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社会,进步得可真是突飞猛进,许多新生事物就在不经意间闯进你的生活, 常常让你猝不及防。我现在就发现,那些令人惊叹、日新月异的新鲜事,全都好像是在你一觉醒来时毫不客气地降临身边,除了让你目不暇接,更会觉得刺激惊险。看看神五神六的上天、令人惊恐的非典、防不胜防的疯牛病、飘忽不定的禽流感等等,还有什么转基因大豆,它们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说来就来了。
想想也是,社会的进步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弃旧迎新的过程,时尚先进的必定要取代过时落后的,这当然是好事,没有人不赞成,这也是规律,你不赞成好像也白搭。可是仔细想过,就会发现也有例外,许多过去真正的好东西,经过了多年的大浪淘沙,还会随着岁月的河流流淌至今,而且还有流经现在、奔向未来的趋势,似乎永远也不会过时,这也许就是大家常常说起的“经典”吧?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古典音乐,还比如,我们童年玩过的一些游戏,有的从未间断,有的经过多年的沉寂,改头换面,好多又玩回来了。
放风筝
说起来,风可有好多种。温柔和煦的、生猛凛冽的;徐徐吹来的、呼啸而过的;受人欢迎的、不招人待见的。而人们最愿意走出户外、沐浴其中的,当属送暖的春风和送爽的秋风。男女老少用满天飞舞、形态各异、五彩斑斓、大小不一的风筝,把对春风的企盼和对秋风的喜爱,写上了蓝天。
我家紧邻城市中心广场,在春风柳絮飘和秋天万里净的时节,拉开清晨的窗纱,伴着金色阳光首先映入眼帘的,常常就是迎风飘扬的各色风筝。每当此时,我都会驻足观赏片刻,童年放风筝的情景就会浮现脑海,我可是有好多年没有放过风筝了。
小时候,我家住宅楼前是一个宽阔的“大球场”,里面有三个用破碎的瓷片镶嵌出来的篮球场。可能是另有一个精致的“小球场”的缘故吧,这个大球场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就已经球架全无、地面龟裂了。虽然如此,这块平整的场地,在雾蒙蒙的山城,也是难得一见的宝地,它就像一个大舞台,我们童年的好多游戏就都是在这上面开演的。
查阅风筝的资料一看,还真是不含糊,风筝源自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从唐宋开始就流传到世界各地。据说,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就挂着一只中国风筝,旁边还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现在的中国风筝,“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绘画艳丽”。只可惜,这些如此伟大而精美的风筝,在一个三十年前的孩童眼中,是多么的遥远啊。
已经记不清开始玩风筝的具体时间了,只记得是小学时代,那时候的风筝可没处买去,全是自己动手“扎糊”的。好在重庆多竹子,找风筝的骨架没问题,又薄又韧的纸也没问题,母亲办公室有的是。等到备齐材料,找好工具,就可以开工制作了。首先是要把竹片裁细削薄,再用砂纸打磨光滑,搭好方方正正的骨架,用胶水把纸粘贴好,再在后面做好尾巴,基本就算大功告成。线要缝纫机上用的光滑的那种,线板应该是最讲究的,可惜我年纪尚小,没有那份手工,父母又从来不肯帮忙,只好用一块光滑的木片凑合了。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到有风的时节,一群顽童就会来到操场,先把风筝放到地上,放出一段不长不短的线,再迎风一阵猛跑,边跑边放线,一会儿功夫,风筝就会忽忽悠悠地飘上天空。这会儿,我就会转身立定,昂着脑袋,看着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中迎风摇摆,一丝丝孩童的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光放风筝还不过瘾,我们还有一种“送信”的游戏,就是拿张纸片,中间撕个小洞套在线上,纸片就会沿着线被吹上风筝。看着纸片在线上越飘越高,渐渐远去,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充满童真的快乐。
抽陀螺
如果按照一种不太严格的标准衡量,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有点象一只巨大的陀螺,只不过它有点倾斜,而且自西向东旋转,象是一只左手抽出来的,好像上帝是个左撇子。再仔细看看太阳系和银河系,还有那些宇宙中的万物,无一不是旋转着运动的。现实生活中,旋转的手表指针,陪伴着我们漂过时间的长河,旋转的各种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跨越着生活空间。所以,静下心来仔细琢磨,旋转实在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常见又神秘的现象。我们从小玩的陀螺,好像还真就不是一种简单的玩具,多少受了点来自上苍的启迪。
