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冬月就到了,离冬月二十六还有十来天时,二哥还没从云南赶回来,家业连续给二哥发去了二封电报,可没有收到回信,周母再一次要替二哥去李家,这次是跟张姨一起送聘礼来的。李家也准备好了嫁妆,请了些亲戚一起跟着家业把嫁妆装在拖拉机里带回周家,锦被、磁盆、水壶、大大小小的好几担。还有一个大的木箱子,用红漆漆的特别沉。临走时李家放了长长的一挂鞭炮。
结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就是没见到家居回来,周家一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连发了几封电报都没有回音,一家人都在担心家居的安全,更担心这一场婚礼该怎么举行?可这喜帖都发出去了,全村上下都知道周家是双喜临门了,再说李家的嫁妆都过门了。这可怎么向李家交待呢?日子越近一家人越受煎熬。婚礼这天周家还是没看到老二赶回来,一家人既担心害怕,又焦急。只好让家业替二哥去李家迎亲,一家人在忙乱与担心中抄办着这场全村盛大的婚礼。婚礼前一天,村里来了不少人帮忙,这是村里的风俗,不管谁家有喜事或丧事,全村都会有人来帮忙抄办,这次婚礼比以往客都多,村里的公用十几套桌椅碗筷不够用,还得去各家各户去借。周家杀了家里养的两头大肥猪,厨师们摆好案板搭好大锅大灶准备饭菜。
临近中午两家新娘都在鞭炮与锣鼓声中进了周家大门,在周家堂屋里两对新人准备行大礼,因为周家老二没赶回来,周母跟张姨特地向李家道歉,向亲朋们解释,家居可能又有特殊任务没赶回来,请大家谅解。周家就简单地举行了婚礼仪式,只在堂屋中参拜了周母和挂在墙上父亲的遗像,答谢了在场的客人。真是天公作美,大喜的日子,晴好的天气,中午开席了,全村上下的乡亲与李、刘两家的亲戚,从堂屋到院中摆了三十来桌流水席。家业跟着张姨和二嫂一起招呼着李家的亲戚,三哥跟三嫂和母亲敬着刘家的亲戚,大哥大嫂和妹妹招呼着村里的乡亲们。晚上还有一二十桌客人,这一天下来,周家摆了近七十桌。两头肥猪近五百斤的猪肉都用完了。
当酒席都散尽时,夕湄怕有人来闹洞房,一个人紧张地躲到新房里,把门闩上独自一人呆着,还好大嫂和家业把那些要闹新房的人赶到老三家乐那边新房去了,大家都在三哥那边闹新房,一阵阵笑声飘了过来。看着这个陌生的新家,感到孤单无助,心中一阵酸楚。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冬月的天气有些冷了,她一个人钻进新床的被里,默默地垂着泪。她开始想家了,想爸爸妈妈,想爷爷,还有哥哥。
突然从后院传来了笛子声,夕湄用心地从一阵阵笑声中分辨着笛声,轻快而悠扬的笛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静静地听着,心中的伤感也慢慢散去,前面三哥房中的笑声停了,客人都散去了,闹了许久的新房都安静下来,能清楚地听后院悠扬的笛声了。紧张劳累了一天,加上昨天晚上一晚翻来覆去没睡好,夕湄在笛声中放松了,浓浓的睡意袭来,脸上还挂着泪痕,就迷迷糊糊地睡了。隐隐地听到:
“老四呀,不要吵人了,累了一天,这么晚了还不快去睡。”
“咯咯……”
一大早,夕湄被在后院喂鸡食的周母惊醒了,连忙爬起来,才发现自己的衣服都没脱就睡了,昨晚可能太累了睡得挺沉的,要在平时肯定是睡不好的,她睡觉比较惊醒,而且在新地方睡不踏实。梳好头换了身衣服连忙走到后院。
“妈,您这么早起来了。”
“夕湄,这么早起来做什么,昨天累了一天了,去多睡一会儿。”周母怜爱地对夕湄说。
“没事,昨晚睡得很香,妈,我来帮您吧?”夕湄准备去找扫帚扫院子。
“傻丫头,这没什么事忙的,你到厨房去要大嫂给你冲个鸡蛋。”
夕湄来到厨房准备刷牙洗脸,看到大嫂一个人在厨房里不停忙碌。
“大嫂,早”
“夕湄,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不多睡一会儿?”
“也不早了,你比我起得还早呢。”
夕湄连忙洗刷完毕,坐在灶堂前帮大嫂往灶里添柴火。
“昨天晚上没睡好吧?家居兄弟也真是结婚的日子再怎么都得赶回来呀,你爸妈没生气吧?”
