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戒烟人的苦乐故事
“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一个人人尽皆知的话题了。尽管地球人都知道吸烟是对人体有害的,香烟的外包装上也明显标注着“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嘴上叼着、手里拿着烟,沉迷于烟雾缭绕中。也许,下决心戒烟的人往往对自己说:“从明天开始,我再也不抽烟了。”但是,他可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又不堪忍受烟瘾的折磨,重新向香烟“投降”。然而,香烟并非不可战胜,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烟民因各种自身因素或者环境影响,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戒烟说“挑战”,并以自己坚定的意志和耐力,最终战胜了吸烟陋习。
香烟到底有何魔力,令许多人明知故犯,在“吸走”健康的同时,却又欲罢不能呢?其实,有些人是想戒烟的,但是由于需要社会的交际、朋友的交流,这烟就难以戒掉了。为了能够少吸烟或者不吸烟,朋友们都想了很多的办法,由此也引发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职业人戒烟——妻子是后盾
家住新市口的李老先生是一个不喝酒不喝茶的人,唯一的爱好就是香烟。在80年代末,他一天需要两包,不论烟的好与差,连很少有人吸的“东海”他都抽。为吸烟,他老婆不知道苦口婆心“骂”了多少次,尽管老李发誓要戒,但是都不能成功。
80年代的时候,他是一家企业的文化骨干,还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书法、音乐、篮球他都有着自己的特长,他的作书法品参加过日本国际展览,音乐作品在专业的杂志上发表,为了当好篮球裁判,他每天坚持早锻炼,老婆说他“很有毅力”。可是,偏偏在这戒烟的问题上,“毅力”却没发挥多大的效果。
一次,他办公室的小吴出差去上海,老李特意写了一张字条给他,叮嘱一定买一斤桉叶糖带回来。小吴感到迷惑,什么样的糖一定要到上海去买啊。住在上海同系统招待所里的第一天晚上,老李就打去长途电话问“糖买到了吗,不要在南京路上买,要到小店铺去买,那里不仅便宜糖也很正宗。”小吴很认真地答应着。放下电话后,服务员用上海话说了一句没怎么听懂的话,意思是说“小气”。
桉叶糖买到了,老李在办公室就拆开了,还递了一只给小吴,小吴往嘴里送去,一股清凉直扑鼻腔。小吴问“这是什么糖啊”,老李神秘地说“戒烟专用的。”原来,为了戒烟,他就用这样的办法来“刺激”自己。
和老李在同一办公室的小吴也是个小烟枪,一天抽半包烟,但是这半包烟是“集中时间”抽的。他有个习惯,上午不抽,中午吃完饭后他就“接火烧”3支,狠狠地过把瘾。老李看见小吴这样,还劝他“小小年纪不要抽了,对身体不好的,你看,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在戒烟呢!”可是,小吴听不进去,还和他的领导老李打赌“如果你真的把烟戒了,我就不抽!”
后来,听说老李戒了3个月后又吸上了,他说,书法、作曲,没有烟真的来不了灵感,特别是在泼墨前狠吸一支烟,字出来的感觉都好一些。现在,老李早已经退休了,在家里带了不少的学生,烟吸的也高档多了。但是,他老婆每天“批准”他8支烟,在他实在想抽的时候就发一支。前几天,已经成为老吴的小吴去看望老领导,发现他比以前胖多了,说话很有精神,他老婆说,这都是少抽烟的好处……
撰稿人戒烟——还债是动力
小王是80年代初在东北服役的,当兵前就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不少的、供自己欣赏的文章。到部队后填表,在“特长”一栏里,他很认真地写下了“文学”二字,令我们这些“门外汉”很羡慕。
经过三个月新兵连的生活后,我和小王同时分配到师部的机关工作,他是打字员我是电影放映员,卧室相邻。一个星期天,我和几个老乡在他的房间里“吹牛”,他拿出一盒当时很畅销的“春谊”烟给我们抽,他说“这是3块钱的稿费买的。”原来,他的一篇500字的散文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了,我们为他高兴,更为这3块钱的稿费而自豪。要知道,当时的3元钱就是我们一个人一个月的津贴费啊。
在他的影响下,加之在电影队从事文化工作阅读刊物的方便,我开始发奋读书,每天把自己关在图书室里。在那里,我认识了契柯夫、巴尔扎克、莫伯桑,被《项链》所倾倒、被《套中人》所陶醉,被《傲慢与偏见》所折服……读的多了,也就想试着自己写。于是,在这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抽烟,因为只有烟才能打倒我夜晚的瞌睡虫。
有了烟瘾不是收获,收获的是我的第一篇小说《被子上的岛国》,在1983年的《空军报》加评论发表了,制作的幻灯片在军区还获了奖。然而,这一发不可收的创作随着烟瘾的增加而增加,发展到一天二包烟的“重量”级别。同时,小王的创作也在不断进步,他的小说也在当地的杂志是发表。休息的日子,我们一边侃小说一边吸烟,好不惬意。但是,我们的津贴费是有限的,好烟抽不起就买6分一盒的低档烟,战友说我们成了小老烟鬼。
四年的部队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芜湖,小王分配在教育部门工作,我在企业的工会从事着文化和宣传。报到的那天,我特意买了一包“迎客松”见人就“打”,领导很谦虚地说,不抽不抽,他们说话的时候我已点着了自己嘴里的烟。
