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郁孤台下清江水(报告文学)猪不戒

发表于-2005年11月10日 上午11:38评论-0条

在赣南改革试验区涌动的大潮中,乡镇企业是一朵最先扑向峭壁的浪花。

——题记

赣州古城西北角有座贺兰山,贺兰山上有座遐尔闻名的郁孤台,它雄崌赣江之首,那一千二百多道裹着涛声的年轮里,回响着苏东坡、辛弃疾、郭沫若的登临绝唱。

郁孤台下有个香火久绝的东溪寺,岁月无情地剥蚀了佛光的香案、神龛,然而,六十年代中期,那断恒残壁中,竟出现了一只麻雀的雏形——街道服装加工厂。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滔滔赣江冲刷过多少人间兴衰荣辱,离合悲欢,也注纳了这麻雀小厂的曲折和艰难。

五个女人,几把剪刀,五台衣车,十三年的风雨血泪,终于熬到了一九七八年,形成固定资产8。6万元,年上缴税利2。7万元的赣州机绣童装厂。

一九八四年的夏天,厂里百多号女人正唱着一台大戏。几驾马车三大派,各行各的道,各使各的绊,夏装卖不出,冬装无米下锅,工人翘望贷款发工资,企业濒临关门的绝境。

工人心急,市里关注,几经权衡,领导决定在这里进行全市首家集体企业改革试点——民主选举厂长。

多年的磐石被撬动,三大派争相拆台谋杖,问鼎卫冕。在喧哗之后的冷静中,一百多双眼睛盯住了派圈之外的毕兆华。

77年进厂做临时工,78年以拔萃的技艺赛倒37名临时工被选入厂;80年搞裁剪,人家三尺布要拼裁,她却奇迹般的2。9尺布裁好;82年组建门市部,一开张就红红火火;83年任生产组长,一团乱麻被理得井井有条……她是一个扔到哪儿都响的炮仗。

此时此刻,毕兆华又何尝不忧心如焚。群众的信任不就是一支令箭吗?踌躇再三,她豁了出来。

三十岁的年纪,文静的性格,瘦弱的肩膀,她挑得起这副男人都怕挑的担子吗?

“绒毛鸭子难压水”,也有人在等着看笑话。

毕兆华上任了。

郁孤台下清洌的江水依然缓缓地流淌,章贡两江在这里深情地拥抱,又扭成一道奔突而去。毕兆华从这雄浑的自然景观中悟出纳百川为大海的道理,她不计前嫌,三顾茅庐,找那些投过反对票的人诚恳交谈。很快,经营决策组和生产管理组成立了。她日夜蹲点,与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制作了三十多个新产品,马不停蹄赶到广州、韶关参加订货会。会上,以儿童夹克击剑衫为代表的新产品获得了轰动效应,仅在韶关就拿到了19万套的订单。

这边柳暗花明,厂里却有人到银行游说山穷水尽。毕兆华回到赣州,又三天两头地跑,磨破了嘴皮,终于争取到三万元的银行贷款。

她一面派人到上海进布料,一面着手抓企业内部管理:工人工资计件,劳务费与材料费挂钩;供销人员差旅、业务费按销售额提成;剪裁人员实行用料定量考核;设计人员按任务和销售额计奖……

夜深了,毕兆华踏着破旧的浮桥回家。想到可爱的女儿几个月寄放在她祖母家,母女一直未能见面,想到那些莫名的刁难谩骂和今后的困难,几行委屈的清泪掺着浓重的夜色淌了下来咂在桥板上,又无声地滲入江中。她加快步子朝着对岸那灯火闪烁的家走去,她需要那个简陋而温暖的小巢,她需要丈夫宽宏大量的支持和慰籍。

冷却的灰烬终于爆出炽热的火苗,一至七月份,全厂仅完成年利润的19%,年产值的23%,毕兆华上任五个月后,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产值、销售额、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7。5%、16。9和63。57%。

俗话说:女人见识短头发长。可毕兆华却并非鼠目寸光的小农经济尤物,她认定质量与智力投资是企业在竞争中运转的铁环。她组织职工开展“qc”小组活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未盖检验章的产品决不能出厂,每个人的收入都与质量挂钩;组织全厂班组长以上干部参加全国“tqc”电视讲座学习和统考,平均分达90分以上。她自己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管理知识,参加上海工商企业培训学校及各种厂长、经理研究班学习。你要听她谈起一套套的qc管理,满负荷工作法来,你很难相信,站在你面前的仅仅是一个准小学毕业生。

