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这个话题并不陌生,人人都离不开,人人都要思考。最初介绍我看《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的人是作家王编,他知道我爱读张爱玲小说,就力劝我要读《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我在初中时就读过她的名著《傲慢与偏见》,相隔很多年,我只记得当初是被她相当优美的文采吸引的,那时候读名著感觉晦涩难懂多是语言习惯的运用难以接受。我并不知道《理智与情感》是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作者在故事里对珍重感情的人报以赞扬,对理智上欠缺的人不时加以讽刺,然而对缺少感情仅有理智或是在感情上虚伪的人却表现出了鄙夷的态度。
我不愿做感性的女人,更不愿意做太理性的人,我个人趋向于情感超越理性一些。我认为唯有如此才会享受生活,而这点我是做到了,体会到了。
男女都因适应生活而改变。我一直认为男人比女人天生感性,因为女人天性自怜自赏。男人隐匿感情,包装感情,对待感情虚伪更多,他们承受压力太多,他们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男人从小就接受男人的教育,他们是向理性发展的。
我老公就是典型的理智型男人,谈恋爱的时候,他的表现却温柔多情,和大多数男生追女生一样的积极。我想,如果这世界上男人都等待女人来追的话,那男人终会等的心灰而意冷。婚后疲惫于工作和对事业的追求,老公在家做家务即使用心,却默无言语不爱说话了,我们很少交流,但又非常理解,因为我也感到疲乏,既工作又带孩子太累了。但我缓和的比他快得多,那个时候,对感情的需要我显得非常积极主动,我总是埋怨他变了。他一再解释,好在我很善于理解人,特别是因为我最爱他。我一有精力就帮他按摩解乏,在抚摸中与他相接触,不仅互助了感情,而且也获得了老公在事业上为我争取的满意成绩,他工作连续六年优秀,工资一涨再涨,提拔的时候同事对他的口碑相当好。
我没有想到他刚到四十岁就来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以前他总是教育我要理解他,并没有给我实质性的厚爱。然而已逾不惑的他对我越来越温柔有加了,对家庭也开始无微不至了,我是免不了和往常比较的,免不了会生出感动。天壤之别的过去与现在,给了我很多自信与甜蜜,我是一个走到哪骄傲到哪的女人,同事们艳羡,亲朋众口称赞。在公众场合老公话语感慨,说老婆一定要疼好。他就是这样感染周围人的,力劝别人效仿的。这至少是以前很少有的。以往他如果有精力非跟我死争,较劲,大有拼个你死我活的样子。吵架却都是因为孩子。孩子看不住就跑了,他关心孩子甚过我。有一次孩子丢失了,他竟然不许我进家门,说没有儿子要我就没意思了。事后我能理解他。夫妻之间就需要多些理解。
人们常抱怨现实生活冷酷无情,然而,已过中年的我们是看得开的。现实愈将濒临绝境,愈是强烈渴望生存,只是我们无可奈何在奔忙中无意就错失了感情。
城市里的人已经习惯于用各种“罂粟花”麻痹、陶醉身心,比如流行歌曲,比如诗歌,统统融游戏在里面。现代人不甘于寂寞,他们习惯于吵吵嚷嚷而喧闹,一旦没有了噪声倒接受不了。
难怪有些人不愿意写诗呢,通俗与高雅合混了。所谓的通俗,应该是大众化口味,流于俗而不同于庸俗,但毕竟是俗气了。人们没有时间来欣赏高雅艺术了,不是生活都快餐化了吗?不仅因为个人欣赏水平限制,还有时间的冲突,高雅的艺术成了奢侈品。
当下人有很多消遣方式都体现了对感情的渴望,比如:桑拿服务、卡拉ok、网上聊天等。人们对感情的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追求精神财富的需求多了,高了,与物质需求开始同步了。
你能让生活在农村的人只热爱自然,不热爱城市工业化的金钱高利润与现代化生活方式吗?他们需要金钱,需要走出去获得与享受,所以必然付出很多,尝受亲情的分离苦痛。城里也一样,繁重的工作压力日已模糊并淡化了亲情与爱情。一切都从经济利益开始出发了。
理解生活吧!谁都活的明白,只是非常矛盾。人们都在努力调适生活,只不过成功的人很少。我是其中较为幸运的一个女人而已。也许我正是在享受别人给我的机会,或许就是老公给我的。这就是我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片面而谈的《理智与情感》,仅个人之见,有待更多验证与认识的再次升华。
本文已被编辑[redyfeng]于2005-12-8 8:08:1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罗军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