几年后结婚了,为了自己还债我决定戒烟。平时,我不装一分钱在身上,做到没钱买香烟的可能,再就是回避那些吸烟的人;上班的时候把自己藏在一间小屋里,拼命地写领导需要的材料,还泡上一杯浓茶“过”烟瘾。时间长了确实有了效果,只要不看见抽烟的人自己就没“吸”的欲望。其实,戒烟的头一二个月,我整日哈欠连天,打不起精神,有时难过得只想发脾气骂人,但还是忍住了,坚决不抽一支。为了考验自己,办公室里同事抽烟时,也敢于“坐怀不乱”;有时还故意在口袋里放一包烟,递给别人而自己不抽;经过反复抗争,我终于胜利了。在此后的时间里,始终未抽一根烟。
一年后,家庭有了个小生命,吸烟就更加成为奢望了。小王已经是领导了,但是在以后交往的过程中,尽管他拿出“中华”,也不能打动我的“芳心”
生意人戒烟——孩子是前提
陈先生年纪不大,烟瘾倒是不小,一天一包多,牙齿和手指都被熏得黄黄的,连衣服都在房间里弥漫着烟味。妻子和儿子经常要劝他戒烟,但软硬兼施均不奏效。
他原是长江路上一家工厂的销售员,经常在外面跑业务,单位还给他配了香烟费。再说,香烟是谈业务的介绍信,和客户交朋友没有烟作为“润滑剂”怎么行呢。一次,他在递给客户香烟后自己没抽,并且很客气地说“我戒烟了……”当时,客户很礼貌地也没点着这支烟,陈先生拿着打火机伸到朋友的面前:“你抽吧,老朋友了不要客气。”客户始终没有点烟,还开玩笑说“我抽的话怕馋着你……”
其实,小陈戒烟有着家庭和孩子的因素。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上初一的儿子开始迷上了游戏,成天坐在电脑面前面手脚不停地乱动,他就不许儿子玩。不料,儿子反问道:“你抽烟抽到咳嗽,妈妈不让你抽烟,你戒了吗?”顿时让他哑口无言。妻子趁机在一旁“挑拨”他和儿子的关系,要他们互相监督,都把自己不好的习惯给戒了。儿子认真地答应了,他也被逼上梁山,开始了戒烟的日子。父子俩的比赛在相互监督下开始了,每当他烟瘾难耐,四处寻找香烟时,他儿子便在一边威胁:“你要是偷偷抽烟,我就可以玩游戏了。”
刘女士是做批发生意的,由于经常要到外地进货,还要连夜再往芜湖赶,为了解除疲劳提起精神,渐渐地就抽上了烟。可是,因为抽烟,丈夫和她吵了很多次。
刘女士和记者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她从山东进货回来,在路上她实在累的受不了就点了支烟吸了起来,刚开始她觉得很呛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却比较提精神。她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还和司机聊起了天,觉得睡意基本没有了。司机说,香烟确实是提精神的,“我出车时间长了,就会不断地抽烟,以保证清醒的头脑驾驶车辆。”刘女士好象从此找到了解除疲乏的“良药”,烟也就渐渐地抽上了瘾。
大多数人认为,男人抽烟还可以接受,能够显示一定的风度,女人抽烟就不能被人接受了,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一天,她的孩子回家说“我的同学说你抽香烟,还说女的抽香烟不好……”这“不好”二字触动了她,为了不给孩子心理上增加负担,她决定戒烟。在去年的一段日子里,由于经常外出,在路途的这段时间里抽烟过猛,有时会产生想吐又吐不出来的感觉。在下了戒烟的决心后,她便买了1包烟,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一根接一根不停地抽,抽到反胃、咳嗽仍然强迫自己继续抽,直到忍不住将中午吃进的东西全部呕吐出来,对烟恶心为止。
至此以后,身体对香烟产生了厌恶感,每当烟瘾上来时,她便条件反射想呕吐,当然也就成功戒掉了烟。
链接:香烟毒甚于毒药
据有关专业资料表明,烟草燃烧后含有20多种毒素,其中部分成分为:丙酮(一种脱漆剂)、砒霜(剧毒品)、一氧化碳(有害气体)、ddt杀虫剂(一种有机氯农药)、氰化氢(煤气中的毒素)、萘(樟脑丸中的致命成分)、焦油(只配用来铺马路的一种臭味物质)、尼古丁(杀虫剂)。
其中,对生命危害最大的要算尼古丁了。一支香烟里含的纯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中的纯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一个成年人如果每天吸20~25支香烟,就吸入了50~70毫克尼古丁。这些尼古丁本可以致人于死地,只是由于它们是被人体间歇式吸入,加上人体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吸烟人才免于当场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材料显示,目前有30%的癌症是由吸烟引起的,吸烟会引发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有调查证明,每日吸烟20支以上者同不吸烟者比较,患癌症的比率显著增高:肺癌增加了13倍,喉癌增加了5.4倍,口腔癌增加了4.1倍,食道癌增加了3.4倍,膀胱癌增加了1.9倍,肾癌增加了1.5倍,其他癌增加了1.4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调查也表明,在65岁以下死于癌症者中,吸烟的占90%。
本文已被编辑[li心有千千结]于2005-11-15 15:04:1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风行云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