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的也有人请吃饭了,当然是学生家长请的。这是我的前辈“孩子王”“臭老九”想都不敢想的。
第一次被邀请还真有点受宠若惊,没受过这么优厚的待遇,没人给过这么大的面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刚开始还以为人家是开玩笑,等听清了又不敢去,因为搞不懂人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怕赴了“鸿门宴”。
直到后来人家一再声称只是想同各位老师见见面,沟通沟通感情,对他的孩子多加照顾,我们才终于明白是一顿人情饭。
虽然我们一再声明:教育好每个学生是我们做老师应尽的职责,是我们份内的事。可经不住人家再三邀请,盛情难却只好前往。
能请老师吃饭的家长大致有二:一是款儿二是官儿。款有钱官有权,有权就有钱,总之是有钱的主儿。有钱花在哪儿都是花,花在孩子身上也许是最明智的花法儿。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款儿官儿家长都请老师吃饭,家长因何请老师吃饭原因大致也有二:一是孩子学习比较不错,使使劲就能考上重点高中,松松手便会落入普通高中。因此给教师们浇浇油,使劲拉孩子一把,以便孩子能顺利升入重点中学。二是孩子本不是一棵好葱,怕老师们拿半个眼角也看不上,整天受批评受教育,因此,同老师们说说情,让老师们高抬贵手,以便孩子能顺利地上完初中,免得哪天孩子被挤兑烦了,来个中途退学。
既然请吃饭的家长不是款儿就是官儿,也就是见过世面的,所以想得很周到,往往先在饭店包下桌儿,怕教师们自己骑车去不好意思,又把车开到学校门口,这样的盛情搁谁身上谁能搪得过去?
没去时想:不就是一顿饭吗?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吃完散摊儿各走各的,记着课上多提问提问人家孩子,课下多关心关心人家孩子,也就得了。
可真去吃了,才知道这饭还真不好吃。
看着从没喝过的酒从没尝过的菜,夹勤了夹多了怕有失身份,于是夹一口把筷子放碗上坐一会儿,再夹一口再把筷子放碗上再坐一会儿,吃了半个小时也没打住点底儿。等酒席上的气氛稍浓刚想伸长筷子甩开腮帮子猛造,可家长又是敬酒又是劝菜又是了解学生情况,简直不给你留一点闲空儿,总觉得你夹了几筷子菜喝了几杯酒全被人家看在眼里。再爱吃的菜放远点也不好意思夹,更不好意思转过来,只好就近儿,可再近也不好意思总夹呀,怕朝着自己的那边少得太多被人家家长小瞧。
等到说话费的唾沫比饭菜补充的水份还多,该说的都说了,家长要表达的意思才老师们也听明白了,老师们将要采取的帮扶抻拽行动家长也听清了,酒席也结束了。
酒是喝了,饭也吃了,于是上课之前就想着课上要多提问人家孩子,表示自己没有白吃白喝。这都好说,提问谁不是提问,也不单费事儿。怕就怕考试,等考试成绩一出来,结果孩子名次提前了,我们的底气也足了,终于不负家长重望,当然也对得起他的那顿酒肉了。可如果孩子的名次原地踏步甚至下降了,就会内疚,觉得饭白吃了酒白喝了,腰不直了气不壮了。或者那位本不是一棵好葱的,觉得有了他爸爸那顿酒肉垫底更不好管甚至成了一头烂蒜,就更觉得对不起人家家长了,等家长来校时,赶紧找理由躲避,那个没劲就甭提了。
常听人说: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可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是:能不吃就不吃,吃了不白吃。
又听人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这句话才一点不错。
我想:这样的饭以后还是少吃为好。
本文已被编辑[西域诗韵]于2005-11-17 11:27:4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暖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