那是1968年7月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哥哥突然捶开了家门,带来了教书育人几十年的父亲在批斗时被活活打死的晴天霹雳,一家人相拥而泣。泪痕未干,一纸通知又送到年仅14岁的毕兆华手里:“你未被推荐上中学,望你好好学习毛泽东思想。”一向成绩优秀的她突然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她大声痛哭,分崩离析不清是为父亲的死,还是为自己的失学。父亲死后不到三个月,相依为命的祖母无法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接踵而至的打击使毕兆华一下子成熟起来。这年冬天,她与哥哥买了一块多钱石灰,捡了些破砖,偷出父亲的骨灰,把他和祖母一起送上了山。冬天的江风凛冽呼号,毕兆华从此干上了搬运,100多斤一担的煤,三袋重150斤的面粉,180斤的米袋,她用羸弱的身躯默默地和苦难抗争,倔强的口中从未吐过一个“苦”字。她像路边一颗无人问津的小草,可狂热的时代步履却时时对她光顾。因属“自绝于人民的黑帮子女”,她被搬运队开除,失去了这个沉重却宝贵的饭碗。此后,打土方,钉扣子,糊火柴盒,锁衣边……漫漫十年,她什么没干过?这其中浓缩了多少人世的艰辛困苦?再毕兆华最爱美的年纪,她只能是衣着褴褸,如今,她要用不泯的童心来装扮那些与她命运截然不同的下一代。

也许是经历过太多苦难的缘故,毕兆华对厂里的每一笔开支都盯得很紧,自己出差也常常是找到熟人朋友家搭铺,不行就将就最低档的小旅社,活像那个买稻种的梁生宝。然而,她却舍得花钱订了十几份时装杂志,每年还要组织大批设计人员到外电参观学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省工艺美术培训班、日本立体剪裁讲座,只要有培训渠道,她就派人去学,几年来厂里光培训费一项就花了几十万元。吝啬与慷慨,克己与为公,在毕兆华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童装厂每年拿出130多个新的花色品种;五年来,四名设计人员在国家、省、地童装评比中获奖19次,其中男女童装获85、87年全国“金鹿奖”。“翠芽牌”男女童装被评为省优产品。当毕兆华想到自己厂遍布国内外的270多个销售点,想到厂里的产品垄断粤北,在上海南京路向阳百货商店被一抢而空,看到韶关市上万名中小学生集会,清一色穿着“翠芽”服装,她感到的是拼搏之后的亢奋和充实。

1988年,毕兆华和职工一道克服原料紧缺,电力紧张,价格变化三大困难,完成产值338万元,利润17。37万元,上交税金13。98万元。她任职五年,全厂产值增长74。7%,上交利润和税金分别增长526。56%和199。5%,资金周转由,70天缩短为45天。

1984年以来,赣州机绣童装厂年年被评为省、地、市先进企业,经济效益先进单位,1987年,还被全国儿童用品委员会授予“先进企业”称号。赣州机绣童装厂成为赣南试验区改革的两大突破点之一——乡镇企业的佼佼者。

毕兆华也获得了人民给予的荣誉。近几年,她被选为市工商联常委、政协委员、省工商联执委,省市“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七届人大代表。

毕兆华成了风云人物。

然而,荣誉并没有成为毕兆华的枷锁,她紧盯着“翠芽”的未来:投资,80万,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四层新厂房将拔地而起;进口高速手缝机,专用绣花机,四针机已经进厂,引进工业绣花机事项正在洽谈中。在全国七届人大开会期间,毕兆华与余江雕刻厂厂长张果喜就开拓海外市场有一番深谈,她雄心勃勃,要从赣江源头走出来,创出更多的拳头产品,组建以本厂为龙头的妇儿服装鞋帽集团。

郁孤台下清江水,它冷凝过人们多少热望,阅尽了人间多少坎坷,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滔滔赣江伴着地球的自转奔腾不息,直向东海,那不折不撓的神韵不就是不灭的赣江精魂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猪不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山我独行点评:

期待首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