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依 依 惜 别 情潇湘称子

发表于-2005年11月29日 上午10:46评论-5条

“念相聚,恨别离,几度春光情依依;共研学,济忙闲,相知只恨到别期。”这是我在大学同学录首页上为自己,也是为全班同学写下的离别赠言。春去秋来,时光从指间渐渐流逝,每当我看着同学录上的全班合影照,端详那一张张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容,我思绪万千,多少离愁在心头……

光阴似箭,转眼间,韶华已逝。每当我思念他们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去觅寻他们留下的墨宝,让那来恒久不变的、无声胜有声的文字在心中回荡。感悟到相聚时那段心悦神怡的日子,以及彼此间心照不宣的切切真情,令我心往神驰,仿佛又回到了记忆中的昨天。时光的脚步并不会为谁停下,往事离今时也越来越远,而唯有这段流淌在心中的情义永留心间,也把身处异地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少个日子,我们在一起啃书本,如一叶小舟荡漾于知识的海洋之中,也曾探讨人生,谈理想,有过豪言壮语。在那里我们尊崇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之间彼此关爱、相互勉励,在共同学习、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谊,成为至诚挚友。

似水流年,往事如昨,历历犹在眼前。曾经的欢声笑语都已化作岁月长河中的朵朵浪花,消散在人生的旅途中,轮回的记忆走过人生的一站又一站,蓦然回首,却叹青春不复。只有那友情象陈年老酒一样,在日复一日的酝酿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弥漫出醇美的芳香,让我们沉醉在美好的过去里。穿梭在时空的两端,看似遥远,感觉却是那样的亲近,我们班不但是以学习成绩优异而闻名全校,更以最具团结及最具凝聚力而著称校园。这种精神犹如一盏指航灯,一直照耀着我们,以至于后来分赴不同领域、不同岗位,而唯一不变的是大家仍保留在学校时的那份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随着岁月悠悠晃晃的流逝,一路走过一路高歌,思绪随风在荡漾,回头看看青春的痕迹,回味那段甜美快乐的时光,感觉依然是那样的亲近。我们同欢同乐、同愁同悲,让友谊植根在青春的田野里。在哪里,清晨琅琅的读书声,就是我们唱出的人生之歌,落暮后灯下的苦读,在文章里,在句子里,我们寻找希望的港湾,放飞梦想。在思念的长廊里,我仿佛已置身于当年与全班同学共同编织的美丽的梦境中……在只有四十九个人的班级里,却由两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我们学人事管理专业的略多于劳动经济专业的同学,虽然是两个专业,但是全班同学却是一条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劲往一处使,大家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师出必胜。而最引以为荣的是我们班的男子篮球队,可称得上是战无不胜。

每逢比赛,我们班会组织一个声音响亮的拉拉队,再加上一个后勤服务部,端茶递水,最让人感动的是,当队员员汗流满面时,会有一条温馨毛巾呈现在他们的眼前。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家”的温暖,为身在这个集体而倍感自豪,更好地发挥潜能,努力拼搏为班级争光。上一级的法律班的男子篮球队平均个头1·83米,是一支屡战屡胜的球队,但是自从与我们班这支平均身高只有1·7米的球队较量后,这个曾经稳拿第一的赛场骄子队,就一直败居第二。

赛场中,班长韩晏传球时举步如风、神出鬼没,其它同学配合得恰到好处,令对手举措失当、防不胜防,我们班之所以每次都能胜出,除了有班长韩晏这个身手敏捷、具高超球技的队员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班那种团结向上、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使我们班百战不殆。

而今,我只能在记忆长河中去追寻这些令人愉悦的情怀,回想那连贯的、琐碎的往事,心中依然充满温馨,在那心的旷野中,有肆无忌惮的戏闹和欢乐。更有一批象班长韩晏,“小孔明”仲明,“大姐大”达丽,风流倜傥、幽默搞笑的克勤等沉着、冷静,充满智慧的群体;以及三分清醒七分醉、冷面含笑的于全和“男高音”子良;还有最忘不了的来自“两国”的宁德和安宇。这些活跃分子,让我们班充满了笑声,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更显青春活力。

