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情圣戴云山人

发表于-2005年12月07日 晚上8:07评论-3条

情圣

如果书圣是王羲之,画圣是吴道子,武圣是关羽,酒圣是杜康,诗圣是杜甫,那么情圣就是徐志摩。

中国的文化一直是处于混沌的状态当中。在这样的文化环境的熏野下也同样使人的思想有意无意的形成混沌的状态。在爱情与婚姻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毒害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可是麻木不仁的他们却始终打着鼾作着他们的美梦不会感觉到任何的悲痛。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成为了维护这样的文化的工具。

那华丽的混沌的宫殿,断送了几千年来所有人们的爱情。里面堆满了令人生畏的爱情骷髅。

无人怀疑,无人问津!

沉睡了几千年!

几千年后,有一个人也来到这一宫殿。他也走进了那神秘的宫殿。受那“丰富”的文化的熏野,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也渐渐的走进了那可怕的混沌的思想深潭——他就是徐志摩。

在他刚考上北京大学的时候,无奈在他父亲的安排下同他的大老婆张幼仪结婚了……

接下来,志摩也同样被那只无形的狠毒的手渐渐的推向爱情的坟墓。他对生活没有什么感觉,不知道是痛苦还是痛快。同那些爱情已经被葬送了的人没有两样,生活,生活就是那样的过着,没有任何感觉的过着,过着每一天……

在一颗诗魂的心就快要麻木之际,奇迹振救了那情圣的心。

林徽因就像一颗救星一样出现在志摩的面前,在志摩英国求学的日子里。

林徽因的出现使志摩眼前有了灵光,心灵顿悟,从此就有了灵性。

志摩见到林徽因的那一刻,他看透了那文化宫殿的阴谋,明白了那混沌人生的可怕,他终于清醒的看到那什么“三从四德”、什么“感情可以在婚后慢慢培养”、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冠冕堂皇的话,原来只不过是麻痹人的思想的 毒药。

一个人如果没有属于他自己的感觉,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自己的命运操纵在别人的手中让人感到胸口发闷。志摩想到当初连感觉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自己的感觉与别人的感觉,多么的可怕啊!!

志摩回想起以往的事情。和他的老婆幼仪的生活过得和和睦睦、相敬如宾,看起来是最好的夫妻。那同样是混沌文化要求的目的。可清醒了的志摩清楚的明白夫妻的和和睦睦、相敬如宾是最可怕的!和和睦睦是他们仅仅是被组装在一起的生殖机器。不会发自灵魂深处感情的撞击;相敬如宾则表面不是想知,没我爱情。

徐志摩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婚礼不是面对苍天,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无常的命运两颗灵魂决心携手前行。而是以叩拜列祖列宗,请他们放心: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 子[gong]已经搞到替而代之。这是一种家政代替爱情的象征,是求繁衍的动物尚未进化成精神动物的象征,或是精神动物退化为经济动物的象征。

他同样清醒的看到在那种混沌状态下的爱情受到毒害的同时,中国的女性也同样的受到极大的伤害。什么“三妻四妾”理所应当。还为这样败坏的行为找一个漂亮的借口:什么“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中国的女性从来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可是,遗憾!女性却没有感到爱情的埋葬在没有爱情的 日子里)他们只能是政治的附属物,更别提什么婚姻美满与幸福。王昭君孤独的荒冢、潘金莲愁伤的死鬼不都是已经分明的告诉我们了吗?

女人作为政治的附属物,同样政治也作为政治的附属物。那样的婚姻没有爱情的根基,因而只能注定枯萎。他们也有狂欢的时候,但那仅仅是性欲的渴望,性行为的交欢,而不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灵魂吸引,那种痛快是一种痛苦的痛快,因为那本身是一种麻木的行为。在那高[chao]的快感过后留下来的仅是一片苍白,一种空虚,一种恐惧……