前几天看本地的电视新闻,青龙满族自治县有一支陀螺队,队员个个身手不凡,玩的陀螺有碗口粗细,鞭长得有好几米。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取得过佳绩,在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陀螺比赛中,他们代表市队包揽了男女团体和男女个人全部金牌,真正把陀螺玩出了专业水平。
要说起源,陀螺可是相当古老,据说在宋朝就出现了一种类似陀螺的游戏,名叫“千千”,也许有点象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那种塑料做的“年年转”吧。“年年转”现在也不罕见,基本上都是银元大小,用两个手指头一捻,就会在光滑的桌面或者地面转个不停。而陀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作为儿童玩具,它多用木头车制而成,下面嵌一个钢珠,在平整的场地用鞭子抽的滴溜溜旋转。如果再用彩笔描上各色颜料,旋转起来就会形成各种彩色的圆环,越发地好看。抽陀螺得聚众,一个人可没意思,一群顽童抽起来就会横冲直撞,还真是个头越大的陀螺越厉害,常常把袖珍迷你的撞得东倒西歪。
还记得有一次,我一般的陀螺玩腻了,就找到了一块极硬的青冈木,用小刀自己一片一片地削了好长时间,终于做成了一个疙里疙瘩的陀螺,别看样子有点丑,个头却大,重量也沉,战斗力极强,绝对的战无不胜。唯一的毛病就是极费鞭绳,一两天就得换根新的,抽着也累人,到底在我打遍天下无敌手后,兔死狗烹,送给了别人。
滚铁环
现在的中国,还真是发展了。先富起来的人们玩了摩托玩汽车,享受着那份潇洒驰骋的乐趣,让人着实的眼馋,常常让我感叹生错了年代。不过要说驰骋,我倒也不陌生,当年我们滚着铁环满处疯跑,照样是两耳生风,头发倒竖。只是这样的驰骋全凭体力,到底坚持不了多久,距离潇洒实在差的远了点。其实,要是按照不太严格的说法,我倒以为,我们童年滚的铁环,好像就是所有带轮子的玩具的共同起源,文化人造出的一个文雅说法,叫做“滥觞”。
现在的城市是看不见孩子们滚铁环的身影了,铁环已被更加时尚、无声无息的单轨轮滑所取代。虽说它们有点异曲同工,不过到底不是一个年代的东西,在轮滑面前,铁环怎么看怎么有点灰头土脸。说句实话,无论是欣赏外在的身姿和速度,还是讲求内在的锻炼效果,滚铁环都无法与轮滑相提并论。可我们那个时候,哪有现在这种时尚先进的玩意,能有一副做工精良的铁环,也就不错了。
简陋的玩具照样能给清贫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这其中,滚铁环就是我最喜欢的游戏。照理,重庆是个山城,道路起伏曲折不说,还尽是些坡坡坎坎,本不适宜开展这项游戏。可我们那会儿住的地方,是父母工作的一个大院,不仅相对封闭平整,还少见车来人往,实在是一个滚铁环的天堂,真是孩子惬意,大人放心。
和抽陀螺一样,滚铁环也不是一个人的游戏,一帮孩子聚在一起才有意思。集合之初,每个孩子手中的铁环粗略一看五花八门,其实却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用粗细不等的圆钢筋揻成,再把接口焊住磨光。至于推铁环的铁钩,材料就有点不够整齐,既有粗一点的铁丝,也有细一点的钢筋,不一而足,做工也是有粗有细,孩子们扛在肩上,再搭配着参差不齐的身高和颜色不等的各色粗布衣衫,整个就是一群散兵游勇。越是没有纪律的队伍越张狂,等到我们一二十人滚着铁环撒开双腿,铁环与铁钩、铁环与路面之间哗哗的摩擦声就会响彻云霄。
滚铁环是需要一定技术的,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们这群伙伴中,滚铁环的技术个个一流,没有一个含糊的,差距全在个人的体力和速度。大院虽然相对平整,却到底比不上平原,上上下下的缓坡此起彼伏。上坡当然好办,发力前行即可,但要想在下坡时控制速度,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我们共同的做法是,将铁钩从中间绕着套住铁环,就能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停就停,停下还能不倒。而最过瘾的,就是拐急弯时能够做到速度不减,那时,身体和铁环都会倾斜出大大的角度,多少有了点职业摩托车运动员急拐弯时的风采。
打弹弓
要说我们小时候,弹弓作为一种玩具,其实一直是被老师和家长禁止的,至少是不提倡,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有点危险。“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打着眼睛呢?”这就是大人阻止我们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需要说明的是,这还是针对弹射纸弹的小弹弓说的,所以,我们那会儿打弹弓都是背着大人进行的。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来了共同的兴致,逛起了大大小小的军品商店,发现了一种十分专业的高级弹弓。据说整体是用高碳钢条折制而成,人性化的塑胶手柄,高弹力的皮筋中间是一块牛皮弹托,不仅如此,设计师还设计了一个臂托,使前手的把持更加的稳定。站在它的面前,我不仅联想:当年要是有了它,一定就像现在开上了宝马7系列!