宁德来自湘中,而安宇来自湘南,俩人各自操一口地道的家乡口音,且都不会说普通话。每当功课压力太大,显现沉闷气氛时,主导演克勤就会挑起宁德与安宇之间的矛盾,让他俩在相互听不懂对方语言的状况下,都误以为对方在攻击自己。而助导于全也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充当“好心”的翻译,而翻译的结果无疑是火上加油,让宁德与安宇更进一步地相互对峙。当然,多数都是游戏般似的就结束了,偶尔也有来真的,如果他俩吵得面红耳赤、指手划脚地互不相让时,这种外国语式的“吵架”,就算达到预期效果了。同学们在克勤和于全的冷笑声中,个个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合。当然,有时候俩人的吵闹也会陷入僵局,这时,只有我与达丽出面来调解他们的误会。因为我与达丽同处一种生活环境,能听懂很多种语言。而克勤与于全每一次导演的“戏”都是在笑声和骂声中宣告结束,同学们的疲劳和压抑感也随之得到彻底的释放。

“男高音”子良跟我同桌,很少说话,看上去比较内向,显得很深沉,深凹的眼睛射出两道锐利的光,因此,给人的感觉是,沉静中有几份冷漠。然而他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记得一次偶然的歌曲轮唱,他的一首“敢问路在何方”洪亮而又豪放的嗓音,使全班同学惊叹不已。因为他的显赫太让人感到意外,也为了同学们的愿望得以满足,他相继又唱了几首。那天自他开唱,整个场面都是掌声如雷,也让他占尽了风采,就这样全班同学都知道他歌唱得特别好,因此,送了他一个雅号——“男高音”子良。不过也是从那以后,他的话渐渐地也多了起来,原来他并不象他的外表那样冷漠,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热血男儿。

班长韩晏为人处事是集智慧与理性于一身的那种人,面对棘手难处理的问题,他总能如“刀切豆腐两面光”那样,使任何问题的处理结果,都是以双方满意而告终。他与仲明也许是有太多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俩都属于那种睿智型的人,又同住一寝室,俩人总是形影不离的,情同兄弟,所以,分别后,俩人关系依然密切,来住也很频繁。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毕业后,我们天各一方,直到2000年,韩晏从长沙来到新区,与我和达丽会了一面,席间,我们谈笑风生,兴高采烈的。特别是回忆起往事,我们的心情显得特别兴奋,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美好的时光,沐浴在欢声笑语的海洋中,感觉依然是那么的欣慰。也谈到了别后的情况,当说到仲明时,班长长叹一声,神色顿显沉重,随之,我们听到了十分震惊,而又万分难过的消息,那就是:仲明这个在我们班年龄最小、最有发展空间的才子,也由于他聪明过人,毕业三年后,就当上了县税务局的副局长,遗憾的是,不久,一场车祸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而毕业晚会也成了他与全班同学的最后诀别。有谁知他的生命竟然是如此的短暂,生死本是平常事,痛,只为失去了同窗知已。由此感悟平平淡淡是真,健健康康是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相聚时短,离别时长,昔日的情景,都还记忆犹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毕业前夕那一幕幕,时常闪现在眼前。“同寝一载,发现我们都特别喜欢《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我弹你唱,配合得那么默契,但愿以后你不会忘记这首悠美、古老的苏格兰民歌。”这是临别时,刘婷情真意切地对我说的一句话。我怎能忘记这首歌呢?她是我们友情真实的写照,记录了我们相处时的欢声笑语以及永留心中的真情。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试问有哪一种相聚能天长地久?终归免不了别离!而让我最忘不了的是离别前,班里组织的那次毕业论谈,地点选在苏仙岭山上,我们在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碑文前,谈古论今,自由发散。而更多同学则对少游的“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颇有感叹,沉浸于他的遭遇和当时凄楚的心境中,联想到我们即将离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大家各怀心事。而毕业晚会上,同学们相互赠言话别,虽有感伤,但还是其乐融融的。韩晏赠了一首打油诗给我:“几度同窗飞似箭,委婉歌声恬动听。‘小姐’雅号皆知晓,找个郎君常相伴。”我当时笑他说得太直接了。而老夫子迪彪在书法上有较深的造诣,临别前,他送了一幅亲笔挥毫的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书法作品给我,还作了装裱。“同窗、共寝、同连心,促膝、并肩、两无猜,友谊、真情、永常青。”这是达丽留给我的文字。其实在学校时,虽然与达丽同一寝室,但她常住亲戚家,那时我与达丽也只是平平淡淡的同学关系,我们成为知心朋友,是在毕业后,也许是因为同城,也许是因为我俩真的有朋友缘,达丽与我走得比较近,彼此有了一份深厚的情谊,以至于后来还经常携先生一同相聚畅谈。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曾几何时,我们情如兄弟姐妹,苏仙岭下,留下了我们多少推心置腹的话语,留下了多少朗朗的笑声和梦想。“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如今,我们分别在东南西北不同的地方,为了人生的目标,也为了各自的理想,奋斗、拼搏在不同的岗位,别时容易见时难。“如果耳朵能录音,那该多好;如果眼睛能录像,那该多妙;那样,我就可以永远记住你们的音容和笑貌。”这是我们全班每一人的心声。其实,即使眼睛不能录像、耳朵不能录音,你们的面容依旧闪现在我的眼前;你们的声音时常回荡在我的耳旁。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而今我独步在他乡的驿站,唯一不能忘记的是昔日里的那些最美丽的往事,即便离别也难以忘怀。而今,当我全神凝视着合影照上的每一个同学,追忆往昔中的点点滴滴,拾起那致远悠长的片片记忆,把那段美好的时光刻在心中,化作我心中最至真至纯的话语——依依惜别情。带着对他们深深的祝福和那永不可没的情谊,一起冲上高高的苍穹,托白云捎去我无尽的牵挂,让彼此那眷眷之心得以慰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潇湘称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这就是人生的无奈。离愁别苦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文章评论共[5]个
天心浪子-评论