他们同床异梦,他们寂寞孤独。这时他们只好到那幽深的 宫殿里面去寻找解药。也终于不负他们的期望,他们找到了。圣人不是说过“感情可以在婚后慢慢的培养”吗?三临四舍、尊前敬辈不也是告诉他们“夫妻床前吵床尾和吗”?这样他们终于找到了解药。渐渐的不再孤独,因为他们已经不在是自己了,已经不明白什么叫作孤独了。就在此时“情场”被“家庭场代替了。爱情的宣言也让路与家政的统治。如果有一天夫妻从梦中醒来,良心发现,吵着闹着要离婚。亲朋好友便那着那混沌的武器来想劝。看在你们夫妻一场的情分上就算了吧!看在你们的儿子的面子上就不要那样吧!混沌思想占据了整个头脑的人终究还是没 有看 明白那偷梁换柱的把戏,又沉睡了。打着可怕(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和谐的)的鼾。在这样的情况下义与婚姻已经不是真的义了;忠与婚姻也已经成了愚忠。

他们 一生过着可怕的机械的生活。没有半点的激情,想一潭死水一样清风吹不起半点 的涟漪。

“孩提——读书——找工作——结婚——生孩养子——离开人世”。多么可怕的一条链啊!!!

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仅是为了传宗接代!

他们是生活已经像录音带一样被录制好!等待他们的只是慢慢的播放!!

徐志摩站在人生的高矗,对这一切丑恶的面目一览无余。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不 能忍受那种毫无半点激情的机械式的生活。他渴望“真”!只有真能给他灵感;只有真能给他力量;只有真能给他勇气;只有真能给他灵性!

当生命向我们索取代价,我愿意偿付——以我的生命;当爱向我索取代价,我愿意偿付——以我的爱。我不求自身的完美,但求灵性的纯粹。在 道德和真理之间能够丈量?除了爱……我信仰已经建立,再也不 能被任何取代。

另外,那种被当作生殖机器而绑在一起没有感情的夫妻,延续婚姻一天就是浪费彼此的生命一天。如果说离开是对对方的伤害,但如果要延续婚姻关系作为对内心亏欠的补偿,那只恐怕亏欠的更深,伤寒的更大。徐志摩看到一场婚姻不是一个人, 不是两个人,而是关系到三个人,甚至是 四个人的痛苦与痛快。他不要一个只依附在他身上的人,那是种苟且的活。他 要他的女人(幼仪)天下的女人和他自己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不爱并不是无情!人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爱情与婚姻。

清醒了方能不再沉睡,至知了方能不再愚昧!

已从麻木中醒来的徐志摩彻底的鄙视虚伪,曾恶妥协。他深深的明白麻木是做人最大的悲哀。就像马丁路德金喊出了美国历史上奴隶们的 自由之声——人生来皆平等 一样,徐志摩呐喊——我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人!

终于,在德国的报刊上徐志摩登出了他人生的转折,灵性的起点——他和他的前老婆幼仪离婚了。

可是老天往往喜欢捉弄人。不,不应该说老天捉弄人,应该是人捉弄人。就在志摩痛苦的挣扎得到暂时的解脱深深的呼一口气之际却发现他的灵魂伴侣林徽因却岁着他的父亲回到了北京。

志摩,他本是为爱而生。他不要宿命,只遵循发自内心的声音。那个声音告诉他是林徽因,是林徽因和他的灵魂相遇才庄家出灵性的火花。只有能和林徽因在一起,和她谈心,共享生命中的一切,他就快乐的要飞。只有她能许他一个未来!失去了她将失魂落魄,情圣徐志摩就靠着那一念不 死而活着。心中的那个声音告诉他不要放弃。因而志摩放弃了刚得到剑桥大学的经济硕士的进修而鬼使神差再次飘洋过海的回到了北平。

回到北京,志摩无人关心,无人问津。首先得到他父亲的一顿痛骂,接下来是他的恩师梁启超的当头一棒;再着是众人的千夫手指。志摩的父亲拉长嗓子大骂道:拜读了你报上的大作我真的佩服的五体投地,多少人向我道喜,说我申如他个学成归国的儿子,回到祖国还没来得及挽起袖子报效祖国就赶出了一桩轰动全国的大事!你果然是一鸣惊人啊!你把徐家的脸面都丢光了,纳妾对徐家是一样不能交代!

