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吼声未必都是悲三河汉子

发表于-2005年11月27日 下午3:43评论-1条

庆祝建县2120年,县里开展大型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收节目单的时候,自怀镇报了一个“报路”。电话上没听懂是啥意思,叫传过来一看,原来是轿夫抬轿时吼的“号子”。文化中心主任小杨说,是他们那儿娶亲时抬花轿轿夫们的专用号子,他们要演出的节目就是抬花轿。

小杨真有意思,给本来苦涩的词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号子我知道,说白了就是下苦力的人在劳作时发出的吼声。通常,这样的吼声除了象《船工号子》那样被改编成歌演唱起来动听外,劳动场境中是艰涩的。吼号子的人都是脚夫(川南对抬东西的人都这么称呼,也叫抬脚棒)。在川南土生土长,又出自农村,对那声声号子再熟悉不过。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是抬石头的号子。四个人抬着一块石头,吃力地挪动着,常常是很长的距离。抬石的人为了鼓劲,也为了统一步伐,石头一上肩就要吼号子。号子声听起来异常的沉重,像是声嘶力竭。虽然远远听起来也有美的感觉,但那种美听着让人心悸。因为,那号子声是和汗水一起砸向地下的。当石太重时,往往还会出事故,发生悲剧。我是亲身体会过那号子声的沉重的。18岁那年,生产队铺石坝(那个时候的水泥很珍贵,乡间好的晒场都用石板铺面)晒谷子,全队除队长外能抬的男劳力全参加了。因为,台石头的工分高。石料路远,采取的是一个小组(四个人)抬一段,这样的话,无论是谁,重的轻的都得抬。我刚刚成年的身子,稚嫩着呢。抬杠一压到肩上,就听见全身骨头“嚓嚓”着响,腰仿佛立刻要被压断,还吼得出什么号子!四个人抬着石头,没有号子,脚下走起来总是统一不到一致,问题就严重了。没走几步,抬着的石头就不听使唤,落下了。不幸中万幸的是,只把一个同伴的腿挂伤一小块。我撂下抬杠,走了。

此后,我怕看抬重物,更怕听脚夫号子的沉重。因为,在我的印记中,那号子是悲苦,是血和汗。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号子声都苦涩,也有高兴的,比如抬花轿的号子。花轿轻,抬的人多(八个人),心情好,吼出来的号子就像唱歌。花轿迎娶新娘是川南娶亲的古风。据说盛行的年代,新娘坐花轿是很排场很风光的,通常要家底殷实的人家才具办得起。贫家小户的女子出嫁有一乘小轿就不错了。就是花轿,也还有四轿和八抬大轿之分,这个说法不知真假,没实地考察过。结婚是喜事,又用花轿迎娶,说明新郎家景好,轿夫除了工钱,还有红包,心境能不快乐?!那种肩上轻飘飘的,心里满是喜悦的号子已经不是吼,而是在唱,所以声音听起来很悦耳。

第一次看见用花轿迎娶新娘的时候我还很小。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产队长的女儿出嫁,新郎是另一个队的,行医,家境很好,娶亲就用的是花轿。当唢呐锣鼓声一阵一阵从山那边传来,老远老远,就感受到了热闹的气氛。我跑上山岗,看迎亲的队伍转过一个山坳又一个山坳,从山间的细路上吹吹打打的走来。行进在唢呐后面的,就是那叫人眼馋的花花轿(我们小时候叫的名)。花轿披红挂彩,八人台着,很是气派,猜想新娘一定很高兴很满意。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那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特别是那红色的,方方的,四角有檐,装饰华丽花轿,让我一直无法忘记。花轿到的时候,我差点偷进轿里去坐坐。不过没等贴近轿身,就被轿夫赶开了。那是惟一的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花轿。