娓娓道来,如沐春风。文笔优美,空灵飘逸,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旁征博引,思维飞扬。佳作也。但如何叫潇湘称子。
  【潇湘称子 回复】:谢谢欣赏!你的小说写得很好。潇湘称子字面意为:“潇湘——湖南,称子——天称座。”
[2005-11-30 9:11:49]
  【天心浪子 回复】:你全看了吗??? [2005-11-30 21:59:10]
  【潇湘称子 回复】:抽看了一些,你的文章好长,写得很好,只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品读。 [2005-12-1 10:05:11]at:2005年11月29日 下午5:48

灵心化雨-评论

一口气看了你的十篇文章,文笔优美,好功力。
只是粗看,已感悟良多,谢了。
  【潇湘称子 回复】:谢谢你了!其实我应该多多向你学习,毕竟我还是门外汉。 [2005-12-2 9:44:28]at:2005年12月01日 晚上9:14

阿雪追忆-评论

令人羡慕留恋的大学生活。深深地珍藏起来吧。
  【潇湘称子 回复】:谢谢你,阿雪老师,其实我很佩服你对理想不懈的追求的精神。
大学生活是我一生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日子。
[2005-12-2 17:55:39]
  【阿雪追忆 回复】:谢谢你的热情。人不管到了哪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追求。时代在前进,我也不能太落后呀。只有过去了,才会更珍惜。对吗? [2005-12-3 8:22:42]
  【潇湘称子 回复】:你说得是。假如人没有梦想,没有追求,那就是虚度人生了。 [2005-12-5 8:29:56]at:2005年12月02日 中午2:27

潇湘听雨-评论

湘女多才,湘女多情。我也是湘女呢。呵呵
  【潇湘称子 回复】:谢谢关注!
互相学习,多多交流。 [2005-12-5 8:23:18]at:2005年12月03日 下午5:26

梦中芙蓉-评论

看了你的文章,也让我好想我的大学生活啊,我们班一共28名同学,差不多一个省一个人吧,男生15人,女生13人,相当团结和温馨,没有隔阂,五年在一起,特别在大三在医院实习那一年,男生与女生宿舍就在一个楼层紧挨着,远离学校,不受那套清规所限制。真是快乐无边啊。我们常去集体游玩,北京好多风景都去过,临毕业大家又去爬了一次密云的故长城,野营,篝火,听着当时最流行的<<泰坦尼克号>>歌曲,那种快乐让人终生难忘啊!
  【潇湘称子 回复】:谢谢!芙蓉好历害呀!医学院很难考的。
大学生活美好,令人难以忘怀。 [2006-3-20 8:30:26]at:2006年03月17日 下午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