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时代,汉末魏初的建安时代(公元196—219年)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创造出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当其时也,诗歌繁荣,作家辈出,其中的佼佼者是“三曹”和“七子”。而其中最有代表性,文学成就最高,作品流传下来最多的代表人物是谁呢?
不是以让梨出名的孔融,也不是以替袁绍起草讨曹贼令著名的陈琳,他是曹操的儿子曹植,
一、曹植的生平:
曹植,字子建(192年—232年),少年时代就聪明过人,十岁可诵诗赋数十万字,自幼善于写作,可以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历史上传说的曹丕逼兄弟赋诗,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生于乱世,长于军中,在汉末纷乱的社会有过一定阅历。他的创作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了,他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说过“少小好为文章”和“少而好赋……所著繁多”的话,少年时代就著文七十八篇,自编为文集《前录》。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在邺城建铜雀台,令众将、谋士及诸子登台作赋,当时只有十三岁的曹植下笔立成,文章可观,曹操甚爱其才。他的才能在诸兄弟中表现最佳,曹公认为他“最可定大事”,曾经考虑立他为嗣。但他“任性而饮酒不节”,显示了一个文人的放荡不羁,终于动摇了曹公的信任,没能成为太子;后来,其兄曹丕即位,对他猜忌甚深,严密监视,爵位遭贬,分地屡迁,又杀了他的一些朋友和手下,使他整日生活在痛苦和惊惧之中;曹丕死后,其子继位,对曹植更是变本加厉,因此,曹植度日如年,郁郁寡欢地活到四十岁就去世了!
二、曹植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以曹丕即位为界(公元220),可以把曹植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文学活动也由此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作品分为三类,一是反映遨游宴会安逸生活的,如《公讌》、《斗鸡》、《侍太子座》;二是关注社会和民生的,如《送应氏诗》、《名都篇》、《情诗》等。三是反映自己远大志向的,如《白马篇》、《美女篇》、《赠徐干诗》等。
曹植的后期作品是他痛苦生活的写照,因此慷慨悲壮。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表达自己哀伤忧愤之情和不容于世的苦闷的,如长诗《赠白马王彪》、《七步诗》等;二是表达自己对于政治军事功业的追求的,如《韮露行》等;三是表达对人民痛苦生活同情和关心的作品,如《泰山梁甫吟》、《转蓬离本根》等。
三、曹植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是感情丰富,情调慷慨激昂;钟嵘《诗品》说他“骨气奇高”,很有道理。
二是语言凝练,清新流丽,词采华茂;
三是注重从汉乐府诗中汲取养分,走出了一条“乐府民歌化”的新路。后世评论家说他“文采缤纷,而不离闾里歌谣之质”(《诗品义疏》语),正说明了他深入研究了汉乐府民歌的特点,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四、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当时有十大作家,即“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王璨、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扬、刘桢),他是其中文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传世作品最多的作家(全部作家传世作品300篇,他占80篇)。
五、对我们的启示
曹植的经历说明了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在于,一个人的才能和成就是多方面的,曹植虽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表现出多少政治军事才能,也没有像其兄曹丕那样登上帝位,但他发愤赋诗,成为了一代文豪,对后世的影响比曹丕还要大!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不能只看表面的或者一个方面的现象,要全面地系统地看待一个人!曹植在政治上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在文学上却是一个大赢家!
-全文完-
▷ 进入西域诗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