善良的念头,都是因为童心的存在或闪现而产生的。比如,惜老怜贫、援手救溺,正是因为童心的刹那闪现,人们才有如此体现良心正义的举动。而小狗的哭声,也正是这样听出来的。
在对待同类和异类生命的问题上,成人往往习惯于划分类别,权衡利弊,甚至在意付出后的回报;他们固然显得理性,但这种理性近乎残酷;而在童心世界里,却没有贵贱贫富的概念,完全是通过感性来认知,因而他们的怜悯没有居高临下的色彩,没有贪图回报的附加成分,因而格外让我们感动。所以,我们既听到某些业主对因工致残的员工丢弃不管,也能听到小学生们为救助患病的同学,用稚嫩的小手捧出几元几角零花钱。我并不主张成人号召那些不能创造财富的孩子捐款,但是,我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维系他们纯真朴实的童心。
-全文完-
▷ 进入忘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