无奈!当秀才遇见兵是时候,真是有话讲不清啊!但徐志摩好得为此、作出解释。我既然写的是通告,倒也不计较什么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我只想把时期理清也算是是对大家的一个交代。毕竟这些人并不跟我同一被窝里睡。至于什么纳妾?我不纳妾!我决不会做这种事!三妻四妾在别人的眼中说是比离婚还道德,在我心里,着才是自私和败坏。生育享乐不是娶妻的借口!一个男人果真爱他的妻子再不需要任何的借口把别的女人弄进家里来。因为一个已经够了。中国女人几千年来没有地位是因为男人从来没有真正的爱过他们的妻子。因为不懂得爱,就不懂得尊重;因为不懂得尊重才会押妓养妾终日流连欢畅。甚至把这种三妻四妾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我,所以情愿离婚,当一个千夫所指的人,也不愿占尽男人甚至是男人不应有的特权回头再戴那顶礼教的破烂的帽子去维系徐家那虚伪的面子。

多少人劝徐志摩不要固执,不要一错再错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可是真正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 除了志摩还有谁呢?他不回岸,只一心回归大海就向河流的方向一样。他看清了自己,那是他(不,是所有人,只是从来没有了解,仍然沉睡)唯一的路。他将顺着呢条路走,受罪吃苦都甘愿。这是处在混沌中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因为那才是志摩自己。因而志摩不管别人的叹气摇头,别人的骂声震天,仍然走自己的路。

他就靠那灵性的不灭,靠着那唯一的知己给以他的力量和勇气坚持顽强的战斗。

当他的恩师梁启超知道志摩离婚而且回到北平的时候,他不懂得徐志摩的心也没有给以他半点的关心(当然,这里面另我梁启超自私的因素,暂时我们就不讲了)。反之,跟他当头一棒的三封痛骂的信:

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 

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 

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悒佗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没想到徐志摩却不买帐。他的那封回信真让梁启超如芒刺在背。徐志摩宣称: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对于充满浪漫理想而且完全醒悟的志摩来讲,生存的意义不再于苟且现实,而在于向着理想不懈的追求。正像志摩崇拜罗素却不盲从罗素一样,梁启超虽然是他的恩师,他的精神之父但是却不愿俯首帖耳地听从恩师梁启超那充满爱怜(只是一部分)的教诲。吾爱吾师,可更爱真理。于是,志摩为自己辩倒:

其一:

我之甘冒世之不不韪,竭全力以问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鹤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雍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豈得已而然哉?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其二曰:

嗟夫吾师!我当奋斗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则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毀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可是在志摩孤军奋战想振救自己振救人类的时候,他的灵性来源——灵魂伴侣去离他而去,和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订了婚。(顺便说一下:这里有很多政治的因素。这也是“有情人不成眷属”的重要原因)

从那以后,志摩的所有一切都垮了。他失去了力量的源泉,他没有灵性,他神经吁吁,他失魂落魄。、

一个人要真镇定须向狂风暴雨里去寻求;一个人要真和谐须向混沌里去寻求;一个人要真平安须向,大动乱里去寻求;一个人要真幸福须向痛苦里去寻求;一个人要真真实须向空虚里去寻求;一个人要真生命须向最危险里去寻求;一个人 要真天堂须向地狱里去寻求。

志摩有所悟!虽然自古尝试少成功,但是 自古成功在尝试。虽然求不得是一种苦,但是不求更苦。那是 一种饥寒不知寒的麻木,一种自欺欺人的妥协。如果一个人连苦味都尝不出来,那才是真的一种永无出期的苦。志摩不怕痛苦,甘心存身在火焰里,哪怕最后的振救一切皆空。至少还可以见到自己的“真”。

他的灵魂伴侣,志摩将永不放弃,一直追寻……

终于在后来泰戈尔反访华时期,志摩争取到了一个万事难逢的 好机会。他和他的灵魂伴侣林徽因一左一右陪伴在泰戈尔的身旁当翻译。而且他们作为主任公演了泰戈尔的一场戏。两人演的泪如泉涌。因为那不是演戏,而是真情的述说……

