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说英雄,谁是英雄风轻花落迟

发表于-2005年12月08日 下午6:39评论-2条

o、曹沫 

英雄的曙光,首先出现在山东。

强齐压境,鲁国的破灭只在数月之间。应当说,曹沫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在谈判桌上以匕首取得政治利益的外交家。他用利刃抵在齐桓公的胸前,怒斥齐王归还侵占的鲁国的领土。不者,同归于尽。齐桓公当然不愿跟他玉石俱焚。协约签定后,曹沫如故归席,谈笑自若。

这种近乎无赖的行径在今日之世界当然为人所不齿,在今日之人心中也不过溶融漾漾,如钟声过江,江水拍天,是不必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但在那个时代的影响之大,却是足以改变其后数百年的历史。

“其后百六十有七年,而吴有专诸之事。” 

一、专诸 

刺,本来是政治斗争的一种非常手段,是弱者在途穷日暮时的最后一拼。所以他往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一个集团的毁灭。

专诸知道王僚嗜食烹鱼,于是他四处搜集烹鱼之术,三月而成。行刺那天,一柄举世无双的利器暗藏在鱼腹之中。专诸乔装献鱼。白虹贯日!一种凄绝的美,美得多么苍凉,苍凉的多么丰美。剑透重甲,专诸在历史上添注了不朽的一笔。

人以剑传,剑因人名。鱼肠剑,从此成为天下皆知的神兵。

七十年后,始有豫让。 

二、豫让 

若论刺之坚韧,刺之百折不回。恐怕历史上还没有人能比过豫让,第一次行刺失败后,他涂漆疮腐身体,吞焦碳哑声音,艰难的等待第二次机会,只为了那句“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就是在终于失败后,他仍然堂堂正正的大呼“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

终使赵襄子脱下那代表皇族的外袍。豫让三跃而刺之,然后伏剑自尽。

他的名终于得传,在一片后庭花之声中的中国需要这中声音,需要这种正义的呼声。

四十年后。聂政出世。 

三、聂政 

自古忠孝之道,不可两全。在严仲子的躬身请求下,聂政断然拒绝行刺。因为她知道无论成功与否,他都非死不可。二人谋事,一人当死。这是铁的原则。可是他家有老母,他无法安心。

三年之后,老母谢世,聂政一开始就把这次行刺看成是他一个人的事。他知道他的目标是韩相侠累,他不想泄出三年来一直待他母亲如同亲母的严仲子——这是他欠他的,他必须以死相还。

他单枪匹马,仗剑千里独闯相府。这样一个英雄,绝对有权力名留青史。然而事成之后却自毁容颜,变成一具无法辨认的死尸。

悬疑是由聂政已经出嫁的姐姐解开的,她伏尸痛哭:“你虽然为了不肯株连我而毁形,但我又怎能为了自己而让你不能名垂千古?”

两百年后,荆轲复出。 

四、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之别,只在两人之间。这是他跟高渐离的誓约。他义无返顾的踏上了他的不归之途。不为黄昏的贵族,不为落日的燕国。他同时向秦王与太子丹宣战。他震怒于太子丹的疑忌,他只为了伟大的人格而战。

他本来是一个落寞市井的人,文不能言儒,武不能论剑。他只能跟同是沦落天涯的艺人高渐离一唱一和,一咏一叹。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他时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荆轲怒而面不改色,此神勇之人也。

荆轲只能叹息,他的英雄之泪只能藏在心底。为了两句话,为了两条人命。一是太子丹一句“愿先生勿泄”,田光拔剑自刎——三人不能守密,两人谋事,一人当死。一是荆轲一句“愿得樊将军之首”,樊於期立即含笑奉上首级。

为了接近秦王,荆轲做了周密的谋划:樊将军之首,燕疆域之地图,徐夫人之药淬匕首。只有秦武阳,只有秦武阳不能替代荆轲所等候之人。太子丹只为了督战易水,只为了逼荆轲赴死。

图穷而匕现,荆轲是失败了。但他至死仍大骂不止:“今日事之不成,乃欲以生劫之以报太子也。”这是对太子丹的讽刺,还是对秦王的蔑视? 

五、高渐离 

高渐离没有忘记临别时对荆轲的誓言。听到荆轲事败的消息后,他毅然赴秦。然而荆轲临死的豪壮已经在秦王心中烙了印,他很快认出高渐离是荆轲的同党。

于是高渐离被刺瞎双目,日夜在阶下击筑与秦王为乐。但他还是没有忘记与荆轲的誓约,他在筑中暗暗灌铅。第二次失败后,昂然赴死。

无法判断他举着筑扑向秦王时是怎么样的心情。

说英雄,谁是英雄?

本文已被编辑[曾是刀客]于2005-12-8 19:12:46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风轻花落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曾是刀客点评:

充满考据的文字,堪称精致而凌厉。

文章评论共[2]个
恋尘叶子-评论

好文章,佩服得不得了!:)
  【风轻花落迟 回复】:谢谢你  [2005-12-9 12:25:16]at:2005年12月08日 晚上8:31

好梦难寻-评论

历史的典故派上了!at:2005年12月08日 晚上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