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功男人背后的三位女人
——我读 《人间四月天》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妇女正处在半解放时期,这种解放主要体现在接受了新式教育,受“东学西渐”影响的这一类女子身上。由于所受的影响和自身的品质、性格不同。她们之间的差别也叫大。像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这三位女子的爱情观,以及对四十年代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徐志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张幼仪的一生是不幸的.她对爱情的执著与坚定 就为她的不幸埋下了深深的伏笔.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她 和徐之间是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如果她生活在今天 ,她会找一个懂得珍惜她的男人.她秀外慧中,端 庄贤淑,善解人意.从她的身上体现的似乎全是优点.书中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她,但我们仍能从侧面深深的体会到她的牺牲精神.
她"识大体",懂得"相夫教子"."尊老爱幼",为了徐的大业早成,她甘愿忍受寂寞.世俗的眼光也许觉得她太软弱.没有反抗精神.继续在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里遨游.可我觉得她是坚强的,当徐向她提出"协议离婚"的时候,她生产不到半年,可她没有向徐的任何朋友或亲人透露任何消息,没有到他们那儿去寻求安慰和同情,她独自承担着这分痛苦.
在徐和她离婚后,她独自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凄凉岁月,这确实说明她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她的思想受封建礼教毒害太身,始终无法脱离封建的道德观.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对徐的爱以及对婚姻与家庭的责任.她也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她不会仅仅只依靠一点点责任和义务而承担三十多年的痛苦的不管她是一个什么角色,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在这三个女人之中,她是徐成功道路上的基石,而且是最大的一块.
林徽音是聪明的,她拥有一为爱她的丈夫,也得到了中国新诗界中一位才华横益,诗思过人,文笔洒脱,浪迹文坛的诗人近乎崇拜的爱和执著的追求.她没有选择一位爱她,她也爱的人来共度人生旅程,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不言而喻.
她也是一位贤良的女子,她的爱情观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情令智昏.她深深的同情张幼仪的处境,同为女儿身的她们,更能体会张内心的那份苦楚.当徐与张离婚后,她没有接受徐的追求.后来,权衡徐与梁思成二者,她觉得梁更适合做她的丈夫.她相信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好处也将大于前者与一个比自己大8岁的人在一起,在生活.感情.思想方面难免会有一些代沟.而且,当时全中国都把目光聚集在他们身上,在以后的道路中,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她的意志是坚定的,没有被徐那如火如荼的感情所左右.但同时她又受到精神上的压力和折磨.
情感上,她是爱徐的.但理智上,已为人妻的她也只能以朋友的身份与徐交往,她的爱是含蓄的,没有对徐的那份深深的爱恋,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是不会在徐去世四年后,仍能以饱满的笔调写出款款的神情来悼念徐的的.与其说,往日的点点滴滴被林名鉴与纸上,还不如说是历历在目与林的脑海中.,珍藏于林的心中,作为永久的怀念.我想林的遗憾是不能言表的.
我觉得陆与徐的相识.相爱到结合都是一个错误.徐在最失意的时候结识了陆,,也许他知识为了找一个人来填补心里的那片空白,情感上的那份失落吧.他们根本上就不适合,徐是一位寻求感动和浪漫的诗人,而陆是一位万中挑一的交际名花.他们只可相爱,不可结合,他们是无法融入到对方的生活中的.就像两片飘荡的云,相聚后的结果只能是分离.
陆喜欢徐的浪漫与才气,欣赏他对自己情艳意浓的追求,徐也欣赏陆的天生丽质,才貌双全.然而,生活是真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他们不可能只生活是浪漫中,,只依靠爱情生活下去,更重要的是物质享受.为了这,陆背叛了他们那历尽艰险和坎坷的爱情,投入了别人的怀抱而徐却压得不堪重负,他无法承担陆高昂的生活费.他多想变成一只鸟飞走啊!随着飞机的爆炸,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人们总是在失去以后才想在拥有.才懂得珍惜,陆也只能以悔恨的眼泪来悼念徐的亡魂了,也只能把徐对自己的那些"情感"细细的整理成书来作为永远的怀念.她对爱情的追求是建立在物质享受的基础上的,也许她是一位美丽的笨女人.
在诗歌上,徐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在感情上,他也许是一位失败者.但正是他与这三位女人的感情触动了他的灵感,激发了他那细腻.真挚.深沉的情感吧!同时,他也把这份感情全部倾注是诗歌之中,形成了人生与艺术结合的最高境界.
-全文完-
▷ 进入荒原风信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