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事件回放:
●记者团前往一村庄采访,来到村头,村长一声令下“欢迎!”。欢迎的群人,一致的招手,一样的表情,一脸的呆滞,一势的站立,整个记者团从群人旁经过直至走完,还是与来时相同的样势。仍对着来时的路口,高喊欢迎,乱摇双手。等村长再次下令“回村!”才转过身来。原来一村的傻子。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月亮弯弯像什么?”底下孩子异口同声:“像弯弯的小船。”没有别样的异议,没有清新的创意,只有相同的思绪,一个班全是同样思维的“孪生”兄弟姐妹。
上述两个事件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停留在思维呆滞的层面是那样的相似。不同的是那群人一脸的呆滞表情,而孩子们的眼神里布满着灵光,思维却是如此的贫乏,令人感受到的只有可悲!是什么扼杀了孩子的天真呢?看后心底有着异样的感伤,总想倾诉些什么?
1)应试视野的浅薄:
“应试教育”在被否认的今天,却仍然大张旗鼓地存在于我们众人的身边。我们在变相的“题海战术中”不难找到它隐藏的身影,应试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认识“分数”存在的意义。孩子成绩的好坏并不是一次统一考试就能表现出来的,也不能单凭一次统一考试来衡量孩子的能力,但我们往往还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解决一些看似简单却无法用常理来推断的选择。
扼杀孩子的天真,是应试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也抹去孩子些许创新思想的东西。像这样的造句都被无情的赋予了血淋淋的,却仿佛正确的大“叉”:我惧怕老师凶狠的微笑与疼痛的木尺。我在上街的路上把奶奶给弄丢了。我听见花儿伸懒腰的声音。既是“微笑”就不可以说“凶狠”(写出了孩子真实的心情);“丢”一般用于东西,而不用于人物(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浪漫);花儿生长的声音我们人类根本听不见(写出了孩子的天性童趣)。这是打上“叉”所解释出来的结论,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地欢接着同学们;放学时,我发现书包里的本子丢了;课堂上不要发出一点儿声音。理由是:这样的句子源于孩子的学习生活,词语比较通俗易懂易记,过后不容易忘。再追根挖底,就是为了考试孩子能够正确的写出答案。更有甚者,要求孩子将这些所谓的通俗易懂的句子抄在本子上,回去多抄几遍,考试时就按这样写。如此举措,抹灭了孩子骨子里属于自己的个性,把那些灵光的眼神定格在思维的普遍一致上,显示出来的是一件件克隆好的完全相重叠的零件。
为考试而考试的教授方式,还曾被一些老师当成是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法宝。如:语文考试中会出现分段写段意的题目,一般为了改卷方便或是出于机缘巧合,许多情况下都是分为三段下面就划上三条横线。这不是规律的规律竟被一些老师当成了法宝,教授给了孩子,孩子也机械地照搬了这一套,结果可想而知,有时给人留下了笑柄;要求孩子背一篇作文,考试时会写便直接写自己头脑中思考的文章,不会写不管文章是否离题,将其大概默写出来就可以了。
这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孩子将来可否真得到系统知识体系,眼界短浅,心思窄涩,扼杀了孩子天真活泼的本性。坐在教室里的不是我们期待的下一代,那成了一个个装盛“知识”的罐子,易装入也易倒出。当然我们在批判应试的同时,也应该批判地接受一些应试的技巧:考前的心理压力辅导、考试中出现紧张状态如何自行处理、复习过程中如何疏导自己的学习流程、对于
同伴间的学习相忌学会处理等等这些不被人重视的心理及身理上的方方面面却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2)期盼视野的单纯: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的。但是从古语“子承父业”所表现出来的,便是下一代人要承接上一代人的血脉,沿袭上辈人走过的老桥老路继续前行,这本身就是一种没有了新鲜的血肉。或许下辈人在原先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开发出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范畴,但还是老一套,没有新的东西,只是加工了原件罢了。我们在欣赏百年老店的同时,有没有想到去创出新新事物呢?在别人开创出来时,却总是念念不忘老祖宗“早在几百年前就学会了”“是某朝某某最先发明的”这些只是逞一时的口头之快,我们没有拿出真实的事物来,这能算数吗?
父母在期盼孩子成才的过程中,却也强硬的压制了孩子自己内心所呈现出来的潜力,扼制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曾在中央台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高中孩子非常喜好哲学,他准备考取属于自己内心所悦的专业,可是母亲却要求他考取别的大学。后他真的听了母亲的话,进入了大学在学习中却始终被困在痛苦里。最后这位孩子离家出走了,就应该他没办法用心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是个很典型的事例,反应出家长不能根据孩子的愿望来选择他自己的喜恶,总是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这就是无形的自私--“无私”。
父母把自己无法完成的弘愿寄托在孩子身上,这表面上是一种无私的境界,事实上是一种无形的自私。就拿小学课文中的一个文章《白杨》来说吧。文章写一个边疆建设者全身心的投入边疆,并为边疆建设付出了一生,还把自己的孩子也带到了边疆,准备把他们也投入到边疆建设中去。这文章所要表达的是边疆建设者的无私精神。可是曾有一个小孩子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父亲十分的自私。”当时我好奇地发问:“为什么?”小孩子的回答让人深思“他们的父亲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边疆那么苦,让他们去那里不是太自私了吗?”也许这只是一个孩童幼稚的一片,却表现出了我们大人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父母期盼视野的单纯,强迫了许多孩子选择了不属于自己的方式,没有欢悦做后盾,孩子是不会完成好工作、学习,直至生活的美好质量的。
3)知识视野的狭隘:
“小学教师最缺乏的就是看书。”这是一次专家讲座中,一位专家毫不客气地指出来的。从身边的一些教师朋友中,便可以领略到这个观点的对错。许多的人把时间更多的放在追求自身生活的完美与充实上,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人之常情,对于精神上的补充却是微乎其微的,更别说看书了,特别是一些专业书与科学生活方面的书籍了。曾经在这些朋友中注意了一段时日,发觉看书的人也有些许,但看的却是杂志美文之类的书籍,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闲暇时的消磨。且许多人是在午休或晚息时才拿起来看一看。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不断的发展,教师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不过名为“继续教育”实为“个人利益”。教师的再学习很大意义上是为了将来的晋级,为了自身的各种利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却没有将知识真正的学进自已的脑子里,也衍生出了许多扭曲的灵魂。在考场上为了能混过关使出作假的招数是千奇百怪的,比比皆是,笔者也有过一次无法推脱的作枪手的经历。有一朋友曾这样打趣地说过:“心里知道自考在即,可是每天晚上一拿起自考的书籍便睡着了。”原来失眠还可以这样来治愈,可能连医科大学的专家都自叹不如。
教师知识面的狭隘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才会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对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业理论方面的发问,得到教师的回答是:“这个以后再问,现在我们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这与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无关,下课再问。”或有些较有经验的老师会说:“这个老师也不太明白,等我去查查书再告诉你。”不过事后不杳了知的大有人在。加上学生在其课外生
活中,所涉及的书籍本身都是些作文选、一式几练等方面的书籍,这就更加束缚了学生的知识面。我们都有一个同感,学生在家里可以摆弄英文说明的vcd,但是一见到白纸黑字的书本就头痛;学生可以把百变金钢变换无数种的姿态,却不能把一道简单的题目多想出一种解法。这是学生呆板吗?不是。是知识方面的缺失,是视野的迷失。我们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应该在自身身上充实更加大的能量。
-全文完-
▷ 进入孤独一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