据老一辈人讲,花轿迎亲礼数周全,很是繁杂。按旧时规矩,娶亲当日,新男要请亲友中最体面的人与媒人(介绍人)一道,抬上花轿、礼品、衣物首饰,用吹鼓手开道,前往女家娶亲。当花轿到女家时,女家即为女梳妆,穿上男家接亲礼服,用红巾蒙头,然后到堂屋踩斗、丢筷子、拜辞祖宗,做完这些出嫁女才上轿。新娘上了轿,好戏就开始了。

不知道新娘坐在花轿里感受怎样,外人肯定是最喜欢看轿夫们台着新娘上路的。那个唱腔,那一声声号子,那个脚步,那一副副滑几相。无一不令人捧腹。很随意的一声吼,录下来就是一段文化,一块活化石。轿夫们一上路,号子声就飞出来了。什么“弯弯拱拱,靠得拢拢”“一礅一步,一步一礅”“这只不抬,那只又来”。号子声是随路的延伸而变化的,什么样的路就吼什么样的号子。前边的轿夫只要一声吼,后边的轿夫就知道该怎么走。当然,嘴上还要同时应答,以示知道。比如,路宽敞好走,前头的轿夫就吼:“平原大坝”,后头的轿夫就回:“一下四下”(一步一步走稳),表示知道了。遇上转弯过拐,前头的轿夫就吼:“弯去弯来”,后头的就回答:“端去端来”(直去直来)。一边贴壁,前头就喊:“左手(或右手)贴壁”,后头的就回:“右手(或左手)亮一”。遇下坡,前头就喊:“下坡流台”,后头的就回:“一滑就来”。遇上烂路,前头就喊:“稀泥烂窖”,后头就回:“乱踩乱跳”。遇到障碍物,前头就喊:“脚下有毛”,后头的就回:“踩到要遭”。遇到路窄又烂,前头的就喊:“烂巴田坎”,后头的就回:“横踩脚板”。这还只是四个字的,还有两字的,三字的,五字的,七字的。通常在行进中,字数的多少(号子的长短)是交错变换的。那样号子声听起来就流畅抑扬。伴随着唢呐锣鼓,就像一首洪亮的交响曲,越过岗峦,砸向山涧,浸入溪流,动人心魄。如前头吼“狮子拐”,后头就回“两头甩”。前头吼“半边月”,后就立即回“踩不得”。前头吼“溜溜路”,后头就回“踩干处”。前头吼“一长坡”,后头就回“慢慢梭”。前头吼“独木桥”,后头就问“牢不牢”。还有“驮得起,踩得牢”;“鸡公嘴,凤凰尾”;“先调头,后调尾”;“缺一块,不要踩”;“倒坎岩,放下来”;“弯起,端起”;“钉绊,蹬断”。当然,最优扬而又动听的,是五字和七字歌。且听:“天上金灿灿,地下水凼凼”;“头上一枝丫,警防挂到它”;“头上丫枝挂,檫着丫枝下”;“弯弯像把剑,走拢才看见”;“一根坡儿渐渐长,翻到平路好歇凉”;“一根坡儿渐渐陡,翻到平路就好走”;“弯弯弯得圆,巴到边边吊住弦”-----听到这样的号子你能不快乐,不动心?

现时,古色古香的花轿早已被弃用,不抬花轿,自然没有了快乐的号子。要不是搞旅游,或许自怀镇也不会有花轿存在了吧?他们用抬花轿的号子作为地方特色的文艺展演,使人不能不佩服其眼光独到,用心良苦。重新出现的快乐号子声,肯定能引来众多的目光。在城里展演,还会让山里人风光,得到实惠。花轿恢服起来后,有人娶亲时,花轿迎亲去。没人娶亲,花轿则在旅游路上跑,让游客风光一回。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三河汉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天使点评:

号子声声中,让人的心思回到了往昔的历史。或悲或喜,总是一种回忆,一种风景:)

文章评论共[1]个
北方的雪狼-评论

颇有客家习俗,嘻嘻,这样的文字能写到这个水平,真不简单:)
  【三河汉子 回复】:谢谢 [2005-11-28 9:11:20]at:2005年11月27日 晚上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