我们小时候玩过的弹弓,要是从弓架来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铁丝的,一种是木架的。重庆多夹竹桃,找一根分叉的树枝虽说并不困难,但要找到特别对称标准的,却也并不容易,所以,大院的孩子们全都找来铁丝,精心制作起来。
要是从弹丸来分类,弹弓应该也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就是刚才说过的带弹托的那种,可以发射花生米大小的石子,极易伤人,多少有点武器的性质,许多孩子专门用来打鸟,当年不知有多少可怜的小鸟因它丧命。幸亏我们那会儿住的是大院,尽管树木扶疏,鸟儿叽啾,却都在林立的楼群之间,一旦失手就会打碎窗户玻璃,孩童们到底不敢造次。因此,我们小时候玩的弹弓都是小型的,发射的弹丸,就是那种将韧度极高的纸卷成小棍,再弯成钩状的纸弹。
可别小看了纸制的弹丸,正是因为打在身上不疼不痒,所以它是专门用来打人的。小小弹弓拿在孩童的手中,照样握出了“左手如托满月,右手如抱婴孩”的雄姿。我们那会儿玩打弹弓,常常是找到一片树林,一帮孩子分成两拨,一人躲在一棵树后,伺机偷袭。每一次成功的偷袭,都会引发打人的和被打的一阵哈哈大笑。你还别说,就从来没有发生过大人们担心的情况,可见孩子们年纪虽小,却也懂得了掌握分寸。
养金鱼
现在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以后,开始注重起生活的情趣和质量。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如今各个城市中的花鸟鱼虫市场,在不经意间就已经星罗棋布,颇有点遍地开花的意思。市场中,鲜花、古玩;虫鱼、猫狗色彩缤纷,一应俱全。每次置身其中,我都会有目不暇接之感,真觉得个个可爱、样样喜欢,恨不得全都搬回家去。
现在喜欢养花的人们越来越多,随着住宅的不断宽敞明亮,对高档精致的各种花卉也就有了巨大的需求。要是回到从前,住在窄小阴暗的房间中,挤挤插插,光照不足,人们哪还会有养花弄草的雅兴?就冲这点,你就不能不由衷地感谢现在这盛世时代。只是花儿虽然葱翠艳丽,却只能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和那些五颜六色、悠哉游哉的鱼儿们比起来,到底缺了一份活泼的动感。更何况,现在的鱼缸也是越做越漂亮,所以,我更喜欢养几尾鱼儿玩玩。不过喜欢归喜欢,真正养起来却并不容易,回想起我童年时代曾经的养鱼经历,付出的辛苦还真是不少。
那是在小学二年级,我有一个要好的同班同学的父亲是个饲养金鱼的高手,有着多年的养鱼历史,家里的金鱼真正是琳琅满目,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全。有一次繁殖后,他主动送给我十条小鱼,我如获至宝地拿回家中,只用一只普通的脸盆就养了起来。
那会儿的孩子可不懂什么叫“呵护”,只知道要竭尽全力把它们养大成鱼,我从小做事认真,干就干好,所以及其投入。刚拿来的小鱼只有针尖大小,只能拿晾干的鸡蛋黄喂养,我是一天两遍的喂食,无数遍的视察关爱,可孩子到底是孩子,如此地殚精竭虑,还是让我养死了八条,好在还有两条幸存者,这才让我初次的养鱼经历没有落下全军覆灭的结局。
金鱼虽两条,饭量却不小,随着它们一天天的长大,消耗的鱼虫也是与日俱增。那会儿的重庆虽然也有卖鱼虫的,五分钱就给不老少,可我们照样舍不得。好在那个时候大院的楼群中间建有许多消防水池,鱼虫有的是,所以我们就找来竹竿,拿铁丝揻个圆圈,再缝块纱布,自己动手捞将起来。投喂活食的金鱼长得就是快,眼看着它们蹭蹭地长大,颜色越变越红,眼睛越来越鼓,却原来,还是两条红龙睛。终于有一天,父亲发话了:老拿脸盆也不是常事,过几天,给你买个鱼缸吧!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重庆城养金鱼的人可有不少,有手艺的人们都是自己做鱼缸,他们用三角铁焊出架子,再镶上玻璃,做出的鱼缸方方正正的,鱼儿游在其中,从侧面看来煞是美观。我们不会做,只能买,买来的鱼缸,是那种脸盆大小、口小肚大、下面有三只脚的圆形鱼缸,尽管不如那种平平整整的方形鱼缸看着气派,可到底也比脸盆上了一个档次。只是那会儿养鱼,可没有现在这么多过滤气泵之类的辅助设备,隔三差五就需要来个大换水,麻烦固然麻烦,可我照样乐在其中。看着两条红彤彤、亮闪闪、胖乎乎的金鱼在我的精心“呵护”下摇摇摆摆地健康成长,我不禁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放幻灯