这次泰戈尔访华把梁家惹了满肚子的火。心虚的他们不敢看到那种场面,不敢承认那:“松-梅-竹”三友图。

可是无奈!最后志摩能给他的灵魂伴侣的只是那几朵扑鼻的茉莉花。

在送走泰戈尔之前,林徽因约志摩见面于——西山山坡。让人心痛的是这次约会是他们最后一次约会。林徽因告诉志摩送走泰戈尔以后将和梁思成到美国留学……

志摩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满心欢喜迎来的却是一场离别……

虽然两人相拥而抱哭成泪人。可是又有什么用?那就是他们爱情的告别!!!

在这样一个政治左右甚至可以说是政治专制爱情的社会里 。才华横溢、诗情万种的

徐志摩还是终于一场空。

志摩欲苦屋泪。他的精神已经濒临死亡,他泣不成声。

在送泰戈尔的火车上他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他要把它仍出窗外时被恩厚之

抢去):

我真不知道我要說的是什么話,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來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這两日我的头脑总是昏沈沈的,开着眼闭着眼却只见大前晚模糊的月色,照著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的向荒野退缩。离别,怎么的叫人相信!我想著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靠着一念不死的徐志摩的那一念也已经烟消云灭了。他一无所有!他的神情颠倒,他灵魂四处游荡(顺便提一下:这是他诗歌成就最高的阶段)。

最后,他把那感情寄托在他的第二老婆陆小曼的身上。他疯狂的冲破阻力,终于迎来了他和陆小曼的新婚的日子。

在那天的婚礼上,徐志摩请来了他的恩师梁启超作为他们的证婚人。

万万出乎人的意料!梁启超竟然大加刺责:

徐志摩,你这个人 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离婚再娶……以后要痛改前非、从新做人。你们都是离过婚从新又结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祝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志摩失望极了。他努力所得到的一切却无人理解,他极力的想唤醒众人却遭到一顿痛骂。他不想再谈什么。

志摩累了。陆小曼不是他所追求的真,追求的灵魂伴侣。而仅是他的感情托体而已,可是他没感觉到。他像小孩子躺在宽大的母亲的怀抱里一样的躺在陆小曼的怀中安静的睡着。

几年后,林徽因在北大做一次关于建筑的报告。徐志摩答应她一定去听她的报告。结果在飞机上失事了。他飞了——想飞的志摩!

志摩的一生,他看透了一切。他的爱情不再被家政代替;他的行动不再受任何典论左右;他在走一条真正属于爱情的道路,他极力的唤醒在爱情中麻木的人……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一代情圣,

徐志摩!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戴云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林微茵也许是因为与徐志摩的爱情,才让更多的人记住了好。

文清点评:

对不起,打错一个字。应该是“才记住了她”,把“她”打成“好”了。抱歉!

文章评论共[3]个
想得开-评论

徐志摩为爱生,为爱死,为爱奔波一辈子。

  【戴云山人 回复】:这就是“真” [2005-12-9 22:12:38]at:2005年12月08日 清晨5:24

孤独魂-评论

情圣,哎。
到我这该改改了"情剩"
空剩满腔情,独自想清风。
何处有天涯,孤魂寄飘零。
  【戴云山人 回复】:对甘愿堕落死亡的 人
我不想都说什么 [2005-12-9 22:11:50]
  【孤独魂 回复】:不好意思,
你可能理解错误了吧
[2005-12-9 22:55:34]
  【戴云山人 回复】:也许吧!但愿如此! [2006-2-14 19:11:50]at:2005年12月08日 中午2:55

吕子-评论

有深度!
  【戴云山人 回复】:谢了! [2006-2-14 19:10:36]
  【吕子 回复】:无限崇拜中。祝福你:) [2006-2-14 19:48:38]
  【戴云山人 回复】:多谢! [2006-4-2 1:58:03]at:2006年01月25日 晚上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