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我升入高三了。
再过100多天,就要面临高考了。
前几天,我刚刚看了一些今年的满分作文。说起高考作文,我想针对高考作文里出现的种种的问题,选取一些,发表一下我简陋的看法,是谓之“浅谈”。
其一:高考作文与“随心所欲”无缘。
先打个比方,高考考场上写文章,就像是一群戴着镣铐的考生在一个限定的舞台上跳舞。
我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是自由的。写一篇文章,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以及怎么写,都是由文人们自己决定的。且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可以与人交流,文思枯竭的时候,也可以等待着灵感的闪现,不必受人限制。而高考作文则不同,试卷一发下来,写作的话题就已经被出题人给牢牢的限定死了,根本不容你质疑。不仅如此,你还得完全严格的按照题目的要求去创作,绝对不可以离题,一旦发现笔下八百言,离题一二里,轻者被扣去一二十分,重者被判为不及格,总是句句珠玑,也会被打入地狱,不得超生。高考作文共60分,占据了语文一科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自然不必我多说。再加之高考又是决定考生命运的一个坎,这就让考生们无形中被了一个不轻不重的包袱,考生们有些许紧张也是难免的。有了这种心态,又处于这样特定的时间特殊的环境下,我想,就算是文学大师也为不能写出什么佳作来。更何况我们考生本都不是倚马可待的才子,为了不被判为死刑,一方面即得顾虑文章是否跑题,又得顾虑时间,所以就越发显得小心翼翼,步履维艰了。如此一来,哪里能谈得上随心所欲呢?
其二:高考作文渐渐的趋于功利化,模式化。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高考所选拔出来的无非是些得高分的学生。考生考试,目的也就那么一个,就是尽可能的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这就让考生有些急功近利了。在这种思想的浸染下,应试作文甚嚣尘上,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作文模式化。
相信有许多语文老师教诲过自己的学生,高考作文要如何如何写,怎样才写得好,并且给学生们打造了一个个并不高明的模式,让学生往套子里钻。这样,学生的思想难免受到遏制,纵使有才情满腹,恐怕也难以写出生花之笔。
我的老师也曾教过我们,如果作文不会写,就自己精心选几篇高考的满分作文,按照人家的模式去写,这样就算打不了高分,阅卷老师也不会给你过低的分数。这种方法,我试过,只不过写出来的文章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可是老师却说好。更讽刺的是,我那些垃圾(我只能找到这样的一个词来形容),却被当作范文,被老师在班里朗读……这,我该怎么说是好呢?
模式化的作文崇尚的是模式,而对于那些放开手脚写的文章,就是看不惯,觉得它们不正规。这常常让考生们削足适履,刻舟求剑。这就不能不算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误导,一种悲哀,一种遗憾了。
其三:高考作文缺“真”。
真,是一篇文章中的灵魂,是一篇文章美的要素,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写文章是个性化的行为,本就应该事真,理真,情真。相信任何一篇文章中如果掺杂了虚假的成分,纵使有华丽词藻的堆砌,读来也觉得索然无味,算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美。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有大话,空话,套话,假话连篇的;有生搬硬套的仿写抄袭的;更有乱用词藻,写得天花乱坠的……这样的文章,的确不在少数,缺乏真情实感,读来犹如嚼腊,苦不堪言呐……
我觉得,考生们无论文笔是否精致,但按照自己的感受写出的文章,也算得上是一种真实,总比无感而发的无病呻吟要强得多。
苏轼曰:"某生平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我们不能以次悬的,来要求那谢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考生们,但求一个“真”字。
其四:考生在写作是盲目求新。
古人云:“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同声,皆快于耳。酒澧异气,饮之皆醉。百谷疏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和。”意思就是写文章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创造,不能人云亦云,千人一声。一篇文章,做到了“文约”“词微”“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意远”,方能称之为一篇好的文章。
近几年间,创新,无疑是高考作文中最为耀眼的的亮点。成功之作,往往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但要说明的是,所谓创新,一定要出人意料,又要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一味求新而流于怪谬,实不可取。
现举一例----今年上海卷有一篇文章《周杰伦的魔兽争霸》,作者编写了四个梦幻故事。“半岛铁盒之恶魔猎手”,米兰的小铁匠之山丘之锤”,“回到过去之兽王归来”,“最后的战役之死亡骑士”,形式上似乎很有创意,如果放到某网站的论坛里,或许是一道亮色……可是,这不是我们常说的灌水,高考就是高考,容不得这样的“创新”。
其五:肤浅
关于肤浅的问题,想必大家也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觉解不同,见地也就不同,于是写出来的文章深度也就有高有下,优劣分明。我也不便多说。
……
其他的,是我一时半会想不到的了。
于是,就此搁笔。
-全文完-
▷ 进入风中歌吟的孩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