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喜欢怀旧的,喜欢追溯过往一些美好的记忆。看电影的年代似乎有些久远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却丝毫没有褪色,一页一页地翻过来,依然透着童年美妙的趣味。
孩提时候就迷上电影。那时只要是有电影,不管精彩与否,均兴致勃勃前往过瘾。像《地道战》、《英雄儿女》、《南征北战》这类好看的片子。虽已看过无数遍,但只要有放,还是要看的。
我家在农村,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我童年时代。那时乡下没有什么好娱乐,看露天电影就成了乡下人共同盼望的日子。
放电影要选在一个空旷的稻坦上,老老少少近的远的都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聚在稻坦上。近的就早从家里搬来板凳占了前面的位置,远的就只好站在后面了,有调皮的小孩也爬到树上。
那时候,我看电影的瘾特别大,“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南边到四甲、北边到宁村、东边到五溪、西边到白水庙上。这些地方来回一趟差不多要两个小时,但还乐此不疲,每场必到。
除了看露天电影以外,有时候我们去范公桥永兴电影院看电影。永兴电影院大伙儿称其为“冰臀电影院”,只因为电影院里边的座椅全是石板铺上水泥,夏天大伙儿还凑乎,一到冬天,那寒气直穿几层棉裤,久了屁股就发凉,故称之为“冰臀电影院”。虽然这样简陋,但它是我们这里唯一娱乐的地方,大家还是喜欢去。
那时候家里穷,一般不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但有时候电影瘾发作,就去电影院门口看看是否有遇到熟人或亲戚,是否有逃票的可能。如果遇到熟人或亲戚,就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小孩带进去;如果没有遇到熟人或亲戚,只好偷偷从厕所的窗口爬进去,但要注意工作人员在放映中间时的查票。他们工作人员很牛,拿着手电筒一排排一个个查票,他们查前面,我们就溜后面,跟他们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甚至只好溜进厕所假装是在方便,逃过一劫,不幸被逮住要挨一顿骂还要赶出电影院。
80年代初,一部《少林寺》轰动全国。为一睹明星李连杰风采,一连几天守在电影院门口,没钱又查得严,我每天都无功而返。最后一天揣上捡废料赚到的一角五分钱,但那里人山人海,刚一挤进人群,等票的人都围上来问有票吗?若有谁想退票,身边立马围满了人,如同饿鸡争食。虽明明知道难以等到退票,但强烈的欲望驱使我继续等下一场,还是不厌其烦地等退票。最后一场的人差不多都进场了,我正准备打退堂鼓时,一位大姐避开其他等票的人走到我身边悄悄叫我跟她走。我随她走到僻静处,她撕给我一张票,当时那种激动加感恩的心情实在难以言表。散场时大姐的临别一笑,与李连杰的帅气永嵌心底。
90年代初,电影在剧烈的变革。碟片闪亮登场,着实是一场电影的革命。使我如愿以偿,就像老鼠掉到米缸里,我就沉没在好莱坞的怀抱里,放逐心灵,《教父》、《星球大战》、《天生杀人狂》、《本能》、《辛德勒名单》、《金色池塘》、《大河恋》、《真实的谎言》、《与狼共舞》、《最后一滴血》、《情陷撒哈拉》等等。
随着家庭影院的出现,足不出门就可以领略世界大片、好片、经典片。看露天电影似乎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消失,到电影院看电影也是门庭冷落,少有问津。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去看电影还是十年前的事了。那年我正与妻子热恋,我们去永兴娱乐中心看了一场《风云》电影,偌大的一个电影院零星地坐着十几个人。如今永兴娱乐中心也已改为龙湾区会议中心了,足见现在电影市场的景气如何了。
但我承认,在我灵魂深处,我还是最爱童年时,那久远满怀激情而黑白分明的老电影。直到现在,我依然爱看国产的《地雷战》此类的战争片,爱听郭兰英的《我的祖国》,爱唱《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送战友》。
虽经过了二十几年,电影已经消失在过往的烟云中了,却留在了记忆深处,每每想到当年的情景,仍会激动不已,仍然有无穷的趣味,仍然令人深深的怀恋。也许怀恋的只是一种情趣、一种心情,但这种情趣,这种心情足以令我回味一生。
-全文完-
▷ 进入wqfp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