“没有,我爸知道,军令如山到,我哥就在部队,这次也没来参加我的婚礼。”
“还是你们家知书达理,从今儿起你就是周家的人了,在这里你放心,妈妈和周家弟兄人都好,我来了六年了,从来没在周家受过气,这过日子就得和和美美的。”
“嗯,我会好好过的。”昨晚的那一种凄凉感觉顿时消失了,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未来将要过一生的新家。
“大嫂,饭好了吗?”还未睡醒的老四还在门外就喊上了。
“还在做呢,这么早起来了,就饿了吗?”
“小丫……你这么早起来了?”老四看到在灶前烧火的夕湄吃惊地问道。
“老四,你在叫什么?”
“我叫……二嫂呀,是吧二嫂。”
夕湄听到叫二嫂脸都红了,自己比他还小,一下子成了二嫂了,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低着头往灶里不断添柴火。
早上坐在饭桌前吃饭时,桌上只有周母、夕湄、老四、还有大哥和大嫂。一家人在吃面条,夕湄的一大碗面里有两个荷包蛋,这是大嫂特意给她做的。老三和三媳妇还有小姑子佳美都没起来,面条都放在锅里盖着。夕湄看着这两个鸡蛋夹出来一个给周母吃。
“妈,您吃吧,我吃不了这么多。”
“傻孩子,这是来我们周家第一天要多吃点,这样以后才能在周家好好过日子呀。”
听了周母这么一说,她伸出去的手又缩回来了,看着这一碗面条和两个鸡蛋她觉得任务挺艰巨,抬起头来看到坐在对面的家业正望着自己,他一碗面条都快吃完了,她望了望他,又看了看面条,再看他时,家业开始慢慢地吃着剩下的面条,大哥大嫂已经吃完了。
“家业你不是喊饿吗,怎么吃这么慢呢?锅里还有面条。”
“嗯,我这开始吃得太快了,现在都有些噎着了,我得喝些水,慢点吃。”
“还怕少了你吃的,家里新添了两口人,以后大米吃几年都吃不完呢。”大嫂说笑着,接过周母的碗离开了饭桌,桌上只剩下夕湄和家业两个人了。
“你要是实在吃不下,给些给我吧,我正想吃鸡蛋呢。”家业小声地说着。
夕湄连忙把碗里的面条夹了大半过去,还把剩下的那个荷包蛋夹给了他。
“小姐呀,你不吃饭呀,夹这么多给我呀。”
“我不喜欢吃荷包蛋,一大早也吃不了这么多面条。”
“以后到我们家可得注意了,我们家吃饭都是用那种大饭碗的,比你们家的碗装饭装得多些了。”
“那你在我们家吃那两天是不是没吃饱饭过?”
“还好,我每次装饭时都用饭勺压了压。”
“怪不得,不让我帮你装饭呢。”夕湄笑着说。
夕湄才吃完饭,三哥和三嫂起来了,佳美也被叫起来了,周母吩咐他们快些吃饭,好把昨天借的东西都送回去。
吃过饭,大家开始忙着把昨天办喜事借的东西收拾干净,把剩下没还的用具开始清点好还给各家各户。就这样,夕湄开始了在周家的新的一天,翻开了自己人生新的一页,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周家的二媳妇”。以后自己将不在是那个在家受宠的小丫头了。
两天后,回门的日子,夕湄和刘月梅都得同丈夫回娘家去一趟,可家居还没回来,一家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家居的音信。夕湄既担心又失望,最后周母要家业和佳美陪着她回李家庄。家业骑车带着夕湄,佳美一个人骑着车子跟家业并排前行,三个人年龄都差不多大,家业大她们两岁,佳美和夕湄同年,出了门都不叫夕湄二嫂,直呼其名,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到了李家。母亲周芸香见到女儿回来了,眼泪不断地流着,女儿长这么大很少离开家,这一走将是一辈子了。担心她在周家过不习惯,担心少不更事的女儿将来要面对的一切农活和做大人的职责。自从女儿成亲那天出门她就担心着,虽然她也知道这是女儿将来必须经过的人生之路,可女儿从小就很少做家务事也不会做农活,除了上学就是玩耍。夕湄也陪着落下了泪眼,可又不好意思在周家兄妹面前表现出来。只笑着安慰母亲说,以后回来挺方便的,从周家村到这里都是大路,骑车很快就回来了。吃过中饭三个人又一起回周家村。周芸香看着周家兄妹跟自己女儿这么亲热地相处也放心了不少,也不好留女儿在家住。
-全文完-
▷ 进入白云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