自从有了电视机,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好像一下子就变得丰富多彩了。人们吃饱喝足以后,靠在沙发上,有时再吃着零食,看着各种各样有聊无聊的电视节目,打发着越来越充裕的休闲时光,实在是赏心悦目、妙不可言。光看电视还不够,和电视机配套的各种影视设备更是层出不穷,出的是此起彼伏,比如录像机、vcd、dvd、dv摄像机之类,在给你提供更多享受的同时,也不断地给你施加诱惑,掏着你的腰包。每次看着这些流光溢彩、做工精良而且越来越便宜的先进设备,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怀念起童年时代自己制作、放映幻灯的情景。别看那会儿没有电视和影碟,我们的夜晚照样过得充实而快乐。
艺术可以美化生活,尤其可以给清贫的生活增添色彩,为纯真的童年放飞想象。疯跑疯玩的户外历险尽管刺激,可是天公不作美,一年要分四季,寒冷的冬天是没法进行户外活动的。不仅如此,重庆的雨水还多,一年四季阴雨不断,牛毛细雨常常一下就是几天,让你趴在窗户后面徒呼奈何。还有,每当夜幕降临,大人们也几乎不再允许孩子们出去疯跑,所以,每当此时,不甘寂寞的顽童就会找出一些适合室内开展的活动舒松筋骨,这其中,放映幻灯就是我们特别喜欢的游戏。
别看号称幻灯,其实夸张了不少,全套的设备无非就是一只鞋盒、一只手电筒、几十片手掌大小的玻璃而已,对了,为了绘制幻灯,还要准备一只毛笔和一瓶墨水。全套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要找到一些连环画和画报,挑出简单的故事后,用毛笔把画面勾勒在玻璃上,晾干备用。鞋盒需要撕开顶头的一面,在后面的上方切开一道插放玻璃的槽,再在另一面挖出手电筒大小的一个孔,可以将手电筒固定即可。放映时,找到一户人家雪白的墙面,把鞋盒放在一只或方或长的凳子上,拉开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扭亮电筒,墙上就会出现玻璃片上描绘的影像。需要注意的是,手电筒是不能直接照射墙面的,太强的光会淹没画面,所以,它必须斜出一定的角度,用余光才可以把影像照射清楚。
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放映观看的时候固然快乐,却好像也比不上绘制准备的时节乐趣多。那时候,我们有二、三位要好的伙伴是主力,由于系列幻灯说的是一个故事,篇幅不短,往往需要取舍,所以,从前期的选题到具体的描绘,常常需要开个小会才能确定。等到确定了所有需要描绘的图画,我们就会做好分工,把图画和玻璃拿回家中,分头绘制。等到大家都完成了份内的工作,演出开始的时间也就指日可待。再等到放映的当天,大大小小的孩童坐满座位,我们拉灭房间的大灯,扭亮手中的电筒,一种站在舞台正中,透过徐徐拉开的大幕,直面台下座无虚席的观众的那种自豪感,就会油然浮上心头。
有人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儿童的事业。可见游戏对于童年的生活、对于人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可是看看现在的孩子们,户外活动日渐减少,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占据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除此以外,陪伴孩子们的,更多的是电视、电脑,还有游戏机,连课外阅读都成了一种奢侈。亲近自然、享受快乐,简直成了当今儿童梦幻般的追寻。当然,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生活方式,社会的发展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富足与便利。和我们简单清贫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孩子们丰衣足食,无疑是幸福的,可我总觉得他们在得到了许多的同时,却也失去了一些什么。失去就失去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可不希望孩子们再回到那种粗茶淡饭的穷苦年代,所以,孩子们,就请接受我真诚美好的祝福吧!
-全文完-
▷ 进入山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